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矮牵牛SOC1类基因对叶绿体形成与耐热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29 19:40
【摘要】:SOC1是开花途径的整合因子,对此已有诸多研究,它受四条途径的调控,共同调控开花时间和开花模式。本实验前期研究中,矮牵牛SOC1-like基因FBP21和FBP22,异源转化烟草后可以使转基因烟草提前开花,经过高温处理后,FBP21单转烟草和FBP21*22双转烟草的花瓣转变为明显的绿色。通过花瓣中物质含量的测定,超微结构观测及转录组测序等分析,证明FBP21和FBP22基因不仅能调节花期,还能影响叶绿体发育及叶绿素合成,进而改变花色。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烟草和矮牵牛为材料,进一步验证目的基因对叶绿体形成的影响,同时对目的基因在植物光合作用及抗热性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结果如下:一.SOC1类基因影响叶绿体形成的研究。1.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光合相关蛋白积累量。在叶片中无明显差异;在高温条件下FBP21单转烟草花瓣和FBP21*22双转烟草花瓣中都产生较多的蛋白积累,且FBP21*22双转烟草花瓣中蛋白的积累更为丰富。表明高温促进转基因烟草花瓣中光合蛋白积累,光合相关基因表达量上升,提高了光合效率。同时,对转基因烟草叶片进行超微结构观测。常温条件下FBP21*22双转烟草叶片中的叶绿体数目相比野生型烟草显著增多;形态上,常温条件下FBP21*22双转烟草叶片的叶绿体结构颜色更深,基粒结构更为清晰、紧密,高温处理后野生型烟草叶片叶绿体基质中的淀粉粒体积远大于FBP21*22双转烟草。也对在常温及高温条件下的野生型烟草、FBP21*22双转烟草的叶片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常温条件下FBP21*22双转烟草在蛋白合成、转运,光合作用等相关基因表达量方面较对照显著增强。2.观测对照GFP烟草和FBP21转GFP烟草的叶绿体形态及数目变化。叶片中没有发现明显差异;而经过高温处理后,FBP21转GFP烟草的绿色花瓣中出现了强烈的叶绿体荧光信号,产生了大量圆球状的结构,推测为未发育完全的叶绿体。同时,利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叶片荧光信号,发现高温处理后FBP21转GFP烟草叶片的荧光信号强度最为强烈。3.FBP21基因同源转化矮牵牛获得阳性植株,进行温度处理。发现FBP21转基因矮牵牛并没有如烟草花瓣表型明显,只有一株花瓣有部分变绿。二.SOC1类基因在烟草不同时期的耐热性研究。高温胁迫下,与野生型烟草相比,转基因烟草幼苗和成苗会产生更多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也有较高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因此,过表达FBP21能够增强转基因烟草在不同时期的高温抗性。综上所述,FBP21基因过表达,促进了烟草花瓣和叶片中叶绿体形成及光合作用,也增强了转基因烟草的耐热性。同时,也需对FBP21转基因矮牵牛进行更深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681.9
【图文】:

转基因烟草,常温,花色,烟草


2.1 FBP21 转基因烟草对叶绿体形成研究2.1.1 转基因烟草花色统计和光合作用分析我们的观察结果发现 FBP21 单转烟草和 FBP21*22 双转烟草不仅出现早花表型其花色也发生改变,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花色变化更为明显。在 40oC 高温环境下FBP21 单转烟草和 FBP21*22 双转烟草的花瓣转变为绿色,由于植株生长状态、处理时间的不同,导致不同植株花色变绿的程度也略有差异。在常温环境中,野生型烟草与转基因烟草花瓣均为红色,颜色深浅随环境变化略有差异。经高温处理花芽逐渐展开后,统计各株系花瓣颜色转变情况。共统计三株野生型烟草 16 朵花,花色均出现不同程度变淡,花色接近白色;三株 FBP21 单转烟草 18 朵花,几乎所有花的花瓣只在边缘尖部泛绿;三株 FBP21*22 双转烟草 2朵花,花色均出现明显变化,其中 80%整个花瓣都呈现翠绿色,20%在绿色基调中有一圈红晕。同时 FBP21*22 双转烟草花瓣与对照明显不同,花瓣略微卷曲、褶皱。

烟草,光合效率,花瓣,野生型


矮牵牛 SOC1 类基因对叶绿体形成及耐热性的影响测定高温处理下的野生型烟草和 FBP21*22 双转烟草花瓣的最大光合效Fv/Fm)。如图 2-3 发现高温情况下三朵野生型烟草花瓣中均无 Fv/Fm 比值,在野生型烟草花瓣中没有光合反应发生。而在两朵 FBP21*22 双转烟草的绿色中都有较高的 Fv/Fm 比值,分别为 0.55 和 0.64,说明 FBP21*22 双转烟草经高件处理后,在其绿色花瓣中产生了叶绿体结构,有发生光合反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玲;殷兆晴;;奥绿肥不同用量对矮牵牛生长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年36期

