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苯并菲啶类生物碱功能化磁性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14:39
【摘要】:血根碱(SA)和白屈菜红碱(CHE)均为具有丰富药理活性的苯并菲啶类生物碱,在肿瘤治疗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因此研究这两种生物碱的分离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SA和CHE在博落回中的含量较少,传统的分离方法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因此开发一种高效且环保的分离材料用于SA和CHE的分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功能化磁性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既具有磁响应性又具有可修饰性,在药物分离及缓释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合成了两种功能化磁性材料,一种是用于分离生物碱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另一种是具有缓释性能的磁性-温敏水凝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功能化的Fe_3O_4@SiO_2为磁性载体,SA为模板,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血根碱-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SMs)。通过TEM、FT-IR、XRD、TGA和VSM等表征了聚合物的形貌和结构,并设计静态吸附、动力学吸附、重复利用性和选择性等实验研究了SMs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Ms为核壳结构,粒径约为300 nm。吸附实验表明,SMs对SA具有较高的吸附量(Q_(max)=12.24 mg/g)。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参数表明,SMs对SA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选择性实验表明,与类似物相比,SMs对SA的选择性吸附能力更高。此外,采用SMs对博落回提取废液中的SA进行了富集,可将约65.17%的SA提取出来。结果表明SMs可用于从中草药中分离和富集SA。(2)借助Gaussian 09软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p)水平上计算了CHE,α-甲基丙烯酸(MAA)及CHE和MAA以不同比例形成的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以功能化的Fe_3O_4@SiO_2为磁性载体,CHE为模板,MAA为功能单体,EGDMA为交联剂,高斯计算结果为理论指导,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白屈菜红碱-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CMs)。用FT-IR、XRD、TEM、TGA和VSM等表征研究了CMs的形貌、组成及磁性能。并通过一系列吸附实验研究了CMs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CMs对CHE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效果(Q_(max)=7.96 mg/g)、良好的重复利用性和选择性。通过对等温吸附和动力学模型参数的计算,发现吸附过程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程度较好。此外,还成功地将CMs作为吸附剂用于博落回提取液中CHE的分离,可提取出约69.51%的CHE。结果表明,CMs可用于天然药用植物等复杂样品中CHE的选择性吸附。(3)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温敏单体,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将双键功能化的Fe_3O_4@SiO_2引入至P(NIPAm-co-Am)凝胶网络中,得到磁性-温敏双重响应水凝胶(MHs)。采用SEM、FT-IR、XRD、TGA、DSC和VSM等对复合水凝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复合水凝胶的溶胀和温度敏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复合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磁热响应性能和温敏性,凝胶的相转变温度随着酰胺基团的增加向高温方向移动。采用CHE为模型药物,初步探究了复合水凝胶在不同温度及交变磁场作用下对CHE的控释情况,并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复合水凝胶的释药机理。释药实验结果表明凝胶在45℃时药物累积释放度高达85.73%,而25℃时累积释放度仅为27.52%,说明高温有利于药物释放。同时采用间歇施加磁场比持续施加磁场的释药效果好,其药物累积释放度可达87.88%。因此,MHs在肿瘤的热疗与化疗联合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631.3;TQ427.26;TQ460.4
【图文】:

示意图,多面体,晶面,示意图


图 1-2 不同 Fe3O4多面体晶面示意图[38]剂热法法以有机溶剂作为反应溶剂,反应物在非水、高温、高压反应条。该方法的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且易控制产物晶粒大小。陈艳萍等[d(acac)2(Pd 源),PEG-400(还原剂),油酸和油胺为原料,在二了粒径为 3 nm 左右的 FePd 纳米颗粒。Xu 等[40]采用乙二醇2O 作为 Fe 源,KOH 作为矿化剂,在 250℃条件下反应 24 h,得e3O4纳米粒子。Deng 等[41]使用 FeCl3·6H2O 在乙二醇中进行热还将磁性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控制在 200 nm-800 nm 内,且粒径的大。

