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改性方式对细菌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7-13 13:25
细菌纤维素(BC)由于结构简单,被认为是用于研究纤维素的模型化合物的最佳选择。然而同样是因为其结构的单一性,使得细菌纤维素在应用上有局限性。本文工作旨在研究纤维素的改性工作,制备功能化的细菌纤维素。文章先是从简单的细菌纤维素水解入手,探究了酶水解、硫酸水解、微波辅助二次水解、磷酸一次水解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纳米晶,观察不同水解方式对纤维素纳米晶的影响,并且又进一步探究对其稳定乳液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不同水解方式得到的细菌纤维素纳米晶的晶型和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对纳米晶的物化性质产生一定影响。其中酶水解和硫酸水解得到的纤维素纳米晶是由纤维素I型占主导,而微波辅助二次水解得到的纳米晶是纤维素II型占主导,经表征表明,这种纤维素I型占主导的纳米晶有更好的亲水亲油性,更有利于制备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本文的主要工作放在生物改性细菌纤维素上,先是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分子量的海藻酸钠多糖,代替传统碳源,合成的细菌纤维素经过一系列表征,发现不同分子量的海藻酸钠的确存在于纤维素分子中,添加海...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细菌纤维素的合成机理
1.3 细菌纤维素的改性
1.4 Pickering乳液及其稳定机理
1.5 细菌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在乳液上的应用
1.6 海藻酸盐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意义
1.7.1 主要研究内容
1.7.2 研究意义
2 化学水解方式对细菌纤维素的水解及其乳液应用上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细菌纤维素的酸水解
2.2.3 细菌纤维素的酶水解
2.2.4 细菌纤维素的二次水解
2.2.5 细菌纤维素的表征
2.2.6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2.2.7 乳液的固化
2.2.8 乳液的表征
2.3 实验结果
2.3.1 细菌纤维素纳米晶的形貌
2.3.2 细菌纤维素纳米晶的红外光谱
2.3.3 细菌纤维素纳米晶的X射线衍射
2.3.4 细菌纤维素纳米晶的粒径以及Zeta电位分析
2.3.5 乳液的稳定性
2.3.6 乳液的形貌表征
2.4 结果讨论
3 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分子量的海藻酸钠对细菌纤维素两亲性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海藻酸钠水解制低分子量海藻酸钠
3.2.3 培养细菌纤维素
3.2.4 细菌纤维素的表征
3.2.5 制备Pickering乳液
3.2.6 乳液的表征
3.3 实验结果
3.3.1 细菌纤维素的扫描电镜
3.3.2 细菌纤维素的红外分析
3.3.3 细菌纤维素的X射线衍射
3.3.4 三相接触角与乳液的关系
3.3.5 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分析
3.3.6 乳液的显微镜图像
3.4 结果讨论
4 在培养基中添加荧光多糖对成膜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海藻酸钠接枝氨基香豆素
4.2.3 荧光效应细菌纤维素的培养
4.2.4 细菌纤维素膜的表征
4.2.5 孔隙率实验
4.2.6 溶胀实验
4.3 实验结果
4.3.1 接枝香豆素的海藻酸钠的核磁分析
4.3.2 细菌纤维素膜的红外光谱
4.3.3 细菌纤维素膜的扫描电镜
4.3.4 细菌纤维素膜的荧光效应
4.3.5 细菌纤维素膜的孔隙率和溶胀性
4.3.6 细菌纤维素膜的拉伸实验
4.4 结果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醋酸杆菌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研究进展[J]. 孙东平,徐军,周伶俐,朱明阳,张继东,卞春亮. 生物学杂志. 2004(01)
[2]细菌纤维素研究新进展[J]. 杨礼富. 微生物学通报. 2003(04)
本文编号:3660120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细菌纤维素的合成机理
1.3 细菌纤维素的改性
1.4 Pickering乳液及其稳定机理
1.5 细菌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在乳液上的应用
1.6 海藻酸盐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意义
1.7.1 主要研究内容
1.7.2 研究意义
2 化学水解方式对细菌纤维素的水解及其乳液应用上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细菌纤维素的酸水解
2.2.3 细菌纤维素的酶水解
2.2.4 细菌纤维素的二次水解
2.2.5 细菌纤维素的表征
2.2.6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2.2.7 乳液的固化
2.2.8 乳液的表征
2.3 实验结果
2.3.1 细菌纤维素纳米晶的形貌
2.3.2 细菌纤维素纳米晶的红外光谱
2.3.3 细菌纤维素纳米晶的X射线衍射
2.3.4 细菌纤维素纳米晶的粒径以及Zeta电位分析
2.3.5 乳液的稳定性
2.3.6 乳液的形貌表征
2.4 结果讨论
3 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分子量的海藻酸钠对细菌纤维素两亲性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海藻酸钠水解制低分子量海藻酸钠
3.2.3 培养细菌纤维素
3.2.4 细菌纤维素的表征
3.2.5 制备Pickering乳液
3.2.6 乳液的表征
3.3 实验结果
3.3.1 细菌纤维素的扫描电镜
3.3.2 细菌纤维素的红外分析
3.3.3 细菌纤维素的X射线衍射
3.3.4 三相接触角与乳液的关系
3.3.5 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分析
3.3.6 乳液的显微镜图像
3.4 结果讨论
4 在培养基中添加荧光多糖对成膜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海藻酸钠接枝氨基香豆素
4.2.3 荧光效应细菌纤维素的培养
4.2.4 细菌纤维素膜的表征
4.2.5 孔隙率实验
4.2.6 溶胀实验
4.3 实验结果
4.3.1 接枝香豆素的海藻酸钠的核磁分析
4.3.2 细菌纤维素膜的红外光谱
4.3.3 细菌纤维素膜的扫描电镜
4.3.4 细菌纤维素膜的荧光效应
4.3.5 细菌纤维素膜的孔隙率和溶胀性
4.3.6 细菌纤维素膜的拉伸实验
4.4 结果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醋酸杆菌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的研究进展[J]. 孙东平,徐军,周伶俐,朱明阳,张继东,卞春亮. 生物学杂志. 2004(01)
[2]细菌纤维素研究新进展[J]. 杨礼富. 微生物学通报. 2003(04)
本文编号:3660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6601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