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环罗丹明类三重态光敏剂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18:05
无重原子三重态光敏剂通常具有合成成本低、毒性小、三重态寿命长的优点,是未来三重态光敏剂的发展趋势,但目前无重原子三重态光敏剂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常用的无重原子三重态光敏剂,如基于自旋转换单元C60诱导系间窜跃,一般具有合成复杂等局限性。然而,具有自旋轨道电荷转移系间窜跃(SOCT-ISC)能力的分子体系,一般具有结构简单易合成且无重原子的优点。因此研究和构建具有SOCT-ISC的无重原子三重态光敏剂更具发展前景。参与SOCT-ISC过程的电荷转移(CT)态表现出强的溶剂依赖性,这为调控SOCT-ISC过程,产生长寿命的区域布居的三重态(3LE)或电荷转移三重态(3CT)提供了可能。目前尚未有利用这种机理来获得长寿命、高能级的3CT态。本文通过构建基于螺环罗丹明的新型电子给受体紧凑连接的二元化合物体系,实现了SOCT-ISC,通过稳态、瞬态光谱系统地研究了分子的光物理性质。首先,通过螺环结构紧凑连接电子给体(罗丹明B,内酰胺形式,RB)/受体(萘酰亚胺,NI),合成了结构新颖、具有刚性垂直构型的有机...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三重态光敏剂种类
1.2.1 基于重原子效应的三重态光敏剂
1.2.2 无重原子的三重态光敏剂
1.3 三重态光敏剂的应用研究
1.3.1 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
1.3.2 光动力治疗
1.3.3 光催化
1.4 获取长寿命CT态的策略
1.5 选题依据及设计思想
2 螺环罗丹明-萘酰亚胺有机二元染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分子结构设计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2.3.2 目标分子的合成
2.3.3 光谱测试母液的配制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2.4.2 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
2.4.3 UV-Vis吸收/发光光谱及敏化单线态氧的测试
2.4.4 电化学测试
2.4.5 光谱电化学谱图
2.4.6 飞秒、亚纳秒及纳秒瞬态吸收光谱
2.4.7 时间分辨顺磁光谱
2.4.8 RB-NI和 RB-NI-N的 Jablonski能级简图
2.5 本章小结
3 螺环罗丹明-香豆素有机二元染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分子结构设计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3.3.2 目标分子的合成
3.3.3 光谱测试母液的配制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3.4.2 Uv-vis吸收/发光光谱及敏化单线态氧的测试
3.4.3 电化学测试
3.4.4 纳秒瞬态吸收谱图
3.4.5 RB-Cou-CF3和RB-Cou-CN的 Jablonski能级简图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主要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148043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三重态光敏剂种类
1.2.1 基于重原子效应的三重态光敏剂
1.2.2 无重原子的三重态光敏剂
1.3 三重态光敏剂的应用研究
1.3.1 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
1.3.2 光动力治疗
1.3.3 光催化
1.4 获取长寿命CT态的策略
1.5 选题依据及设计思想
2 螺环罗丹明-萘酰亚胺有机二元染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分子结构设计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2.3.2 目标分子的合成
2.3.3 光谱测试母液的配制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2.4.2 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
2.4.3 UV-Vis吸收/发光光谱及敏化单线态氧的测试
2.4.4 电化学测试
2.4.5 光谱电化学谱图
2.4.6 飞秒、亚纳秒及纳秒瞬态吸收光谱
2.4.7 时间分辨顺磁光谱
2.4.8 RB-NI和 RB-NI-N的 Jablonski能级简图
2.5 本章小结
3 螺环罗丹明-香豆素有机二元染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分子结构设计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3.3.2 目标分子的合成
3.3.3 光谱测试母液的配制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3.4.2 Uv-vis吸收/发光光谱及敏化单线态氧的测试
3.4.3 电化学测试
3.4.4 纳秒瞬态吸收谱图
3.4.5 RB-Cou-CF3和RB-Cou-CN的 Jablonski能级简图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主要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148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1480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