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接种发酵对腊豆品质的影响及其干粉发酵剂的研制

发布时间:2020-07-15 03:00
【摘要】:腊豆是中国传统的发酵豆制品。目前的腊豆发酵多为自然无菌发酵或单菌发酵,而且多为家庭式生产,工业化程度较低。所以本文致力于研究混菌发酵对腊豆品质的影响,开发出口感风味俱佳的腊豆且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并对发酵菌株的冻干技术展开研究,将冻干菌粉应用于发酵腊豆中,研究其品质的变化。本试验以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清酒乳酸杆菌为发酵菌株,进行混菌实验设计,并将菌株冻干后应用于发酵腊豆中,结果如下:1.在单菌发酵腊豆中,接菌发酵可以降低腊豆的pH和Aw,降低腊豆的硬度,使腊豆质地柔软,从而更易于咀嚼;接菌组发酵腊豆的蛋白酶活性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组发酵腊豆的蛋白酶活性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并且枯草芽孢杆菌组和解淀粉芽孢杆菌组发酵腊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通过分析相对含量在0.1%以上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枯草芽孢杆菌组发酵腊豆的醇类和醛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通过对四组不同处理组腊豆外观、滋味等项目评分,接菌组发酵腊豆的品质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并且枯草芽孢杆菌和清酒乳酸杆菌组发酵腊豆的滋味指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p0.05)。2.采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对3株菌进行复配,结果表明:第4组(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清酒乳酸杆菌=0.533:0.367:0.100)发酵腊豆的pH和Aw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质构的贡献上,第4组发酵腊豆的硬度和咀嚼性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第4组发酵腊豆的蛋白酶活性和氨基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通过分析相对含量在0.1%以上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第4组发酵腊豆的醇类含量和醛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通过对不同处理组腊豆外观、滋味等项目评分,第4组发酵腊豆的感官评价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综合考虑,选择第4组复合菌的配比作为腊豆发酵菌株的最佳配方。3.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菌株冻干技术展开研究,得到最佳离心收集条件为6000 g、10 min。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佳复合保护剂为脱脂乳(10%)、半胱氨酸(9.49%)、海藻糖(4.75%)、甘露醇(3.39%),冻干存活率可达85.53%;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最佳复合保护剂为脱脂乳(10%)、海藻糖(11.06%)、乳糖(7.03%)、谷氨酸钠(3.00%),冻干存活率可达85.59%;清酒乳酸杆菌的最佳复合保护剂为脱脂乳(10%)、海藻糖(10.59%)、蔗糖(7.06%)、甘露醇(3.79%),冻干存活率可达84.67%。4.将冻干粉发酵剂应用于腊豆中,添加商业发酵剂和本研究复合发酵剂的腊豆最终pH为5.29和5.31,且接菌组发酵腊豆的pH和Aw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研究表明,添加本研究复合发酵剂发酵腊豆的蛋白酶活性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商业发酵剂组腊豆(P0.05),且接菌组发酵腊豆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但接种商业发酵剂和复合发酵剂的两组腊豆的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分析相对含量在0.1%以上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商业发酵剂组醇类、酮类物质含量最高且差异性显著(P0.05),复合菌发酵组醛类、酯类物质含量最高且差异性显著(P0.05);通过对三组不同处理组腊豆外观、滋味等项目评分,接菌组品质显著优于空白组(P0.05),同时,本研究自主研发的复合冻干粉发酵剂运用于发酵腊豆中,其滋味、质感、香味等品质更容易被接受。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920.1;TS214
【图文】:

风味物质,甲氧基苯酚,二叔丁基对甲酚,呋喃甲醇


..3-己烯-1-醇逦0.973逦-0.167反-2-甲基环戊醇逦0.938逦-0.242亚油酸甲酯逦0.577逦-0.803辛酸乙酯逦0.961逦0.273己酸乙酯逦0.821逦-0.375丙酸乙脂逦0.975逦0.206十二烷逦-0.217逦-0.9756-甲基十八烷逦-0.169逦0.851苯甲醛逦-0.999逦-0.018苯乙醛逦0.966逦-0.1632-甲氧基苯酚逦0.473逦0.356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逦0.904逦0.3682,6-二叔丁基对甲酚逦0.058逦0.0063-呋喃甲醇逦0.980逦0.1452-乙酰噻唑逦-0.244逦-0.969(乙二醇)-(十八烷基)S迷逦0.567逦0.313^

感官评价,菌株


treatment邋groups逡逑成分矩阵表3-5可以看出,乙酸、3-糠醛、正辛醛、正葵醛、(Z)邋-2-壬烯-丁酮、1-辛烯-3-醇、正己醇、3-辛醇、叶醇、乙醇、麦芽醇等与第一主成;3-羟基-2-丁酮、1-辛烯-3-醇、卞醇、2-乙基己醇、苯乙醛、2-甲氧基苯成分高度正相关;己酸、正辛醛、反-2-辛烯醛、4-羟基丁酮、叶醇、辛酸等与第三主成分高度正相关。从成分图3-5可以看出,4-羟基丁酮、十二八烷、3-呋喃甲醇与其他风味物质成分相关性较小。逡逑不同菌株发酵腊豆成熟期的感官评价逡逑品的感官特性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因素,因此食品良好的外观、质感品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菌株发酵腊豆的感官评价结果如图3-6所示。外观、组织状态和异味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接种发酵腊豆的色泽等优于空白组,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和清酒乳酸杆菌组腊豆的滋味显著组(户<0.05)。逡逑—?空臼组枯草芽孢杆菌一解淀粉芽孢杆菌逦著酒乳酸杆菌逡逑

