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自噬或铁死亡协同的光敏抗肿瘤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9 07:59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寻找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光动力疗法(PDT)具有副作用小、耐药、全身毒性低等优点,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多机制的协同治疗可实现更好的抗癌效果,在生物医学研究和肿瘤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论文分别选用自噬促进药物及铁死亡诱导药物与光敏药物酞菁(ZnPc)联合,通过多机制协同作用实现肿瘤高效治疗。具体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自噬激活”与“光动力疗法”协同肿瘤治疗研究肿瘤组织血管发育不全导致其营养物质匮乏,易激活肿瘤细胞内自噬效应。文献研究表明,在不同条件下,自噬效应在肿瘤治疗中可发挥促进细胞存活或死亡的相反作用。PDT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ROS)可以引发细胞自噬效应。在PDT过程中,促进细胞自噬或抑制细胞自噬是否会影响PDT活性的问题尚无文献报道。为明确该问题,本论文首先研究了自噬促进剂(雷帕霉素,Rapa)及自噬抑制剂(氯喹,CQ及6-氨基-3-甲基嘌呤,3-MA)对PDT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极低的药物浓度下(自噬促进剂或自噬抑制剂单独使用无肿瘤细胞杀伤效果),自噬促进剂Rapa能显著提高PDT抗肿瘤活性,而自噬抑制剂CQ与3-MA无此效果。基于此,合成含可被ROS触发断裂的缩硫醛基团的聚酰胺树突状分子(RSV),利用其自组装形成的纳米胶束装载Rapa及ZnPc形成复合纳米药物Rapa@RSV@Pc。经静脉注射进入荷瘤小鼠体内后,纳米胶束将Rapa和ZnPc传递至肿瘤部位。选择性光照肿瘤部位可激发ZnPc产生ROS,触发缩硫醛断裂破坏胶束,释放Rapa,实现自噬促进与PDT协同肿瘤治疗。细胞实验表明,“自噬激活”与“光动力疗法”联合治疗可获得理想肿瘤治疗效果。与单一 PDT疗法(24.8%肿瘤杀伤率)相比,联合疗法显著提升肿瘤细胞杀伤效率(76.8%肿瘤杀伤率)。体内实验表明,复合纳米药物Rapa@RSV@Pc可在肿瘤组织有效富集,并显著提升肿瘤抑制效果(单一 PDT治疗肿瘤尺寸减小了20.7%,联合疗法肿瘤尺寸减小了 54.8%)。2.“铁死亡促进”与“光动力疗法”协同肿瘤治疗研究铁死亡是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坏死形式,随着大量的铁离子的累积,导致大量活性氧产生及脂质过氧化。PDT肿瘤治疗亦基于活性氧产生的生物分子氧化损伤。因此,我们设想铁死亡与PDT协同作用能强化肿瘤细胞氧化损伤,提升抗肿瘤活性。体内研究表明,极低的药物浓度下(Erastin单独使用无肿瘤细胞杀伤效果),Erastin能显著提高PDT抗肿瘤活性。基于此,论文使用聚酰胺树突状分子自组装形成的纳米胶束共载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及光敏剂ZnPc组成复合药物Era@RSV@Pc,确保两种药物体内同步传输、同步肿瘤组织富集且同步发挥活性。体内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药物Era@RSV@Pc经尾静脉注射进入荷瘤小鼠后,可能通过纳米粒子的增强通透性和保留(EPR)效应在肿瘤组织富集。选择性光照肿瘤组织后,ZnPc产生ROS触发PDT过程并诱发胶束结构中硫缩醛断裂,释放Erastin。最终实现“铁死亡促进”与“光动力疗法”协同高效肿瘤治疗(体外实验单一 PDT治疗抑制率41.4%,联合疗法抑制率77.3%;体内实验单一 PDT治疗肿瘤尺寸减小了 13.5%,联合疗法肿瘤尺寸减小了 29.2%)。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Q460.1;R73-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光动力疗法
        1.1.1 基本原理
        1.1.2 起源与发展
        1.1.3 两种机制
        1.1.4 优点与局限性
        1.1.5 临床应用现状
    1.2 自噬
        1.2.1 原理与功能
        1.2.2 分类
        1.2.3 分子机制
        1.2.4 细胞自噬的研究方法
    1.3 铁死亡
        1.3.1 原理
        1.3.2 调控药物
        1.3.3 铁死亡通路
        1.3.4 铁死亡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1.3.5 铁死亡特征
    1.4 协同治疗
        1.4.1 肿瘤单一治疗现状
        1.4.2 多模式协同治疗的定义
        1.4.3 协同疗法的优势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ROS响应载体与甲酸锌酞菁ZnPc的合成
    2.1 仪器和试剂
        2.1.1 仪器
        2.1.2 试剂
    2.2 ROS响应载体的合成
    2.3 甲酸锌酞菁(ZnPc)的合成
        2.3.1 4-(3,4-二腈基苯氧基)苯甲酸的合成
        2.3.2 甲酸锌酞菁(ZnPc)的合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噬协同的光敏抗肿瘤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试剂、细胞与动物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DT与自噬抑制剂或激活剂的联合治疗效果
        3.3.2 药物装载及药物控释
        3.3.3 亚细胞定位
        3.3.4 体外安全性与光敏抗肿瘤活性
        3.3.5 细胞内活性氧检测
        3.3.6 自噬检测
        3.3.7 凋亡检测
        3.3.8 体内光敏抗肿瘤活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铁死亡协同的光敏抗肿瘤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试剂、细胞与动物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药物装载与药物控释
        4.3.2 亚细胞定位
        4.3.3 体外安全性和光敏抗肿瘤活性
        4.3.4 细胞内活性氧检测
        4.3.5 铁死亡检测
        4.3.6 凋亡检测
        4.3.7 体内光敏抗肿瘤活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婕;冯文静;王珊;冯美苹;毛拥军;;自噬调控衰老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年01期

