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减压馏分油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3 16:02
   催化裂化工艺是由重质石油馏分生产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的重要工艺过程。针对市场的需求,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了多产汽油的催化裂化催化剂。本论文针对该催化剂,以传统的减压馏分油为原料,开展催化裂化反应规律研究以及反应动力学研究。本论文先以达里亚VGO和蓬莱VGO为实验原料,针对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A和B两种裂化催化剂,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上研究了反应温度、剂油比、重时空速和水油比对催化裂化产品产率和产品分布的影响。两种催化剂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且催化剂B的催化性能略优于催化剂A,与蓬莱VGO相比,达利亚VGO表现出更好的裂化性能。以催化剂B作为反应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500°C、剂油比为6、空速为20 h-1和水油比为0.08的工业操作条件下,达利亚VGO转化率90.14%,轻油收率73.15 wt%,总液收84.93wt%。达里亚VGO在催化剂B上裂化的优化条件是反应温度490°C、剂油比为6、空速为20 h-1、水油比0.08,此时的转化率为90.50%,轻油收率为75.75 wt%,液收为85.86 wt%。蓬莱VGO在催化剂B上裂化的优化条件是反应温度480°C、剂油比为6、空速为20 h-1、水油比0.08,此时的转化率为85.66%,轻油收率为74.10wt%,液收为81.73 wt%。论文针对VGO催化裂化,分别建立了七集总、八集总、十一集总反应动力学网络,并通过实验求得了480°C、500°C、520°C时68组不同空速下的反应产物分布。然后,应用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编程,求出各集总在480°C、500°C、520°C下的反应速率常数,进而通过Arrhenius公式求取各反应的活化能以及指前因子,通过七集总模型共求取一个催化剂失活系数以及16个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接着将七集总模型求取的部分模型参数作为已知带入八集总模型的求取过程,求取9个新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最后在十一集总反应网络中又求取25个新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求得的活化能数值大多处于30~125 kJ·mol-1。最后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检验,大部分产物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在10%之内,表明模型的可靠性较好。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TE624.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催化裂化反应技术
        1.1.1 提升管多反应区技术
        1.1.2 下行式反应器技术
        1.1.3 多产低碳烯烃技术
    1.2 反应机理
        1.2.1 正碳离子反应机理
        1.2.2 自由基反应机理
    1.3 影响催化裂化产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1.3.1 反应器的影响
        1.3.2 原料性质的影响
        1.3.3 操作条件的影响
    1.4 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1.4.1 蜡油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
        1.4.2 渣油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
    1.5 文献综述小结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催化剂
    2.2 实验装置流程图
    2.3 装置操作步骤
    2.4 实验产物分析方法
    2.5 实验重复性研究
    2.6 实验条件选取
    2.7 小结
第3章 催化裂化反应规律研究
    3.1 达利亚VGO在催化剂A上的催化裂化反应规律
        3.1.1 反应温度的影响
        3.1.2 剂油比的影响
        3.1.3 重时空速的影响
        3.1.4 水油比的影响
    3.2 达利亚VGO在催化剂B上的催化裂化反应规律
        3.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3.2.2 剂油比的影响
        3.2.3 重时空速的影响
        3.2.4 水油比的影响
        3.2.5 较优操作条件下产物收率的对比
    3.3 蓬莱VGO在催化剂B上的催化裂化反应规律
        3.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3.3.2 剂油比的影响
        3.3.3 重时空速的影响
        3.3.4 水油比的影响
        3.3.5 较优操作条件下产物收率的对比
    3.4 小结
第4章 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4.1 反应网络的建立
    4.2 模型表达式的推导
    4.3 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
    4.4 七集总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4.4.1 模型数学表达式
        4.4.2 实验原始数据
        4.4.3 拟合结果
        4.4.4 模型可靠性验证
    4.5 八集总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4.5.1 模型数学表达式
        4.5.2 实验数据
        4.5.3 拟合结果
        4.5.4 模型可靠性验证
    4.6 十一集总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4.6.1 模型数学表达式
        4.6.2 实验数据
        4.6.3 拟合结果
        4.6.4 模型可靠性验证
    4.7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文杰;;催化裂化生产工艺剖析[J];石化技术;2018年09期

2 张奎;戴立顺;刘涛;聂红;;催化裂化回炼油加氢精制反应十一集总宏观动力学模型[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2年06期

3 王丽朋;钱广书;何志英;刘重阳;;催化裂化干气加工利用技术进展[J];广东化工;2017年24期

4 王宁;于凤昌;崔新安;;氯化物对催化裂化分馏塔的危害分析[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17年02期

5 李嘉骊;;优化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的策略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7年04期

6 郭睿;;催化裂化装置结焦原因及预防措施[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年12期

7 魏国华;王江涛;李鹏;;催化裂化装置的生产工艺探讨[J];化工设计通讯;2017年07期

8 张兆林;;催化裂化油浆作为装置原料的性能分析[J];石化技术;2017年08期

9 王宝鹏;;催化裂化装置衬里的设计选型和施工[J];广东化工;2017年17期

10 李康康;;催化裂化设备节能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年3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秋凯;催化裂化烟气硫转移剂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蔡勤杰;基于分子蒸馏分离的生物油催化裂化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赵俊;介孔Y型分子筛的合成及催化裂化性能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4 胡永庆;高酸原油直接催化裂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栗伟;催化裂化过程建模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蒋立敬;渣油加氢反应动力学及组合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谭慧敏;催化裂化能量回收系统高温烟气—颗粒结垢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8 隆建;掺炼高温煤焦油提高劣质渣油溶剂脱沥青效果及机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影;多级孔材料的改性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丁雪;催化裂化干气中乙烯的低聚反应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昕;减压馏分油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2 王欣;催化裂化装置烟气二氧化硫控制措施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3 闫辉;1.8Mt/a催化裂化装置工艺模型的建立和生产方案优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吴颐轩;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在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于潇航;14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余热锅炉环保节能改造[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6 梁世伟;140×10~4t/a催化裂化装置运行优化及用能分析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7 陈都;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催化裂化装置系统优化分析[D];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

8 王锐;催化裂化主分馏塔模拟、优化与质量控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吴圣禹;催化裂化装置旋风分离器内流场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王巍;催化裂化装置的控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82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82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5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