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负载型固体超强酸催化的蒙东褐煤的加氢转化

发布时间:2020-11-12 16:33
   加氢裂解反应是煤直接液化中的重要方式之一,高活性催化剂的制备是煤炭液化中的关键技术。本课题将三氟甲磺酸(TFMSA)浸渍于凹凸棒土(AP)上,制备了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TFMSA/AP,并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电子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积孔径分析仪(BET)、光电子能谱仪(XPS)和NH3程序升温脱附仪(NH3-TPD)等多种手段表征分析,结果表明TFMSA在载体表面及孔隙中有效负载,载体与活性组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TFMSA/AP具有超强酸性,酸含量为1.02 mmol/g。以二(1-萘)甲烷(DNM)、苯基苄基醚(BOB)作为探针反应,考察催化剂的活性,并优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TFMSA/AP对DNM和BOB均具有很高的催化裂解活性,两者的转化率分别为87%和98%。以蒙东褐煤(ML)的萃余残渣(MLER)和热溶残渣(MLTDR)作为研究对象,在TFMSA/AP催化作用下进行催化加氢裂解(CHC),并用非催化加氢裂解(NCHC)作为对比实验,通过GC/MS对MLER和MLTDR的CHC和NCHC所得可溶组分(SP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考察TFMSA/AP对煤残渣加氢裂解的催化作用。MLER和MLTDR的CHC收率均明显大于NCHC收率,且CHC所得SPs中芳烃、酚类、含硫化合物(SCOCs)和含氮化合物(NCOCs)含量均高于NCHC,说明TFMSA/AP对煤残渣大分子结构中芳烃和酚类的生成以及硫和氮元素脱除有显著的促进作用,MLER和MLTDR中CHC所得SPs中酚类的含量最高,且苯酚的同系物在酚类中所占比重最大,芳烃含量次之,苯的同系物在芳烃中所占比重最大,而NCHC所得SPs中酯类的含量最高,乙酯类的同系物在酯类中所占比重最大。选取含Car–Calk键烷基芳烃和含C–O键的烷基芳醚作为煤相关模型化合物考察TFMSA/AP的催化加氢裂解机理。结果表明TFMSA/AP释放的质子选择性进攻芳环的取代位和转移到醚桥键的氧原子上导致Car-Calk和C-O桥键断裂分别是烷基芳烃和芳醚发生加氢裂解反应的关键步骤。基于含Car–Calk和C–O桥键的两类模型化合物的裂解机理,并结合煤残渣CHC和NCHC所得SPs的族组分分布,揭示了煤样中芳烃和酚类的生成机理。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TQ529.1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煤的结构研究
    1.3 煤直接液化技术背景
    1.4 煤直接液化中的催化剂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实验部分
    2.1 蒙东褐煤的预处理
    2.2 试剂与仪器
    2.3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2.4 实验方法与步骤
    2.5 产物分析
3 催化剂表征与反应性能
    3.1 催化剂TFMSA/AP的FTIR表征
    3.2 催化剂TFMSA/AP的SEM-EDS表征
    3.3 催化剂TFMSA/AP的XRD表征
    3.4 催化剂TFMSA/AP的BET表征
    3.5 催化剂TFMSA/AP的XPS表征
    3.6 催化剂TFMSA/AP的NH3-TPD表征
    3.7 DNM的催化加氢裂解反应条件优化
    3.8 BOB的催化加氢裂解反应条件优化
    3.9 本章小结
4 MLER和MLTDR的表征分析
    4.1 元素分析
    4.2 红外光谱分析
    4.3 热失重分析
    4.4 XPS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MLER和MLTDR的催化加氢裂解反应
    5.1 反应收率
    5.2 MLER和MLTDR中催化和非催化可溶组分的GC/MS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TFMSA/AP催化ML残渣加氢裂解反应机理探讨
    6.1 DNM的催化加氢裂解反应机理分析
    6.2 BOB的催化加氢裂解反应机理分析
    6.3 MLER和MLTDR催化加氢裂解反应机理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忠霄;殷蓉;李景印;王德松;;聚苯胺改性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的研究[J];无机盐工业;2007年12期

2 杨洪丽;李为民;姚建;;钙基负载型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反应活性评价[J];燃料化学学报;2008年02期

3 韩俊杰;;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分子设计[J];化学工程师;1993年02期

4 董文庚,郎志敏,陈学诚;一种负载型重金属离子富集剂的制备及初步应用[J];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5 林凯;辛嘉英;陈丹丹;张兰轩;王艳;夏春谷;;负载型纳米金催化葡萄糖氧化研究进展[J];分子催化;2014年01期

6 李峰,许可,李蕾,王作新,段雪;硅胶负载型硫酸锆表面相结构的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2000年02期

7 黄宝琛;贺继东;徐玲;周健松;蔡明;唐学明;;负载型钛系催化剂合成高反1,4—聚异戊二烯的研究[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8 贺继东,王娟;负载型钛催化剂催化异戊二烯溶液聚合动力学[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0年03期

9 李小红;郑旭煦;侯苛山;;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吴沛成,忻新泉,戴安邦,张毓昌;负载型草酸铁(Ⅲ)的光分解研究[J];科学通报;198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熊君;硅基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氧化燃油脱硫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2 陈加利;高分散负载型钯基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加氢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3 郑维时;基于酚醛树脂微球为模板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吴海强;负载型点击聚合催化剂的探索[D];浙江大学;2016年

5 周硼;硫酸衍生固体酸—负载型硫酸及其盐和磺酸树脂催化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王佳;层状前驱体制备高分散负载型纳米镍基催化剂及其性能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7 辛俊娜;高分散负载型纳米Pd基加氢催化剂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李凝;负载型纳米ZrO_2/Al_2O_3复合载体及Ni基催化剂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忱;负载手性金属铑和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志雄;负载型铜基催化剂CO_2加氢合成甲醇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虞加欢;负载型纳米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Suzuki交叉偶联中的应用[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4 何莎;光沉积和锚定法制备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材料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5 韩瑞瑞;载体和助活性组分对负载型Pt基纳米金属催化剂结构与催化加氮性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6 赵威;负载型钙钛矿催化氧化NO性能及其抗硫机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7 尚会姗;负载型Pt基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4-硝基苯酚加氢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罗启文;固相法制备负载型酚类防老剂及其在丁苯橡胶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赵琛;磁性负载型超强酸催化的锡林浩特褐煤的加氢裂解[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10 张栋栋;负载型铁催化的兴和褐煤的加氢转化[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80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80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2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