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褐腐病菌Monilia yunnanensis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9 11:54
果树褐腐病是由子囊菌链核盘菌(Monilia spp.)侵染引起的,可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桃褐腐病的研究较多,其他果树褐腐病则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RAPD方法对我国云南省和北京市的422株Monilia yunnanensis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其中寄主为桃的菌株为298株,寄主为李子的菌株为12株,寄主为杏的菌株为4株,寄主为苹果的菌株为41株,寄主为梨的菌株为67株。本实验明确地揭示了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寄主品种的褐腐病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而为更好地提出农业防治措施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坚实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到了19个多态性良好的引物,用这19个引物共扩增出34条多态性条带。每个引物扩增所得的条带数在1~11之间,片段大小分布在0.4Kb~3.0Kb之间。(2)对来自相同寄主的褐腐病菌M.yunnanensis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采集自同一地区的菌株能够聚集在一起。再对其进行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的分析,结果同样表明,不管褐腐病菌M.yunnanensis的寄主是梨、桃子、苹果或者李子,其菌株的亲缘关系都与地理分布密切相关,且来自同一地区的菌株...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1 前言
1.1 果树褐腐病菌的研究
1.1.1 褐腐病菌地理分布与寄主
1.1.2 褐腐病的症状
1.1.3 褐腐病菌的形态特点
1.1.4 褐腐病的防治
1.1.5 褐腐病菌种群研究现状
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2.1 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的研究
1.2.2 RAPD技术的特点
1.2.3 RAPD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菌株
2.2 实验实验主要仪器
2.3 主要试剂及耗材
2.4 相关培养基
2.5 引物
2.6 菌株活化与培养
2.7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DNA浓度的检测
2.8 随机多态性(RAPD)扩增
2.9 RAPD图谱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DNA浓度和质量的检测
3.2 随机引物的筛选
3.3 用所选引物扩增得到的多态性条带
3.4 相同寄主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3.4.1 来自寄主为梨的褐腐病菌M. yunnanensis的遗传多样性
3.4.2 来自寄主为桃的褐腐病菌M. yunnanensis的遗传多样性
3.4.3 来自寄主为苹果的褐腐病菌M. yunnanensis的遗传多样性
3.4.4 来自寄主为李子的褐腐病菌M. yunnanensis的遗传多样性
3.5 来自同一地区不同寄主褐腐病菌M. yunnanensis的遗传多样性
3.6 全部422株褐腐病菌M. yunnanensi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4 结论
4.1 相同寄主不同地区褐腐病菌M. Yunnanensis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4.1.1 寄主为梨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4.1.2 寄主为桃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4.1.3 寄主为苹果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4.1.4 寄主为李子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4.2 来自同一地区不同寄主褐腐病菌M. yunnanensis的遗传多样性
4.3 来自5种不同寄主的全部菌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5 讨论与展望
5.1 RAPD技术的可行性
5.2 全文总结
5.3 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RAPD标记的福建省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J]. 杨秀娟,王舒婷,姚锦爱,杜宜新,陈福如.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1(06)
[2]我国仙茅属植物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J]. 李隆云,陈大霞,钟国跃,李泉森. 中草药. 2011(05)
[3]RAPD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 胡裕清,赵树进. 生物技术通报. 2010(05)
[4]商洛多花胡枝子根瘤菌16S rDNA-RFLP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J]. 冀玉良,韦革宏. 西北植物学报. 2010(05)
[5]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RAPD技术引物筛选[J]. 马艳芝,张玉星.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1)
[6]桃褐腐病的发生和防治[J]. 李世访,陈策. 植物保护. 2009(02)
[7]江西酸橙不同栽培变种RAPD分析[J]. 高道侠,文海涛,林励,欧剑锋.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8)