2 李黎;季漪;李文婷;马艳霞;李沐涵;吴勉华;;基于细胞自噬的中医药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年01期

3 汪艳;;调控自噬在临床肝病治疗性应用的转化研究[J];肝脏;2019年07期

4 韩苏夏;蔡梦娇;;自噬在肿瘤治疗策略中的角色[J];西部医学;2018年09期

5 周岐鸣;刘洋;季光;宋海燕;;调节自噬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年10期

6 李晓琼;何玲玲;李新毅;;自噬与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年10期

7 马文科;戴舒惠;罗鹏;杨悦凡;费舟;;线粒体自噬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年06期

8 付婉;董笛;赵颖;;自噬的相关分子机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7年05期

9 方聪聪;毛善平;董慧敏;刘宝辉;王舜;;线粒体自噬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7年02期

10 李旭卉;吴习习;张凯;罗海霞;李敏;;线粒体自噬与癌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7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冬莹;锰诱导的α-synuclein蛋白寡聚体与自噬的相互作用对神经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2 高祥;镧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3 刘婷婷;GSK-3β调节自噬影响DCD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4 史劢;STAT5调控自噬在肾小球系膜细胞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及氯沙坦对其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5 郭剑波;LncRNA CCAT1在肝细胞癌中通过海绵吸附miR-181上调ATG7促进自噬的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6 冯浩;自噬抵抗细胞上皮—间叶样表型转化进程维持视网膜色素上皮稳态[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7 张华璐;锌转运体Zip7对线粒体自噬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8 张斌;自噬在高碘诱导SH-SY5Y细胞及大鼠海马组织凋亡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9 李琦;MST1激活JNK/p53通路抑制线粒体自噬调控直肠癌细胞生长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10 李永丽;STAT3、自噬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炎症中的作用及二甲双胍抗炎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雨;miR-122通过靶定PKM2调节自噬影响砷诱导的鸡肝损伤[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2 田净净;K-115调控自噬抑制人Tenon’s囊成纤维细胞活化[D];河北北方学院;2019年

3 黄健妮;激素治疗FSGS疗效探讨及自噬和MCP-1水平在COL4A3突变相关肾病中的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4 冯一吉;自噬参与Aβ介导的RPE细胞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5 谢洁;VDA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活化NLRP3炎症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6 彭鑫;冬眠达乌尔黄鼠骨骼肌中自噬水平的变化与调控机制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7 陈思;miR-101通过靶向Atg4D抑制矽肺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自噬的作用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8 杨静亚;ATG4D对染尘后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自噬流的影响[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9 杨越;IP_3R在TOCP调节的神经细胞自噬中的作用与机制[D];南华大学;2019年

10 罗浩荡;肺炎支原体膜脂质经TLR4和自噬途径调控小鼠巨噬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D];南华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6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46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