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鹿凝脂的提

发布时间:2020-11-21 12:50
   本研究以新鲜的梅花鹿(Cervus nippon)脂肪为原料提取鹿凝脂,以鹿凝脂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化超临界CO_2提取法、恒温加热法、酶解法以及亚临界萃取法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联用对上述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的鹿凝脂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检测,同时还研究了鹿凝脂的抗氧化活性,最后研究了鹿凝脂在日化领域中皂化方面的应用。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超临界CO_2提取法、恒温加热法、酶解法以及亚临界萃取法,这四种不同的方法提取梅花鹿脂肪中的鹿凝脂,确定每种提取方法的最佳工艺参数。比较四种方法提取率的基础上,再对鹿凝脂的状态、颜色和气味等感官因素进行观察对比。最终,确定超临界CO_2提取法获得的鹿凝脂提取率高且质量好,更适用于进一步研究分析。2、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联用对鹿凝脂的成分进行检测,确定其中含有16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分别为69.8%和30.2%,根据各类脂肪酸性质分析,判定鹿凝脂具有乳化、锁水、抗氧化等作用,在日化领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3、将得到的鹿凝脂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得知:鹿凝脂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14.3%,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8%,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7%,所以鹿凝脂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4、按不同的配比对提取出的鹿凝脂进行皂化,优化皂化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后最佳的皂化参数为:氢氧化钠的量是鹿凝脂质量的13~14%,水的量为氢氧化钠质量的2.6倍;对于其生产配比的优化,实验结果显示,乳白色皂基与皂化后鹿凝脂按3:1比例混合,优化后的配比更为经济有效;手工鹿凝脂皂香精添加量为混合液质量的1.00‰~1.50‰时,效果最佳。
【学位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O657.63;TQ464
【部分图文】:

响应面,提取率,等高线,凝脂


CV(%)RAd0.620.9894注:P<0. 0001,则为极显著表 2-7 响应面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 值小于 0.0001 时,表明该项极显著,即表明该项指标对鹿凝脂提取率有显著影响。根据表 2-7 数据可知,温度(A),压力(B),时间(C),CO2流量(D)四种因素的一次项,P 值均<0.0001,即温度,压力,时间,CO2流量都会对鹿凝脂的提取率产生影响,而且线性效果极明显,对于二次项A2,B2,C2,D2,P 值均<0.0001,表明温度,压力,时间,CO2流量四种因素的二次项对鹿凝脂的提取率影响呈现出曲面效应,而不仅是线性关系。依据表 2-7 可以得出,F回归=187.81,P<0.0001,依据该数据可看出该二次多项回归模型效果极为显著;F失拟=0.38,P=0.9028>0.05,可看出该模型的失拟度较小,表明该二次多元方程模型可以准确预测鹿凝脂的提取率;根据调整相关系数 RAd=0.9894,可看出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 98.94%的响应值,根据 CV=0.62%,表明该模型重现性良好。综合考虑,该模型能够被采用,用来预测响应值。

提取率,响应面,等高线,曲线规


图 2.6 温度和时间对提取率影响的等高线和响应面根据图 2.6 可以看出:在温度或时间恒定不变时,只升高其中一个条件时,图像呈抛物线曲线规律,提取率先增加后减小。时间对抛物线的影响更加明显,抛物线弧度更大,并且在温度和时间趋近于中值时提取率最高,最高值为 44.5%。

提取率,响应面,等高线,流量


图 2.6 温度和时间对提取率影响的等高线和响应面根据图 2.6 可以看出:在温度或时间恒定不变时,只升高其中一个条件时,图像呈抛物线曲线规律,提取率先增加后减小。时间对抛物线的影响更加明显,抛物线弧度更大,并且在温度和时间趋近于中值时提取率最高,最高值为 4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雷鹏;郭京波;;微生物发酵对鲜姜汁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04期

2 高敏;;桃果实总酚含量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J];中国果业信息;2017年04期

3 陈玮玲;钟培培;王远兴;;青钱柳叶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及UPLC-QTOF-MS/MS分析[J];食品科学;2017年08期

4 冯小强;;不同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的抑菌性能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5 任丹丹;张海丽;王惜童;薛凌云;吴文忠;;叶黄素与玉米黄质协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7年17期

6 王珂珂;王威;谢倩;陈清西;;铁皮石斛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绿色科技;2016年09期

7 付婷婷;李慧;吴洪军;胡伟;么宏伟;李靖彤;孙德军;;山杏和山丁子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林业科技;2016年04期

8 杨溢烁;曾德永;刘艳;张丽香;张智;;香菇多糖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6年08期

9 纪蒙;王海英;施月园;燕云飞;刘一迪;;木醋液与桑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展[J];广州化工;2016年18期

10 吴媛琳;赵听;张凯煜;张社奇;刘建军;康永祥;;枇杷不同部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巍峰;姜黄素及其类似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徐静;水果抗氧化活性与成分分析以及对衰老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干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3 程锦春;白藜芦醇及其类似物与羟基肉桂酸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陈玉霞;蔬菜抗氧化活性与预防运动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5 周春华;枇杷花、果主要生物活性组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杨芬;检测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质谱分析新方法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7 王雪芹;鲐鱼多肽的抗氧化活性与抗疲劳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4年

8 沈妍;宽皮柑橘采后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李永裕;余甘多糖分离纯化、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10 王毕妮;红枣多酚的种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瑞;基于鸟嘌呤@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黄酮抗氧化活性传感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2 颉向红;酶解结合多菌种对枸杞饮料发酵过程中发酵特性的影响研究[D];宁夏大学;2019年

3 张岩;鱿鱼多肽的制备及其美拉德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4 李秋林;洋葱皮的活性成分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9年

5 李吉豫;以线粒体为靶点的羟基肉桂酸衍生物的合成,抗氧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6 杨立启;益生菌发酵柑橘全果汁中抗氧化活性和挥发性物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7 杨富雅;鹿凝脂的提取、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年

8 葛琦;金蝉花成分分析及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9 李爽;桦树茸发酵饮品的研制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10 苏红;鳙鱼和三文鱼头汤煮制过程中营养物质的迁移规律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93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893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1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