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筛选及菌剂的制备
发布时间:2022-02-20 12:47
农民通常以喷洒农药的方式防治作物中病虫害。然而,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危害也与日俱增。微生物菌剂因具有高效、低成本、无污染、无副作用等优点,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同时也可降解农药残留,已成为农业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产品。本文旨在筛选出微生物,测定其对敌敌畏的降解性能,通过16S r DNA法对优势降解菌进行鉴定,选出枯草芽孢杆菌、纤维化纤维微细菌、热带芽孢杆菌进行后续拮抗性和生长特性试验,最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确定三株菌的配比为4:2:3时对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的降解率最高,达到60%,降低了环境中农药残留量的同时也为敌敌畏的降解提供了菌种资源,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以实验室原有菌种枯草芽孢杆菌(S-3)、自然腐败变质的食物及长期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为菌种来源,分离、筛选得到18株菌,将这些菌依次接种到含有敌敌畏浓度为100500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驯化培养,筛选出在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传代稳定的菌种,然后通过镜检及形态观察初步判断菌种类型,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菌种对敌敌畏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经过10h后,编号为E-1、S-3、Z-7、H-9的...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内容
1.1.3 技术路线
1.2 农药残留概述
1.2.1 农残产生的原因
1.2.2 农药残留的危害
1.2.3 农药残留的控制与修复
1.3 微生物修复概述
1.3.1 微生物菌剂的概念
1.3.2 微生物菌剂的分类
1.3.3 国外发展状况
1.3.4 国内发展状况
1.3.5 微生物修复在农业中的应用
第二章 敌敌畏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菌种来源
2.1.2 培养基
2.1.3 化学试剂
2.1.4 仪器
2.1.5 敌敌畏标准母液及工作液的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菌种的分离纯化
2.2.2 微生物的驯化
2.2.3 镜检观察
2.2.4 菌株降解能力的测定
2.2.5 降解菌的分子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菌株的分离筛选
2.3.2 镜检结果
2.3.3 菌株降解能力结果
2.3.4 菌株的鉴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具有敌敌畏降解能力的复合菌剂的制备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菌种
3.1.2 试剂、仪器
3.1.3 培养基
3.2 试验方法
3.2.1 菌种拮抗性试验
3.2.2 液体种子液的培养
3.2.3 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
3.2.4 响应面优化设计
3.2.5 复合菌剂的制备及降解敌敌畏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拮抗性试验结果
3.3.2 菌种生长特性的研究
3.3.3 响应面结果及数据分析
3.3.4 复合菌剂的制备及降解敌敌畏的测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论文创新点
4.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生物降解有机氯农药研究[J]. 刘祎丹,王洋洋. 河南农业. 2019(11)
[2]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 张娜娜,姜博,邢奕,连路宁,陈亚婷. 土壤. 2018(04)
[3]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敌敌畏和乐果[J]. 陆海生,徐玲霞. 广东化工. 2018(14)
[4]微生物肥料研究文献综述[J]. 李常猛. 河南农业. 2018(01)
[5]微生物菌剂在水稻生产中的肥效试验[J]. 吴广野.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7(09)
[6]农药2,4-滴丁酯与敌敌畏降解菌株的筛选及性能研究[J]. 李同祥,李文,孙会刚,侯进慧,王陶,黄天姿,汤薇,陈尚龙.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7]在玉米上应用微生物菌剂(液体)效果探讨[J]. 张晓波.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06)
[8]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J]. 张六六,夏森玉,丁亚欣,吴燕,刘佳.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6)
[9]几种微生物菌肥对设施甜瓜病害的防效试验[J]. 靳秀丽,刘全永,贾利元. 农业科技通讯. 2015(09)
[10]梨园土壤中敌敌畏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效能比较[J]. 杨瑞红,宋彬,芦云,施宠,王纯利. 北方园艺. 2014(20)
硕士论文
[1]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研究[D]. 王振.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微生物降解作用的研究[D]. 陈芳芳.东北农业大学 2017
