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构建植物油品质鉴别体系

发布时间:2020-06-27 07:27
【摘要】:茶油(Camellia oil)和菜籽油(Rapeseed oil)是江西省的主要食用油种,不仅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而且富含维生素E及多酚等天然营养成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对油脂等的食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相关产品质量的控制需要用到更准确、方便、快捷、完善的检测方法。由于所含成分比较复杂,运用单一的检测方法很难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有效分析,多种分析技术联合使用是很有必要的。本课题主要选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以及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茶油和菜籽油进行成分分析及鉴别。第1章:介绍了茶油和菜籽油的化学成分,同时阐述了各种分析技术的研究成果,包括理化方法、气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光谱法、指纹图谱及化学计量学在植物油分析中的优势和应用。第2章:对茶油及菜籽油中的脂肪酸、维生素E及总酚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脂肪酸和维生素E分别利用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总酚含量用比色法来测定。结果显示,茶油中只测得α-生育酚,且含量为1.516-25.536 mg/100g;菜籽油中检测到四种维生素E,γ-生育酚含量最高,为33.903-64.790 mg/100g,其次为α-生育酚,含量在7.847-28.467 mg/100g之间,β-生育酚含量在2.904-7.769mg/100g之间,δ-生育酚含量最低,在1.326-2.713 mg/100g之间,总维生素E含量在47.822-98.738 mg/100g之间,传统粗榨油中维生素E含量明显高于精榨油中维生素E含量。茶油及菜籽油中脂肪酸含量相差较大,菜籽油中C16:0、9cC18:1、9c12cC18:2、9c12c15c C18:3等脂肪酸含量较高,其中脂肪酸C16:0含量为30.933-79.892 mg/g,9cC18:1含量为252.621-587.744 mg/g,9c12cC18:2含量为130.042-366.554 mg/g,9c12c15c C18:3含量为28.981-98.106 mg/g;茶油中C16:0、9cC18:1、9c12c C18:2等脂肪酸含量较高,其中脂肪酸C16:0含量为34.895-94.904mg/g,9cC18:1含量为505.977-805.538 mg/g,9c12c C18:2含量为54.575-169.195mg/g,从中可以看出,9c12cC18:2及9cC18:1等不饱和脂肪酸在菜籽油和茶油中的含量都较高。茶油中的总酚含量为4.824-45.170μg/g;菜籽油中总酚含量为10.994-248.234μg/g,菜籽油中总酚含量总体高于茶油中总酚含量,且两种植物油中总酚含量随精炼程度的深入而明显减少。第3章: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茶油和菜籽油进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萃取,同时结合气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仪(GC-QQQ-MS)对萃取物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实验方法进行优化,菜籽油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了54种,茶油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了51种。通过对两种植物油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茶油和菜籽油可以得到显著区分,两种植物油的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异戊醛、庚醛、3-丙基环己烯、反式-2-庚烯醛、2-戊基呋喃、柠檬烯、(反,反)-3,5-辛二烯-2-醇、2-壬酮、2-癸酮、十二烷、癸醛、十三烷、(反,反)-2,4-癸二烯醛、十五烯、十六烷等挥发性成分在茶油中的含量较高,3-戊烯腈、4-甲基辛烷、芥子酸、异癸烷、3-丁烯基异硫氰酸酯、甲基庚烯酮、2-正丙基呋喃、4-甲基癸烷、3-乙基-2,5-二甲基吡嗪、苯代丙腈、三十七醇、西松烯等挥发性成分在菜籽油中的含量较高。第4章:本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与气相色谱技术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了茶油和菜籽油的指纹图谱,在茶油及菜籽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中,菜籽油样品共有25种共有组分,茶油样品有18种共有组分。茶油及菜籽油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中,甲醇提菜籽油样品共有25种共有组分,甲醇提茶油样品共有13种共有组分。第5章:采用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茶油、菜籽油、掺假茶油及热加工处理茶油进行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软件MPP,利用非监督性的主成分分析、火山图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茶油、菜籽油、掺假茶油及热加工处理茶油进行鉴别分类,并对茶油与菜籽油、茶油与掺假茶油、茶油与热加工处理茶油之间的差异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利用监督性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构建了四种植物油的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100%,且通过验证可知,该模型可信度较高。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S225.1;O657.63
【图文】:

色谱图,标准品,色谱图,维生素


16图 2.1 维生素 E 样品和标准品 UPLC 色谱图Fig.2.1 UPLC chromatograms of vitamin E in rapeseed oils and camellia oils and standard

茶油,脂肪酸,气相色谱图,菜籽油


图 2.2 菜籽油、茶油和标准品的脂肪酸气相色谱图Fig. 2.2 Gas chromatography figures of fatty acid of rapeseed oils and camellia oils and standard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阳;杨水平;王卫;赵新梅;;3种油茶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0期

2 邓龙;邓泽元;胡蒋宁;李静;范亚苇;;油茶籽油加工过程中理化性质和营养品质的变化[J];食品科学;2015年23期

3 高蓓;章晴;杨悠悠;杨永坛;;食用植物油鉴伪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年07期

4 李伟;朱音迪;苏欣;杨方令;熊健;;原子吸收法测定藏鸡蛋壳中钙、镁、铁含量[J];广州化工;2015年12期

5 杨虹;姜元荣;周川;魏婷婷;;基于GC-MS和MassHunter统计方法的芝麻油掺伪识别[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年03期

6 邵小龙;张蓝月;冯所兰;;低场核磁技术检测芝麻油掺假[J];食品科学;2014年20期

7 刘优钱;刘霞;李培武;王秀嫔;;化学计量学与三酰甘油酯在食用油保真中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5年03期

8 吴静珠;石瑞杰;陈岩;刘翠玲;徐云;;基于PLS-LDA和拉曼光谱快速定性识别食用植物油[J];食品工业科技;2014年06期

9 耿树香;宁德鲁;张艳丽;陈海云;李勇杰;;不同品种及成熟度橄榄油中角鲨烯的检测分析(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3年10期

10 陈继国;;植物油掺假检测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13年2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邓龙;菜籽油特征香气成分和营养物质组成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2 夏欣;茶油特征香气成分和营养物质组成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郑青;不同陈酿年份、葡萄品种及葡萄产地葡萄酒香气成分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熊文波;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微波食品红外光谱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石晓丽;油茶籽及油茶籽油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6 徐星;植物油氧化过程中脂肪酸和挥发性成分变化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7 姚云平;油脂指纹图谱在植物性油脂识别中的应用[D];天津科技大学;2012年

8 求海强;食用植物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31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31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5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