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首饰艺术设计中天文题材创作的发展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4 21:40
【摘要】:艺术学科作为时代脉络的重要反映,天文概念与之形成的艺术作品大都旷古烁今。如参照紫薇星恒布局的紫禁城是建筑艺术上的一颗明珠,蕴含宇宙螺旋模式的梵高画作《星夜》乃绘画艺术中一绝等,新时代下天文与艺术结合更是让人期待。首饰作为一种可贴身佩戴的艺术形态,具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理念传达效能。现代首饰艺术更是早已摆脱了装饰身体这一狭隘定义,正着力于追寻与人的意识形态上可发生的可能性。由天文发展而来的宇宙观作为意识形态中的高级属性,多以数字公式、文字语言、物理定律等形式存在,单凭想象而不借助艺术中图像或造型的形式较难以理解。当下的天文题材与首饰艺术的有机结合,使首饰成为理性和感性、符号和形式、科学和艺术之间的桥梁。首饰艺术蕴含着日常佩戴的温度感、无穷变幻的形态效果、表现力强烈的生命质感,打破了天文学科中冰冷的概念传达、苦涩难懂的公式运算、定式化的思维观念。通过首饰艺术的表现手法去表达当代天文宇宙观念,形成一种人内心生命意识和宇宙法则之间话语层面的新方式,使佩戴者在佩戴首饰过程中以视觉化、触觉化的方式摆脱思想上的拘束,了解和对话世界,从宇宙这一宏观概念回归到关于人性思考的精神层面上。论文的理论层面从科学与艺术的研究角度出发,结合现代艺术学科的相关资料,尝试对现代首饰艺术中的“天文概念于首饰艺术中的表现形式”深入探究。从古代各主流天地观念以及受其影响的艺术作品入手,以区域文明为轴线整理、分析、推演出每个时期流行的天文概念于当时首饰上的表现形式,探讨其特征和形成原因。继而通过对近现代国内外首饰艺术于当代天文为题材下创作的首饰作品进行分析,整理、分类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对比性地探讨其风格特点。结合研究得出的理论成果指导设计,采百家所长,完善天文题材于现代首饰艺术中的审美趋势和心理暗示,以新的艺术对话形式融合艺术设计的柔性之美和天文概念的刚性之辉,从中寻求一种文理双赢、形式与功能并重的新艺术手法。在设计和工艺上以探究出的理论结果为基础,以多角度多层次的实验性系列设计为核心,为探究天文题材于首饰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形成客观依据。设计中采用具象和抽象双重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力求达到作品轮廓形状揭示当代宇宙物理新现象,作品微观之处唤醒心灵对浩瀚星空的无限展望。整套作品从设计到制作的目标定位是把心灵中现代天文宇宙的图像嫁接于首饰艺术中,致力于在佩戴过程和观赏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对生活热爱之心和对世界好奇之心,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宇宙万物联想的生命真谛。
【图文】:

天文观测,蓝绿,宗教,面具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拓本,卜甲


刻字卜甲拓本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5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宇宙或许只有114亿岁[J];世界知识;2019年19期

2 Daniel Kolitz;燃料鼠;;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界?[J];意林文汇;2019年06期

3 乐少;快客;陈抱朴;陈佳宜;;假想宇宙大灾难[J];儿童故事画报;2018年42期

4 ;暗物质 或出现于宇宙大爆炸之前[J];科学大观园;2019年17期

5 老孙;;黑暗宇宙中的光明从何而来?[J];意林文汇;2018年03期

6 时风;;霍金说:我知道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18年06期

7 梅丽莎·霍根布姆;高鹏;;我们的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J];飞碟探索;2016年04期

8 谢懿;;多重宇宙的痕迹在哪里?[J];飞碟探索;2016年03期

9 谢懿;;多重宇宙理论可以绕过实验验证吗?[J];飞碟探索;2016年03期

10 缪道健;;零子理论解释宇宙未解现象及人类的延续[J];科学家;2016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路远;;论光子的时空特征[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2 孙倩;;“设计”出自谁之手?——霍金《大设计》读后感[A];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第1辑·2011)[C];2013年

3 叶眺新;;宇宙开端之前无时间新解——质量超弦时间之箭初探[A];第十六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敬华;;总科学和种子科学——暗能量理论的实际应用[A];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路;天文学家找到宇宙第一朵“云”[N];科学时报;2011年

2 中科院研究生院博士 蔡一夫;导师带我们“遨游宇宙”[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吕巍;坐穿“科研牢底” 搭建宇宙天梯[N];人民政协报;2019年

4 任重;科学家探测到宇宙第一分子[N];环球时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倪思洁;试图解开六大极端宇宙谜题[N];中国科学报;2018年

6 记者 刘霞;暗物质或出现于宇宙大爆炸之前[N];科技日报;2019年

7 记者 刘霞;暗能量绘图仪将还原宇宙110亿年历史[N];科技日报;2019年

8 王善钦;光谱:是它帮人类发现了宇宙大爆炸[N];科技日报;2019年

9 记者 丁佳;中科院发现宇宙最大“充电宝”[N];中国科学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杨频萍 王梦然;今年诺奖主角:宇宙星辰与氧气[N];新华日报;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董丹丹;《世界是怎么开始的?—宇宙的诞生》韩中翻译报告书[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

2 周烨林;首饰艺术设计中天文题材创作的发展趋势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3 王慧;《生命3.0: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第六章)翻译实践报告[D];郑州大学;2018年

4 刘昱晨;关于宇宙加速膨胀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5 蒋川;宏大印象:生命的起源,,意义及宇宙本身(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

6 江兴稳;宇宙大爆炸搜索(BBS)算法及其改进[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14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14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2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