[3]溴氰菊酯降解菌剂的制备与应用[D]. 侯少锋.贵州大学 2016
[4]土壤中烟嘧磺隆降解菌株的筛选及其菌剂加工[D]. 齐萌.河北农业大学 2015
[5]2,4-D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 涂晓慧.安徽农业大学 2015
[6]多种解磷、解钾、固氮菌混合发酵制备菌糠菌肥的研究[D]. 苌豹.天津大学 2014
[7]一株降解有机磷农药细菌的分离与鉴定[D]. 王龙琦.青岛大学 2014
[8]七氯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 杜芳芳.长安大学 2013
[9]微生物菌剂在枣树农业生产中的应用[D]. 苏俊萍.山西大学 2012
[10]微生物菌肥菌种分离、鉴定及混合发酵[D]. 司丽娜.山东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35079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内容
1.1.3 技术路线
1.2 农药残留概述
1.2.1 农残产生的原因
1.2.2 农药残留的危害
1.2.3 农药残留的控制与修复
1.3 微生物修复概述
1.3.1 微生物菌剂的概念
1.3.2 微生物菌剂的分类
1.3.3 国外发展状况
1.3.4 国内发展状况
1.3.5 微生物修复在农业中的应用
第二章 敌敌畏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菌种来源
2.1.2 培养基
2.1.3 化学试剂
2.1.4 仪器
2.1.5 敌敌畏标准母液及工作液的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菌种的分离纯化
2.2.2 微生物的驯化
2.2.3 镜检观察
2.2.4 菌株降解能力的测定
2.2.5 降解菌的分子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菌株的分离筛选
2.3.2 镜检结果
2.3.3 菌株降解能力结果
2.3.4 菌株的鉴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具有敌敌畏降解能力的复合菌剂的制备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菌种
3.1.2 试剂、仪器
3.1.3 培养基
3.2 试验方法
3.2.1 菌种拮抗性试验
3.2.2 液体种子液的培养
3.2.3 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
3.2.4 响应面优化设计
3.2.5 复合菌剂的制备及降解敌敌畏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拮抗性试验结果
3.3.2 菌种生长特性的研究
3.3.3 响应面结果及数据分析
3.3.4 复合菌剂的制备及降解敌敌畏的测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论文创新点
4.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生物降解有机氯农药研究[J]. 刘祎丹,王洋洋. 河南农业. 2019(11)
[2]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 张娜娜,姜博,邢奕,连路宁,陈亚婷. 土壤. 2018(04)
[3]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敌敌畏和乐果[J]. 陆海生,徐玲霞. 广东化工. 2018(14)
[4]微生物肥料研究文献综述[J]. 李常猛. 河南农业. 2018(01)
[5]微生物菌剂在水稻生产中的肥效试验[J]. 吴广野.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7(09)
[6]农药2,4-滴丁酯与敌敌畏降解菌株的筛选及性能研究[J]. 李同祥,李文,孙会刚,侯进慧,王陶,黄天姿,汤薇,陈尚龙.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7]在玉米上应用微生物菌剂(液体)效果探讨[J]. 张晓波.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06)
[8]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微生物的筛选与鉴定[J]. 张六六,夏森玉,丁亚欣,吴燕,刘佳. 安徽农业科学. 2015(36)
[9]几种微生物菌肥对设施甜瓜病害的防效试验[J]. 靳秀丽,刘全永,贾利元. 农业科技通讯. 2015(09)
[10]梨园土壤中敌敌畏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效能比较[J]. 杨瑞红,宋彬,芦云,施宠,王纯利. 北方园艺. 2014(20)
硕士论文
[1]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研究[D]. 王振.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微生物降解作用的研究[D]. 陈芳芳.东北农业大学 2017
[3]溴氰菊酯降解菌剂的制备与应用[D]. 侯少锋.贵州大学 2016
[4]土壤中烟嘧磺隆降解菌株的筛选及其菌剂加工[D]. 齐萌.河北农业大学 2015
[5]2,4-D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 涂晓慧.安徽农业大学 2015
[6]多种解磷、解钾、固氮菌混合发酵制备菌糠菌肥的研究[D]. 苌豹.天津大学 2014
[7]一株降解有机磷农药细菌的分离与鉴定[D]. 王龙琦.青岛大学 2014
[8]七氯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 杜芳芳.长安大学 2013
[9]微生物菌剂在枣树农业生产中的应用[D]. 苏俊萍.山西大学 2012
[10]微生物菌肥菌种分离、鉴定及混合发酵[D]. 司丽娜.山东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35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6350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