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新疆野杏种子散布与萌发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03:40
   新疆野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隶属蔷薇科杏属植物,是新疆野果林的重要物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目前,新疆野杏存在天然更新困难等问题。本文以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大西沟的野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野杏种子雨及其土壤种子库动态、种子散落到地表后保持状态、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和幼苗在原生境中存活状况等内容的研究,明确野杏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生态学特性,以期为揭示野杏天然更新特征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杏种子雨自6月底开始散落,7月中旬达到散落高峰期,持续时间30d左右,7月底进入散落末期;在整个野杏种子散落期间平均密度为70.22粒/m~2,且有活力种子数所占比例为60.45%;在不同时期散落的各状态(完整成熟、虫蛀、动物啃食和果肉干瘪)果实数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种子有活力果实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野杏树冠不同方位上散落的种子雨密度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东南方位比西北方位散落的种子雨密度相对较高;野杏果实主要集中散落在距离母树1-5m的范围内,占果实总数的91.27%。2.在3月和6月两次土壤种子库调查中发现,第Ⅱ次土壤种子库中野杏种子总数降低,其中空壳种子数占种子总数比例均有降低,而腐烂种子数所占比例上升,完整种子和虫蛀种子数比例无明显变化;随海拔梯度的升高种子库中种子总数及其各状态种子数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虫蛀种子数变化幅度较小;种子库中种子总数及各状态种子数在垂直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同一土层各状态种子数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野杏种子主要集中分布在杂草与枯落物层,占种子库总数的61.26%,其次0-2cm土层为31.82%,2-5cm土层为6.92%,5-10cm土层未发现野杏种子;天然萌发调查得知,阴坡野杏种子出苗密度显著高于阳坡,而阳坡幼苗存活密度高于阴坡。3.野杏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存在吸水特性;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均对种子的萌发率存在极显著性的影响,其中低温层积方式对种子萌发率影响最大,随着试验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萌发率逐渐提高,光照和黑暗条件对种子萌发无显著性影响;野杏种子贮藏100d时,在最适萌发温度15/25℃下,室内干藏、低温干藏、低温层积和野外埋藏的种子萌发率最高,分别是11.11%、20.00%、91.11%和48.89%,并且未萌发种子98%以上都具有生活力。野杏种子具有非深度生理休眠,低温层积、贮藏100d和15/25℃是促进野杏种子萌发的最佳贮藏方式、贮藏时间和和萌发温度;在原生境中观测可知野杏幼苗在3月底到5月初出苗基本完成,3种播种方式出苗率为开沟播种裸地撒播直接播种,在开沟播种方式下野杏幼苗出苗率:阳坡园地阴坡,而幼苗存活率园地阳坡阴坡,表明野杏种子必须在自然环境下进入适当土层获得萌发条件才能实现天然更新。
【学位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S662.2
【部分图文】:

杏果实,时间动态,果实,种子雨


种子雨散落过程中果实散落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存在一些波动,呈现“单峰”模式(图2-1),且 4 种状态的果实数在时间动态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观测时间内种子

野杏,吸水动态,新疆


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并用 Excel 2010 软件进行绘式中贮藏时间、温度和光照及其相互作用对野杏种;对同一贮藏方式、时间下,不同温度下的萌发吸水特性粒重为 1486.35g,自然风干的种子含水量为 7.89呈现“S”型曲线:迅速吸水-缓慢吸水-停止吸水。种%,360min 后,增重百分比为 11.29%,1440min880min 后无显著差异,此时吸水量达到饱和,由此

萌发率,野杏,种子,贮藏时间


光照/黑暗各 12h 和全黑暗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缓慢升高,但是萌发率一直很低(图4-2)。在光照条件下,种子贮藏 40d 后,在 5 个温变周期中萌发率分别为 0%、2.22%、4.44%、2.22%和6.67%;在15/25℃中,贮藏60d和80d种子萌发率分别为6.67%和11.11%。贮藏 100d 后,光照与黑暗条件下种子只有在 5/15℃中均未萌发,而其他 4 个温变周期中,种子在光照/黑暗各 12h 和全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分别为 6.67%和 2.22%、6.67%和6.67%、8.89%和 8.89%、8.89%和 11.11%;在光照/黑暗各 12h 和全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无显著性差异。经 TTC 法鉴别后发现,未萌发的种子 98.13%以上有生活力。表 4-1 不同条件及其交互作用对室温干藏种子萌发影响的方差分析Tab.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贵;;杏仁——止咳平喘良药[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6年12期

2 张渊;刘立强;翟朝阳;;新疆野杏种子贮藏方式和萌发特性的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3 李金龙;;龙门扬帆[J];中国老年;2016年21期

4 李文暄;;我曾经开过最美的花[J];小学生作文辅导(小学5-6年级版);2014年Z2期

5 张汉菲;伊犁的野杏资源[J];新疆农业科技;1988年03期

6 唐秀芝;;野杏树[J];诗刊;2003年17期

7 刘端;白志强;;濒危植物新疆野杏光合作用的日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8 窦云萍,左银虎;轻糖枸杞杏干脯的简易加工法[J];现代农业;1999年08期

9 葛林;野杏树[J];朔方;2005年04期

10 尤璐瑶;程功;刘立强;颉刚刚;廖康;;新源野果林野杏根系与地上部生长发育动态及相关性分析[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天明;中国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紫杏(P.dasycarpa)起源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2 李明;中国北方普通杏和西伯利亚杏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3 刘娟;新疆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构建[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4 王利兵;木本能源植物山杏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渊;新疆野杏种子散布与萌发特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7年

2 苗阳;辽西地区引种野杏枝条解剖结构与抗寒生理特性关系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3 卢彩云;野杏SSR标记多样性及其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4 张悦炀;喀左县野杏引种适应性及优树遗传测定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5 刘黎明;新疆野杏生殖生态初步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蕾;天山野生杏种子萌发和抗旱生理生态学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7 曹倩;新疆伊犁霍城大西沟野杏遗传多样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75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875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4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