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皮肤溃疡病病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23 19:39
珍珠龙胆石斑鱼作为一种新兴的海水养殖鱼类新品种,由于生长快速、抗病力强等优点,在我国沿海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实现了工厂化和产业化养殖。但由于养殖规模的扩大,水环境的恶化,疾病防控不足,近两年我国山东某养殖场珍珠龙胆石斑鱼幼苗发生了“皮肤溃疡病”,造成了大量鱼苗死亡以及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疾病调查、病原筛查和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哈维氏弧菌ML01为致病菌。疾病调查结果显示:珍珠龙胆石斑鱼“皮肤溃疡病”通常在6~9月夏季高温季节出现,发病时养殖水体的温度为25~29°C,病鱼一般体长1~6 cm,体长4 cm左右的幼鱼最易发病。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90%。幼鱼发病初期活力差、反应迟钝,趴于池底不动,摄食力下降甚至不摄食。随着病程的加重,病鱼出现鳞片脱落、体表出血、皮肤溃疡等症状,严重时尾柄处溃烂至肌肉。经病原筛查,排除了寄生虫和病毒的感染。从病鱼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ML01,将其分别通过浸泡、创伤后浸泡和腹腔注射的方式对健康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进行感染。在感染后的14天内,ML01通过创伤后浸泡和腹腔注射的方式均能导致幼鱼死亡,垂死鱼体内可以再次分离到相同的细菌。此外,创伤后浸泡感染...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34325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皮肤溃疡病”的外观病症(A)自然发病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外观病症
死亡率高达90%。幼鱼发病初期活力差、反应迟钝,趴于池底不动,摄食力下降甚至不摄食。随着病程的加重,病鱼出现鳞片脱落、体表出血、皮肤溃疡等症状,严重时尾柄处溃烂至肌肉(图2-1A)。解剖可见病鱼有腹水,脾脏大,肝脏颜色略红,肠道发炎、无食物。图2-1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皮肤溃疡....
本文编号:4034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4034325.html
上一篇:我愿深耕大陆的“蓝色牧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