2 张玉红;;北方地区矮牵牛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17年04期

3 邓源;周亚辉;周静;庄庆芳;;“花无缺”和“快宝”水溶肥在矮牵牛生长期的肥效初探[J];中国农技推广;2017年10期

4 蓉儿;;矮牵牛如何爆盆[J];花卉;2019年11期

5 苏卉;;矮牵牛新品种——玫瑰晨光[J];农家致富;2017年04期

6 张佳琦;;图解矮牛的定植过程[J];花卉;2017年05期

7 东莞珊;;矮牵牛,爆花球[J];花卉;2017年03期

8 曹涤环;刘静;;几种相似花卉的区别[J];老友;2017年04期

9 江珊;;花团锦簇的矮牵牛[J];花卉;2016年01期

10 殷丽颖;;北方地区矮牵牛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春玲;王熙;刘佳;赵世伟;;‘天使'矮牵牛的花药培养[A];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2010年

2 任桂芳;王建红;冯慧;古润泽;徐佳;李毅;李燕;魏春红;;矮牵牛抗病基因工程[A];全国园林植保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李莉;王锡锋;周广和;冯惠;任桂芳;;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基因转化矮牵牛[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永;;低温条件下矮牵牛等组培苗生根的试验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李莉;王锡锋;周广和;冯惠;任桂芳;;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基因转化矮牵牛[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6 宁国贵;包满珠;;一种简单快速高效建立均一化cDNA文库的方法及其在矮牵牛上的应用[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李瑛;;重瓣矮牵牛的组织培养[A];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马会萍;彭正锋;樊佩荣;;利用加温插床冬季扦插重瓣矮牵牛的技术[A];河南风景园林——2003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9 别蓓蓓;丁明;黄丹枫;郁继华;;高温贮藏及定植后恢复对矮牵牛种苗叶绿素荧光的影响[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陆小平;潘刚;沈飞英;楼程富;;桑低温诱导基因的克隆及转化矮牵牛研究[A];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薛倩;盆栽草花需重视品种和品质[N];中国花卉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苏颖;草花种苗品种多样化成趋势[N];中国花卉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薛倩;矮牵牛进家庭品种有讲究[N];中国花卉报;2017年

4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孙妍;夏季防治矮牵牛病害要做好药剂处理[N];中国花卉报;2015年

5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草坪园艺部 孙妍;矮牵牛病害克星[N];中国花卉报;2014年

6 李忠东 编译;英科学家育出防冻矮牵牛新品种[N];中国花卉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谭川江;耐雨型矮牵牛市场有待突破[N];中国花卉报;2012年

8 阮冰;家庭盆栽矮牵牛[N];农民日报;2004年

9 薛守纪;盆栽矮牵牛[N];中国花卉报;2004年

10 李桂萍;扦插繁殖矮牵牛[N];中国花卉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惠蓉;‘幻想’矮牵牛开花的光周期调控及一种新型突变花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2 宁国贵;矮牵牛花型突变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分子基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3 李心;矮牵牛重瓣形态建成及PMADS3互作蛋白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文君;矿质营养对矮牵牛生长开花的影响与推荐施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5 祁银燕;两种单子叶植物蓝色花相关基因的功能验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6 廖燎;矮牵牛C、D、E类花发育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相关基因的异位表达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7 马广莹;矮牵牛单重瓣花差减文库的构建及花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罗平;玫瑰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9 陆小平;桑树低温诱导基因Wap25的克隆及植株转化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孙道阳;矮牵牛转录因子PhOBF1和PhERF2影响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效率的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矮牵牛SOC1类基因对叶绿体形成与耐热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2 阮莹;矮牵牛遗传图谱构建及重瓣分子标记筛选[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3 王浩;矮牵牛MIR159基因敲除对生长发育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9年

4 杨莎;矮牵牛PhAP1与PhFBP29基因功能的比较分析[D];西南大学;2018年

5 彭昊;矮牵牛pPhGRP的缺失突变分析及其与转录因子的结合验证[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6 李佩;矮牵牛抗寒相关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7 王洲;查尔酮合酶基因RNAi表达载体构建及矮牵牛遗传转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8 张韦;矮牵牛甲醛代谢机理研究及提高其甲醛代谢能力的遗传操作[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9 吕海燕;转基因创建矮牵牛、烟草早花种质资源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0 别蓓蓓;高温贮运对矮牵牛(Petunia hybrida)穴盘苗生理生化特性及其质量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34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734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4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