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诵读节目中印刷文化的转化和传播

发布时间:2020-04-06 22:04
【摘要】:在媒介环境的变迁中,各种媒介,尤其是旧媒介,为了更好的完成传播信息的使命,必然要相互角逐。媒介角逐的过程中,媒介间的联合成为一种有力的方式,更好地实现媒介间的联合可以在媒介环境的变迁中具有优势。在如今的电子媒介时代,电视和印刷沦为旧媒介,在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下,被日益边缘化。但是,2017新年伊始,两档诵读节目——《朗读者》和《见字如面》的突然出现达成了二者的成功联合,成为电视节目中叫好又叫座的一股文化清流,让彼此焕发出新的生机和能量。诵读节目经由诵读这一方式调和了印刷文化的理性偏向和电视媒介的感性偏向,实现了二者的完美联合。值得探究的是这种联合,并非印刷文化与电视媒介的简单相加,而是印刷文化在诵读节目中实现了感性偏向的放大、大众属性的建立以及审美上的通俗化这三种转化。正是这些转化促成了印刷文化的普及和深入,让诵读节目获得了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双赢。诵读节目的成功不仅仅为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而且对印刷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印刷文化的传播必然受到媒介环境的影响,需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介和方式来实现。不同的媒介在当今媒介环境的角逐中,也在通过不断重新定位自己,来完成自我转化,实现传播文化的功能,例如电视媒介的文化定位、印刷文化的大众定位。这种定位和转化甚至会影响整个文化的走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80;G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华;;印刷文化视域下的诗学考察——评王宇根《万卷:黄庭坚和北宋晚期诗学中的阅读与写作》[J];励耘学刊;2017年01期

2 ;《印刷文化导论》[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1年02期

3 ;福建省设立全国首个印刷文化保护基地[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6年02期

4 彭俊玲;赵春英;;论博物馆在保护印刷文化遗产中的作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彭俊玲;;对我国印刷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23期

6 黄河;;韩国大韩印刷文化协会组团首次访华[J];中国印刷;1996年06期

7 ;福建省与北京大学共建福建印刷文化保护基地[J];中国包装;2017年01期

8 ;全国首个印刷文化保护基地在闽授牌[J];印刷技术;2015年15期

9 ;马伟武:走适合力嘉的创新之路[J];印刷经理人;2011年01期

10 白谦慎;;从学术思想史到印刷文化——晚明书法研究心得之一[J];书法;2008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金鑫;以新体验传承印刷文化[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李明远;孙宝林:大力弘扬中国印刷文化[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

3 樊凡渊;融合思维激发印刷文化活力[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

4 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馆长 林伟成;弘扬印刷文化博物馆宜具象化宣传[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

5 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 孙宝林;印刷文化富有蓬勃生命力[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

6 樊凡渊;印刷文创产品应向历史要“深度”[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

7 江西省印刷复制业协会副秘书长 林畅茂;江西印刷文化的起源与传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8 记者 杜庆君 通讯员 高宇航;芦台打造京津冀印刷文化产业新高地[N];唐山劳动日报;2018年

9 记者 张福财;全国首个印刷文化保护基地在闽授牌[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年

10 韩尧;下月,去龙港感受中国印刷文化节[N];中国包装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承;中国印刷文化在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D];北京印刷学院;2019年

2 徐佳超;诵读节目中印刷文化的转化和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3 向蓉;场域的力量:网络文学的文化权力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617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17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c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