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负载白藜芦醇的介孔碳纳米递送体系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0 03:43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高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由于缺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白藜芦醇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多酚类物质,大量存在于葡萄、花生等食物中,研究表明其对三阴性乳腺癌有着良好的生物活性。然而白藜芦醇的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使得它的生物活性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严重受到限制。为了改善白藜芦醇的水溶性,提高其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抗肿瘤活性,本研究中合成了氧化介孔碳纳米粒,对白藜芦醇进行负载,构建了白藜芦醇的纳米递送体系,并探究其体外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效果。1.通过一步水溶液法合成了介孔碳纳米粒,并对介孔碳纳米粒进行了氧化修饰。利用动态光散射实验、气体吸附分析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确定了介孔碳纳米粒的粒径、介孔参数以及形貌,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对氧化前后介孔碳表面基团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地,采用在水中的分散度分析对氧化后介孔碳纳米粒的亲水性和分散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氧化介孔碳纳米粒粒径分布均一,比表面积和孔容量较大,亲水性和分散性良好,可以作为白藜芦醇的递送载体。2.以氧化介孔碳纳米粒为载体,筛选出最优的载药条件,通过旋转蒸...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1.1.1 三阴性乳腺癌概述
        1.1.2 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
            1.1.2.1 乳房肿瘤切除术
            1.1.2.2 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
            1.1.2.3 免疫治疗
            1.1.2.4 基于ncRNA的治疗
    1.2 白藜芦醇在TNBC中的研究进展
        1.2.1 植物化学物质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2.2 白藜芦醇在TNBC中的研究进展
    1.3 白藜芦醇纳米递送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1.3.1 纳米递送系统概述
        1.3.2 白藜芦醇纳米递送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1.3.2.1 脂质体
            1.3.2.2 聚合物纳米粒
            1.3.2.3 固体脂质纳米粒
    1.4 介孔碳纳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氧化介孔碳纳米载体的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2.2 实验仪器设备
        2.2.3 溶液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2.3.1 空白介孔碳的合成
        2.3.2 空白介孔碳的氧化
        2.3.3 粒径表征
        2.3.4 Zeta电位表征
        2.3.5 N2-等温吸脱附曲线
        2.3.6 形貌表征
            2.3.6.1 TEM表征
            2.3.6.2 SEM表征
        2.3.7 红外光谱分析
        2.3.8 分散度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MCNs和 oMCNs的构建与表征
            2.4.1.1 粒径和zeta电位
            2.4.1.2 形貌
            2.4.1.3 介孔分析
        2.4.2 MCNs和 oMCNs表面基团分析
        2.4.3 MCNs和 oMCNs在水中的分散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负载白藜芦醇介孔碳纳米体系的构建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3 实验方法及步骤
        3.3.1 介孔碳纳米粒对白藜芦醇的负载(oMCNs-RES)
        3.3.2 白藜芦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3.2.1 白藜芦醇检测波长的选择
            3.3.2.2 白藜芦醇储备液的制备
            3.3.2.3 标准曲线的制作
            3.3.2.4 精密度考察
        3.3.3 载药率的测定
        3.3.4 单因素考察oMCNs对 RES的最佳载药率
            3.3.4.1 不同溶剂
            3.3.4.2 不同药物/材料比例
        3.3.5 粒径表征
        3.3.6 Zeta电位表征
        3.3.7 形貌表征
            3.3.7.1 扫描电镜表征
            3.3.7.2 透射电镜表征
        3.3.8 N2-等温吸脱附曲线
        3.3.9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3.10 热重分析
        3.3.11 X-射线衍射分析
        3.3.1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3.3.13 溶解度测试
        3.3.14 释放度测试
        3.3.15 数据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3.4.2 精密度考察
        3.4.3 最佳载药条件的摸索
            3.4.3.1 溶剂的选择
            3.3.3.2 药物/材料比的选择
        3.4.4 纳米粒的表征
            3.4.4.1 粒径和Zeta电位
            3.4.4.2 形貌
            3.4.4.3 N2-等温吸脱附曲线
            3.4.4.4 红外光谱分析
            3.4.4.5 热重分析
            3.4.4.6 XRD分析
            3.4.4.7 DSC分析
        3.4.5 溶解度测定
        3.4.6 药物释放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氧化介孔碳纳米载体负载白藜芦醇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体外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3 细胞系
    4.3 实验方法及步骤
        4.3.1 溶液的配制
        4.3.2 细胞培养
            4.3.2.1 细胞复苏
            4.3.2.2 细胞传代
            4.3.2.3 细胞冻存
        4.3.3 MTT实验检测空白oMCNs的生物安全性
        4.3.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oMCNs进入MDA-MB-231 细胞的能力
        4.3.5 流式细胞术检测oMCNs进入MDA-MB-231 细胞的情况
        4.3.6 MTT实验检测MDA-MB-231 细胞的活性
        4.3.7 Annexin V-FITC双染色实验检测MDA-MB-231 细胞的凋亡情况
        4.3.8 Tunel染色实验检测MDA-MB-231 细胞的凋亡情况
        4.3.9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4.3.9.1 细胞处理和蛋白抽提
            4.3.9.2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4.3.9.3 SDS-PAGE电泳
            4.3.9.4 转膜
            4.3.9.5 封闭
            4.3.9.6 孵育抗体
            4.3.9.7 显影
        4.3.10 数据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MTT法检测空白纳米载体的细胞相容性
        4.4.2 MDA-MB-231 细胞对oMCNs的摄取
        4.4.3 MTT实验检测MDA-MB-231 细胞毒性作用
        4.4.4 Annexin V-FITC双染色实验检测MDA-MB-231 细胞的凋亡情况
        4.4.5 Tunel染色实验检测MDA-MB-231 细胞的凋亡情况
        4.4.6 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4015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4015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5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