[8]Genetic Variation in Rhizome Lotus(Nelumbo nucifera Gaertn.ssp.nucifera) Germplasms from China Assessed by RAPD Markers[J]. AN Na1,GUO Hong-bo1 and KE Wei-dong2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P.R.China 2 National Garden of Aquatic Vegetable,Wuhan Institute of Vegetable Science,Wuhan 430065,P.R.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01)
[9]湖南稻曲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J]. 谭小平,宋建伟,刘二明,刘年喜,王金辉,肖启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10]小麦TaPK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抗旱性的关系[J]. 张洪映,毛新国,景蕊莲,谢惠民,昌小平. 作物学报. 2008(09)
本文编号:3697640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1 前言
1.1 果树褐腐病菌的研究
1.1.1 褐腐病菌地理分布与寄主
1.1.2 褐腐病的症状
1.1.3 褐腐病菌的形态特点
1.1.4 褐腐病的防治
1.1.5 褐腐病菌种群研究现状
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2.1 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的研究
1.2.2 RAPD技术的特点
1.2.3 RAPD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菌株
2.2 实验实验主要仪器
2.3 主要试剂及耗材
2.4 相关培养基
2.5 引物
2.6 菌株活化与培养
2.7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DNA浓度的检测
2.8 随机多态性(RAPD)扩增
2.9 RAPD图谱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DNA浓度和质量的检测
3.2 随机引物的筛选
3.3 用所选引物扩增得到的多态性条带
3.4 相同寄主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3.4.1 来自寄主为梨的褐腐病菌M. yunnanensis的遗传多样性
3.4.2 来自寄主为桃的褐腐病菌M. yunnanensis的遗传多样性
3.4.3 来自寄主为苹果的褐腐病菌M. yunnanensis的遗传多样性
3.4.4 来自寄主为李子的褐腐病菌M. yunnanensis的遗传多样性
3.5 来自同一地区不同寄主褐腐病菌M. yunnanensis的遗传多样性
3.6 全部422株褐腐病菌M. yunnanensi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4 结论
4.1 相同寄主不同地区褐腐病菌M. Yunnanensis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4.1.1 寄主为梨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4.1.2 寄主为桃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4.1.3 寄主为苹果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4.1.4 寄主为李子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4.2 来自同一地区不同寄主褐腐病菌M. yunnanensis的遗传多样性
4.3 来自5种不同寄主的全部菌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5 讨论与展望
5.1 RAPD技术的可行性
5.2 全文总结
5.3 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RAPD标记的福建省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J]. 杨秀娟,王舒婷,姚锦爱,杜宜新,陈福如.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1(06)
[2]我国仙茅属植物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J]. 李隆云,陈大霞,钟国跃,李泉森. 中草药. 2011(05)
[3]RAPD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 胡裕清,赵树进. 生物技术通报. 2010(05)
[4]商洛多花胡枝子根瘤菌16S rDNA-RFLP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J]. 冀玉良,韦革宏. 西北植物学报. 2010(05)
[5]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RAPD技术引物筛选[J]. 马艳芝,张玉星.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1)
[6]桃褐腐病的发生和防治[J]. 李世访,陈策. 植物保护. 2009(02)
[7]江西酸橙不同栽培变种RAPD分析[J]. 高道侠,文海涛,林励,欧剑锋.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8)
[8]Genetic Variation in Rhizome Lotus(Nelumbo nucifera Gaertn.ssp.nucifera) Germplasms from China Assessed by RAPD Markers[J]. AN Na1,GUO Hong-bo1 and KE Wei-dong2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P.R.China 2 National Garden of Aquatic Vegetable,Wuhan Institute of Vegetable Science,Wuhan 430065,P.R.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01)
[9]湖南稻曲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J]. 谭小平,宋建伟,刘二明,刘年喜,王金辉,肖启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10]小麦TaPK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抗旱性的关系[J]. 张洪映,毛新国,景蕊莲,谢惠民,昌小平. 作物学报. 2008(09)
本文编号:3697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697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