解淀粉芽孢杆菌,保护剂,存活率,添加量


以10%脱脂乳作为菌体悬浮基质,配制不同浓度的单因素保护剂,将离心得到的逡逑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泥与保护剂按体积比1:1混合进行冻干,测定冻干前后的存活率,结逡逑果见图3-4。逡逑80逦80逦72逡逑fif65.逦/逦\逦?逦/逦\逦?60邋■逦\逡逑Ifi逦/逦\逦K5邋WJ逦/逦\逦B8逦\逡逑^邋/邋\邋\逡逑50逦.邋.逦邋逦—邋邋邋邋—逦45逦'逦1逦逦逦'逦1逦1邋48逦逦1邋邋—I—邋—邋-?邋t邋邋I逦.逡逑e逦8逦10逦u逦U逦5逦8逦7逦a逦B逦12逦3逦4逦l逡逑海》糖含悋(%>逦乳糖含屋(%>逦(%)逡逑(a)海藻糖逦(b)乳糖逦(c)谷l#酸钠逡逑图3-4解淀粉芽孢杆菌保护剂各成分添加量对其存活率影响逡逑Fig.邋3-4邋Effect邋of邋the邋addition邋amount邋of邋each邋component邋of邋B.邋amyloliquefaciens邋on邋its邋survival邋rate逡逑根据单因素保护剂添加量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存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霞,唐民民,姜中航,于景华;几种直投发酵剂的使用比较[J];中国乳品工业;2001年05期

2 ;PATOLEVAIN发酵剂自动加工机[J];食品科技;2000年04期

3 ;青贮发酵剂[J];致富之友;2000年04期

4 孟宪敏;张漱泉;芦耀环;马丽珍;;浅析几种因素对酸乳品质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5 李忠富;王文升;;噬菌体引起发酵剂活性的损失及预防[J];中国乳品工业;1989年01期

6 魏荣禄;井通海;刘金山;罗红霞;;花粉酸奶的研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1989年02期

7 李春;张文文;牟钰;乔菲;;国内外直投发酵剂对酸奶品质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6年02期

8 ;墨科学家发现可保鲜苹果的发酵剂[J];辽宁化工;2003年08期

9 蔚志英;英国乳品发酵剂概况[J];中国乳品工业;1985年02期

10 黄志蕙;蔡美珠;徐为钢;;酿造发酵剂——纯种发酵的有效途径[J];中国酿造;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香艳;胡文忠;杨晓哲;孙兴盛;赵曼如;李元政;;新型发酵剂在发酵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2 苏东海;胡丽花;苏东民;;传统主食发酵剂及其微生物的研究现状[A];2009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谢爱英;付永江;;泡菜乳酸菌在干酪中的应用研究[A];第五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刘振民;;肉品发酵剂研究概述[A];2001年肉类科技交流会暨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第三届肉类科技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李慧芬;马成;张克顺;;几种发酵剂的豆粕固体发酵效果比较[A];2017第二届中国畜牧生物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7年

6 邵建宁;麻和平;彭章普;龚伟中;;双歧杆菌直投式发酵剂制备研究[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刘文菊;乔为仓;陈历俊;;农家干酪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下册)[C];2009年

8 徐为民;周光宏;;发酵香肠中影响发酵剂产酸性能因素的研究[A];2001年肉类科技交流会暨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第三届肉类科技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晓琳;孔健;王炜;;开菲尔粒中高活性蛋白酶生产菌株的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徐为民;徐幸莲;周光宏;;肉用发酵剂对肠道菌生长影响的研究[A];2001年肉类科技交流会暨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第三届肉类科技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肉制品发酵剂产业化技术[N];科技日报;2004年

2 王恩瑞;科技是农业增产的“发酵剂”[N];山西日报;2004年

3 刘奎武;秸秆快速发酵剂的使用[N];东方城乡报;2007年

4 李邢;秸秆快速发酵剂的使用[N];山西科技报;2003年

5 何定民;“满园春”生物发酵剂在鸡粪发酵上的应用效果[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6 钟斯鑫;用饲料发酵剂发酵的饲料营养更全面[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4年

7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张亚兰 宋陆军;金融先导:经济转型发展的助推器与发酵剂[N];太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林森;食品安全 仍需添加剂和发酵剂[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宋心德;用发酵剂保存苹果[N];中国环境报;2003年

10 焦玉 薛党辰 蒋云升 汪志君;细菌发酵剂在发酵肉制品中的作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国华;不同地区传统面食发酵剂中菌群结构及优势菌种代谢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倪春梅;乳酸菌分离筛选及其对新型半硬质干酪品质特性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3 曾雪峰;淡水鱼发酵对酸鱼品质影响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4 华鹤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肽与发酵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5 刘振民;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及浓缩型发酵剂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6 胡永金;淡水鱼糜发酵及其凝胶形成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晓琦;发酵剂和香辛料对发酵羊肉香肠安全性和风味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2 庞超;接种发酵对腊豆品质的影响及其干粉发酵剂的研制[D];扬州大学;2019年

3 张哲源;乳固形物浓度和发酵剂对酸羊奶品质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王嘉慧;防腐抗氧化品质自主保持发酵火腿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5 李佳军;复合馒头发酵剂造粒干燥中试生产实验工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6 申瑞瑞;微生物发酵剂对马铃薯渣与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混贮效果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7 许永君;多菌复合酸菜发酵剂中试生产工艺技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王德宝;混合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理化品质及生物胺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9 姜雪晶;多菌复合酸菜发酵剂中试生产工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周建磊;发酵肉制品浓缩发酵剂制备与应用技术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55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755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e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