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独脚金内酯调控菊花抗蚜性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30 19:44
【摘要】: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观赏、经济价值极高。蚜虫是严重为害菊花的最主要害虫,整个生长季节危害均十分严重,且化学防治困难。蚜虫作为刺吸式昆虫,主要取食韧皮部汁液,消耗植株养分,同时还传播病毒病、诱发霉污病等,严重影响菊花产量与观赏品质。蚜虫为害已成为限制我国菊花产业化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独脚金内酯是一类新型的植物激素,调控植物诸多生长发育过程,如抑制植株地上部分枝,促进不定根形成、根毛伸长,茎的次生生长和节间伸长等。近期有研究发现,独脚金内酯可与多种防御激素(病虫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交互对话,从而调控拟南芥的抗旱性、耐盐性及抗病性。然而,关于独脚金内酯调控植物抗蚜性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独脚金内酯是否调控菊花抗蚜性?其调控抗蚜性的具体机制是什么?以期为菊花蚜虫防治及减药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亦可揭示独脚金内酯的新生物学功能。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设计简并引物,结合RACE-PCR技术,从切花菊'神马'中克隆得到了独脚金内酯合成基因CmCCD8。通过与其他物种中同源CCD8氨基酸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菊花CmCCD8和矮牵牛PhCCD8/DAD1的同源性最高。组织表达模式分析显示,CmCCD8基因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茎,在叶片中表达量最低,其受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和蚜虫诱导表达。构建了 pBIG-CmCCD8超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获得了 CmCCD8超表达转基因菊花OX-1、OX-2。CmCCD8超表达株系内源SL的含量测定显示,发现SL类似物361在OX-1、OX-2中的含量高于野生型WT,而SL类似物363、371含量低于WT,并且呈现显著差异。表明CmCCD8具有编码独脚金内酯合成酶催化独脚金内酯合成的功能。2.对外源GR24处理及CmCCD8过量表达转基因株系OX-1和OX-2进行了抗蚜性鉴定,发现转基因株系的虫口密度显著高于野生型。刺探电位图谱(EPG)显示蚜虫取食转基因株系的第一次细胞穿刺时间(Pd)、非刺吸阶段的总时间(np)和完成第一次成功刺探的时间(C)均比野生型中的时间短,且在转基因株系叶片韧皮部的取食时间显著长于野生型。叶片表皮微观形态和解剖结构分析表明,转基因株系抗蚜性的减弱与叶片表面表皮毛密度较低、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下表皮厚度减少有关。叶片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较野生型低,从而对蚜虫的机械防御减弱。转录组分析发现,转基因株系中木质素合成路径Cm4CL2、CmCCR2和CmCAD6基因、纤维素合成路径CmCesA3和CmCesA8基因、调控木质素合成的差异表达转录因子CmMYB19、CmMYB46和CmNAC2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野生型'神马'及转基因株系叶片初生代谢产物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转基因株系叶片中丙酮醇、十六碳烯酸、粪甾烷酸、二甲基组氨酸、2,4-二氨基丁酸及京都啡肽等初生代谢物的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表明独脚金内酯可调控菊花的机械防御及减少初生代谢物中的毒杀成分从而调控菊花的抗蚜性。3.外源GR24处理及转基因植株的蚜虫取食趋避性分析发现,GR24处理下及转基因植株对蚜虫的趋避性减弱。叶片挥发物成分分析显示,转基因株系与野生型相比,有14种萜烯含量发生变化,其中驱避性萜烯(E)-β-Famesene和β-Caryophyllene在转基因植株中的含量显著下降。在野生型和转基因株系中,外源(E)-β-Famesene和β-Caryophyllene增加了植株对蚜虫的驱避性。转录组分析发现,蚜虫驱避性萜烯(E)-β-Farnesene和β-Caryophyllene合成基因CmTPS1和CmTPS2在转基因株系中的表达量较野生型显著下调。GR24处理下、CmCCD8超表达植株中CmNCED3a的表达下调,且转基因株系中内源ABA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植株;外源喷施55 μM、110μM ABA能够增强对蚜虫的驱避性,处理24h后,CmTPS1、CmTPS2的表达水平较对照低。GR24处理下、CmCCD8超表达株系中SA合成基因CmICS的表达较对照显著上调,CmCCD8超表达植株中内源SA含量高于野生型植株,外源喷施SA可促进CmTPS1、CmTPS2基因的表达,增强对蚜虫的驱避性。外源GR24处理下、CmCCD8超表达株系中JA合成基因CnAOS和CmLOX2的表达无显著变化,且野生型和CmCCD8超表达植株中JA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外源喷施JA可以增加植株对蚜虫的驱避作用,同时可促进CmTPS1、CmTPS2基因的表达。借助TRV-VIGS沉默菊花脑CnCCD8的沉默株系(TRV2e-CnCCD8-1,2,3,4组)对蚜虫的驱避性强于转TRV2e-GFP空载植株,且沉默株系中CnTPS1和CnTPS2基因的表达较空载转化株显著上调,且(E)-β-Farnesene和β-Caryophyllene的含量显著增加。进一步证实了 SL负调控萜烯(E)-β-Farnesene和β-Caryophyllene的合成从而降低对植株对蚜虫的驱避性。综上,SL介导的对蚜虫驱避性的降低可能是独脚金内酯(SL)或SL与ABA、SA共同调控驱避萜烯合成所致。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436.8
【图文】:

植物,异戊烯基,甲羟戊酸,二磷酸


图1-5植物}P类物质代谢7F意图(Dudarevaetal.,2013)逡逑Fig.邋1-5邋The邋simplified邋diagram邋of邋the邋terpenoid邋Synthesis邋pathway邋inplant邋(Dudareva邋et邋al.,邋2013)逡逑第一阶段是C5单位的形成,基本的C5结构单元异戊烯基二磷酸(IPP)合成位逡逑于细胞质中,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的甲羟戊酸(mevalonic邋acid,MVA)途径;二甲基逡逑二(DMAPP)IPP,,-3-逡逑

