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C法合成聚碳酸酯中间体催化剂及反应机理的研究
【学位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Q323.41;TQ426
【部分图文】:
,750?C,in,保温时间为3h。??米二氧化钛和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根据之前的文献报道[53],[54]。以Zn,将硝酸锌放入瓷周中,马弗炉的升温速率为3?°C/min,煆烧温度为6时间为2?h;其余氧化物的制备和氧化锌的制备一样。??锂掺杂二氧化钛制备??掺杂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制备通过简单的湿法浸渍法。为了制备锂掺,2?gPVP溶解在100?mL水中,之后在超声搅拌的条件下加入4.8?Ti〇2?60?min中后得到均一的悬浮溶液A,将0.69?g?LiN03加入到后室温下老化24h得到溶液B。将老化后的溶液B转移到聚四氟中,在160?°C下反应3?h。等到反应釜冷却,获得锂掺杂二氧化钛,氧化钛在马弗炉中不同的温度下煅烧4?h。将获得的催化剂命名为其中n代表钛和锂的摩尔比率,T代表煅烧温度。例如,Ti/Li-6-400的摩尔比为6:1时,煅烧温度在400?°C下得到的催化剂。??
?〇??Rraefion?on?TK):?surface??图2-1锂掺杂Ti02制备过程??Figure?2-1?Preparation?process?of?Lithium?doped?Ti〇2??2.3.3?DMC和BPA酉旨交&反应PC?马区#??1.
TiO(Acac)2的氧高分辨谱图中可以看出,0?1s有3个化学环境,分别位于529.10??eV,530.85?eV?和?535.28?eV,其中?529.10?eV?是?Ti-0?的氧环境,530.85?eV?和??535.28eV分别归因于C=0和C-CT;从图3-3b、(1、f、h、g的氧化学环境可以??看出,低位置的氧化学环境是C=0,位于高位置结合能的氧化学环境是C-0-弓丨??起的。怛是C-0-的氧化学环境随着金属离子的碱性增加,位置从534.97?eV增加??到535.59eV,这可能是由于碱性越强,氧的负电性增强,因此C-0-的位置更趋??紧于低的电子结合能[5仇??3.2.4催化剂的选择??^?.?^■Conversioii(BPA)?D?■■?YMmC(l)??HI?metbylatioi?35?-?H?IHYDbiCCI)????■>lmd⑴?,_??s〇."DmC<1)?|?30?.關??iunittuJ??LiAcaac?NaAcaac?KAcaac?TiCKAcaacgiKAcaac)】?LiAcaac?NaAcaac?KAcaac?TiO(Acaac)2Zn(Acaac)2??图3-4不同乙酰丙酮系列催化对DMC和BPA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反应条件:BPA:?2.28??g,?DMC:?30g,反应温度:LiAcac,?NaAacac,?KAcac?为?140oC,TiO(Acac)2,Zn(Acac)2)??为170?°C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德润;赵明仁;杨德玉;黑玉芬;刘祥;贾集;芦德华;;降低B107催化剂中本体含硫量的研究[J];化肥工业;1987年01期
2 金涌;毕晓涛;袁乃驹;;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整型催化剂流体力学行为的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87年03期
3 顾其威;;催化剂工程设计的进展[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87年04期
4 吴之仁;林玉;张英贤;;γ-Al_2O_3上钼镍存在形式与催化性能的关系[J];石油化工;1987年06期
5 王丽川;黄国雄;李承烈;;人工污染法研究碱金属对渣油裂化催化剂的影响[J];石油炼制与化工;1987年12期
6 杨洪武;张明睿;杨素勤;;合成氨球形催化剂铁比的测定[J];河南化工;1987年02期
7 Jerzy Zieliski;程玉春;;NiO/Al_2O_3催化剂结构[J];齐鲁石油化工;1987年S1期
8 朱文会,董文惠,李爱梅;影响甲醇分解催化剂活性的困素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9 于涛,吴越,吕光烈,李旺荣,林炳雄;钙钛石型复合氧化物La_(1-x)Sr_xFeO_(3-λ)催化性能的研究——Ⅰ.固体结构以及缺陷性质与催化性能的关系[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8年04期
10 陈志学,赵雅琴,陆坤权;用EXAFS研究NiO/α-Al_2O_3催化剂的结构和相含量[J];物理化学学报;198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普志英;甲烷燃烧Co_3O_4基催化剂的活性物种形态及构效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2 何飞;基于分子设计的非贵金属氮掺杂碳材料的催化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3 赵磊;三维石墨化碳材料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中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4 殷实;醇烃类液体燃料的间接法合成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5 田松;含硫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制备及其加氢精制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6 吕金昆;负载镍和骨架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乙酰丙酸转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7 刘清港;甲酸基储氢体系中金催化剂的设计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8 聂望欣;新型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8年
9 孙念;锂空气电池阴极钙钛矿型催化剂La_(0.6)Sr_(0.4)CoO_(3-δ)的研究与改性[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10 程颖;大孔铈基复合氧化物同时消除柴油机尾气中碳烟颗粒和氮氧化物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生平;载体改性对钒钛SCR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9年
2 何小霞;金属改性分子筛的制备及催化纤维素转化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年
3 高一宁;ZnO及CeO_2助剂对甘油与苯胺气相合成3-甲基吲哚的Ag/SBA-15催化剂的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4 任丽婷;CeO_2及Fe_2O_3助剂对甘油与苯胺气相合成3-甲基吲哚的Cu/MIL-101催化剂的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5 谢亚飞;咪唑盐—氨基酸多功能催化剂的合成及在CO_2环加成反应中的应用[D];石河子大学;2019年
6 张传明;乙炔氢氯化金基配合物催化剂催化行为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年
7 邢萌萌;用于氮氧化物NH_3-SCR消除反应铈—铜复合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表征[D];南昌大学;2017年
8 闫帅;Ag-Mn_xCe_(1-x)O_y催化剂对柴油机尾气碳烟颗粒氧化性能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9 胡文达;改性Sn-β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生物质衍生物催化制乳酸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18年
10 王文毅;FeO_x/Rh(111)和CoO_x/Rh(111)模型催化剂的制备与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42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4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