形貌,立方形,球形,热分解法


理工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 的应用。赵海涛等[42]以乙酰丙酮铁、乙酰丙酮镍和乙酰丙酮锌为原料,十八烯作为溶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 Ni0.5Zn0.5Fe2O4纳米粒子。研究发现表面的用量、回流温度和时间均会影响纳米颗粒的形貌、尺寸以及分散性。Song 等[43]以为原料,通过热分解法合成了两种不同形貌的单分散纳米 Fe3O4,研究发现当 Fe3O4形时,具有更强的饱和磁化强度,较好的磁共振成像对比效果和磁热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天达;白屈菜红碱六种盐的制备及其刺激性实验[J];中药通报;1988年05期

2 陈元柱,徐本杰,杨丽丽,黄治勋;6-甲氧基-5,6-二氢白屈菜红碱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J];科学通报;1989年02期

3 陈元柱;杨丽丽;徐本杰;黄治勋;;两面针植物中的新生物碱7-去甲 6-甲氧基-5,6-二氢白屈菜红碱的晶体结构[J];化学学报;1989年11期

4 周雪仙;;血水草抗菌成分白屈菜红碱的药理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5 曹旭;赵雷;孙晨;;白屈菜红碱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粒的制备研究[J];化工与医药工程;2018年04期

6 李晓明;于春磊;荣华;徐天娇;王晓丽;;白屈菜红碱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胶原合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年09期

7 陈梅;张换成;柳亦松;刘兆颖;曾建国;;二氢血根碱和二氢白屈菜红碱在鸡肌肉中的定量检测方法[J];中国兽医学报;2018年09期

8 程睿波;陈旭;刘淑杰;张晓芳;张光和;;白屈菜提取物抑制变形链球菌的实验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06年03期

9 罗珊;虞欢;王玲;黄琼瑶;刘年猛;孙慧;彭飞;;血水草白屈菜红碱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预防感染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1期

10 陈旭;程睿波;;白屈菜红碱对伴放线放线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杜方麓;何昱;冯映冰;;血水草地下部分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测定[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二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2 林楠;陈华师;;中药两面针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林飞;马新群;吕廉;魏新华;;白屈菜红碱对小鼠、大鼠和犬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林婉君;谢莹;黄嘉骏;袁中文;冯森玲;马文哲;;蛋白激酶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选择性抑制三阴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A];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毒理学大会暨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5年

5 周欲航;吴诚岐;马海龙;王兴芳;肖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小果博落回中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的含量[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6 李朋收;时晓娟;魏颖;王东超;李博;徐暾海;;白屈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A];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4年

7 徐效华;刘秀峰;李树正;李方怿;刘爱国;高纬;;博落回植物有效成分与杀菌活性[A];中国第二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美琪;大黄素和白屈菜红碱的固体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9年

2 何苗;白屈菜红碱联合厄洛替尼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3 钟明;博落回主要生物碱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申毓军;运动预适应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损伤保护效应中蛋白激酶C的作用及其机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谈英;三九胃泰主要原料“两面针”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刘蓓;蛋白激酶C对焦虑样行为小鼠前边缘皮层突触结构和功能变化的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红;苯并菲啶类生物碱功能化磁性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9年

2 邱东旭;白屈菜红碱的抑菌活性及其抑菌机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

3 龙睿卿;白屈菜红碱分子印迹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7年

4 余坤;基于质谱示踪法分离博落回根中的生物碱[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马宁;白屈菜总生物碱提取工艺和质量控制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冯宋岗;苯并菲啶类生物碱及初级代谢物在猪体内的残留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7 徐丽;血根碱—黄芩苷、白屈菜红碱—黄芩苷离子对化合物制备工艺及活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罗忠勇;小果博落回中别隐品碱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程巧;博落回形态发育解剖及其生物碱的定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10 黄松;血水草总生物碱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2742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42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d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