序列,基因,菊花,遗传转化


NOS邋T逡逑T-DNA邋left邋border逡逑图2-1菊花遗传表达载体pBIG-C/wCCZ^构建流程逡逑Fig.邋2-1邋Steps邋of邋constructing邋expression邋vector邋pBIG-CwCCDS逡逑1.5.2邋pBIG-OwCCZ^超表达载体遗传转化菊花逡逑采用农杆菌叶盘侵染的方法(见附录十一)进行菊花‘神马’的遗传转化(Cui邋etal.,逡逑2009)。运用SDS法提取卡那抗性株系的基因组DNA邋(见附录十),采用NPTII-F/NPT逡逑II-R引物进行MT//基因扩增(见表2-1)。提取阳性株系叶片RNA,反转录,采用逡逑表2-丨引物序列逡逑Table邋2-1邋Primer邋sequence逡逑引物逦序列逡逑Primer逦Sequenc邋(5’-3’)逡逑NPT邋II邋-F逦TCTGATGCCGCCGTGTTC逡逑NPT邋II邋-R逦GATGTTTCGCTTGGTGGTCG逡逑CmCCD8-RT-F逦CAGATGAGGATGATGGAGTTGTAA逡逑CmCCD8-RT-R逦TGGAACCCAACATCCATGAA逡逑CmEFla-F逦TTTTGGTATCTGGTCCTGGAG逡逑CmEFla-R逦CC邋ATTCA邋AGCG邋ACAG邋ACTCA逡逑25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虞超;巩檑;张丽;石磊;李苗;甘晓燕;聂峰杰;宋玉霞;;新型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24期

2 冯丹;陈贵林;;独脚金内酯调控侧枝发育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1年02期

3 明德南;;非洲抗独脚金的豇豆新品种[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8年05期

4 席家文,娄巍;独脚金的生物学及危害[J];植物检疫;1995年02期

5 黄建中;;话恶性半寄生植物——独脚金[J];植物杂志;1990年03期

6 R.E.Eplee;张金兰;;寄生植物独脚金在美国的情况[J];植物检疫;1984年03期

7 姚瑞枫;娄智勇;谢道昕;;植物分枝的奥秘——植物分枝激素独脚金内酯的感知机制[J];科技导报;2018年07期

8 刘刚;;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在拟南芥独脚金内酯信号研究中取得新进展[J];农药市场信息;2015年29期

9 王闵霞;彭鹏;龙海馨;王平;白玉路;李学勇;;独脚金内酯途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14年03期

10 Taye Babaieye;杨国海;;独脚金——非洲农业的大敌[J];植物检疫;199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庞智黎;席真;;根寄生杂草响应独脚金Qg酯的受体蛋白突变体系的建立[A];第十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墙报)[C];2017年

2 孔路瑶;汪博;金钟;徐效华;;GR-24合成及调控种子萌发的活性研究[A];中国第八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3 周鹏;李介文;段苏薇;张锡庆;贾桂霞;;Pt菌剂与独脚金内酯对‘金叶疏枝’欧洲刺柏幼苗生长的影响[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7[C];2017年

4 谢道昕;;植物激素茉莉素和独脚金内酯的受体研究进展[A];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C];2018年

5 田芳;赵思峰;;番茄中独脚金内酯合成关键基因CCD7、CCD8 RNA沉默载体的构建[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6 李蔷华;;综合治疗小儿疳证50例的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廉玉科;康继红;边志远;轩利娟;陈梦雅;高振晟;王崇英;杨涛;;D53-like SMXLs参与调控拟南芥叶片发育及盐胁迫耐受性[A];2018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操秀英;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N];科技日报;2015年

2 本报记者 王方;双“素”合璧 花开有时[N];中国科学报;2019年

3 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大鹏新区蝶变“三岛一区”[N];深圳商报;2015年

4 张世绍;儿童老眨眼 可用定瞬汤[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银杰;独脚金内酯调控菊花抗蚜性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2 李国防;苹果MAX2基因介导独脚金内酯信号调控腋芽萌发的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3 黄松;独脚金药材质量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岳智勇;苹果属植物独脚金内酯的鉴定及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5 张梦;独脚金内酯介导的水稻和烟草化感与种间竞争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6 孙虎威;独脚金内酯参与氮、磷调控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7 冯永坤;水稻独脚金内酯转运蛋白同源基因参与根毛发育及响应外界氮磷养分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8 王涛;水稻独脚金内酯相关基因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9 贾昆鹏;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和茉莉酸信号与光信号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10 陈小娟;生长素及独脚金内酯介导H_2O_2调控番茄侧枝生长发育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灿;外源独脚金内酯缓解大麦镉毒害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2 孔存翠;AM菌根化田菁中独脚金内酯互作信号分子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7年

3 刘丛丛;生长素及独脚金内酯通过细胞分裂素调控番茄侧枝生长发育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4 陈月月;介孔分子筛MCM-41催化的Ferrier反应及独脚金内酯GR24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5 田彦挺;杨树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关键基因D14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6 李斌;拟南芥中独脚金内酯诱导降解系统SMAX1-likes-Venus的构建[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7 贾瑞琳;水稻中独脚金内酯的结构鉴定及检测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8 魏荣;不同分蘖力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及内源独脚金内酯差异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9 胡超;独脚金内酯缓解油菜渍水胁迫的生理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7年

10 冯丹;氟啶酮、赤霉素及独脚金内酯对肉苁蓉种子萌发的调控[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35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735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5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