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酶对鲶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及机制
【图文】:
3 结果与讨论3.1 脂肪酶对鲶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3.1.1 pH 和温度对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的影响酶的本质为蛋白质,其性质因 pH、温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不同 pH 对脂肪酶酶活的影响如图 3-1(a)所示。极端 pH 值会破坏脂肪酶空间结构,且鱼糜蛋白在极端pH 下会发生酸溶或者碱溶,并不适于鱼糜加工生产,因此研究 pH 为 6~8 的范围对脂肪酶酶活的影响。由图 3-1(a)结果可以发现,脂肪酶酶活随着 pH 值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董恒涛等[82]的结果一致,pH 7.5 左右为最适 pH 值。pH 大小会影响酶分子活性部位上基团的解离。当其处于最适 pH 时,活性基团的解离状态与底物结合最为合适。而 pH 偏离最适 pH 值时,,活性基团的解离状态的改变会导致与底物的结合力也的降低,因此酶活减小。本实验中用到的水溶液 pH 值为 7.5,因此实验过程中不对 pH值进行调整。
图 3-2 脂肪酶漂洗前后鱼糜脂肪含量变化(a)脂肪酶添加量;(b)酶处理时间;(c)鱼水比(字母代表不同酶处理间的显著性差异,P<0.05)Fig.3-2 Changes in fat content of surimi after adding lipase in rinsing(a)additive amount of lipase;(b)treatment time of lipase;(c)fish-water ratio(Letters indicate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lipase treatment,P<0.05)脂肪酶对鱼糜脂肪含量的影响如图 3-2 所示,由图可知,添加脂肪酶后鱼糜脂肪含量均低于未添加脂肪酶的空白组。由图 3-2(a)可以看出,脂肪酶添加量对鱼糜脂肪含量影响较小,不同脂肪酶添加量下鱼糜脂肪含量均介于 7.5%~8%之间。图 3-2(b)为酶处理时间对脂肪含量影响,随着酶解时间的增长,脂肪含量有所下降,达到最低值后,继续增加酶解时间,脂肪含量有所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脂肪水解反应为可逆反应,过度延长酶解时间会造成水解反应逆向进行[39],水解程度降低,脂肪酶效果下降。图 3-2(c)为鱼水比对脂肪含量的影响,一般而言,水量越多,鱼肉中脂肪漂洗效果越好,脂肪残留量越低。但是在脂肪酶漂洗中,酶量一定情况下,水量越多,脂肪酶的浓度低,脂肪酶与鱼肉中脂肪接触减少,因而并不利于脂肪酶作用。本实验结果中,在脂肪酶作用下脂肪含量改变量较小,可能是由于脂肪酶促进脂肪水解并不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5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选紫菜:一看二闻三品[J];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7年05期
2 余世锋;;水分子对玉米淀粉凝胶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J];食品工业;2017年01期
3 王璐;郭顺堂;;水的硬度对豆乳凝胶特性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8年02期
4 陈小梅;甘纯玑;叶诗敏;;浒苔多糖的提取及其凝胶特性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0年04期
5 胡燕;陈忠杰;赵思明;;蛋白酶对大米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J];食品工业;2011年09期
6 胡燕;陈忠杰;赵思明;;脂肪酶对大米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年02期
7 周长旭;王蓉蓉;辛营营;彭增起;;蛋黄凝胶形成及凝胶特性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1年12期
8 李菁;吴卫国;;茶多酚对豆腐凝胶特性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年04期
9 许永安;;鲫鱼和罗非鱼的凝胶特性值研究[J];福建水产;1993年03期
10 姜国川;王丽岩;刘亚春;孙洪蕊;张佳霖;刘学军;闫晓慧;;改性处理对猪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及凝胶特性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9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毅;张萌;赵君;王凤林;杨洋;吴海涛;;扇贝生殖腺酶解物的凝胶特性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 董影影;李婷婷;刘淼;王钟黎;温成荣;;精氨酸对钙ι-卡拉胶凝胶特性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3 于加美;高瑞昌;;魔芋葡甘聚糖对鲢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机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4 邓连霞;张海萍;杨明英;朱良均;;蚕丝蛋白的凝胶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蚕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林全全;梁蓉;钟芳;Ye Aiqian;Singh Harjinder;;凝胶特性对OSA淀粉-WPI乳液凝胶消化特性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6 刘俊山;唐瑞丽;朱丹实;刘贺;何余堂;马涛;;微波作用条件对大豆种皮果胶类多糖凝胶特性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7 汪之和;朱孔辉;施文正;郭丰红;;鳊鱼鱼糜在保藏中蛋白质结构与凝胶特性关系的研究[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米红波;王聪;仪淑敏;徐永霞;李学鹏;励建荣;黄建联;丁浩宸;王琪;;淀粉对金线鱼鱼糜凝胶特性和蛋白构象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9 仪淑敏;马兴胜;徐永霞;蔡陆昀;张德福;励建荣;;聚丙烯酸钠与面筋蛋白相结合对鲢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0 徐忠;张海华;;谷氨酰胺转氨酶对玉米粉品质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梅;鲢鱼糜凝胶及形成机理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2 张秋会;鸡肌球蛋白质和11S大豆球蛋白质热导凝胶特性及相互作用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3 戴妍;欧姆加热对猪肉蛋白质降解、氧化以及凝胶特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4 田金河;高强度超声波辅助制备罗非鱼分离蛋白及其凝胶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杨方;鱼肉内源酶对发酵鱼糜凝胶和抗氧化特性影响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6 曹莹莹;超高压结合热处理对肌球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7 贾丹;青鱼肌肉蛋白质及其凝胶特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8 郭秀云;HL-低钠盐及其组分组氨酸和赖氨酸对猪肉肌球蛋白理化特性与热诱导凝胶特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9 靳红果;猪肉多聚磷酸酶调控肌肉蛋白质凝胶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10 陆海霞;秘鲁鱿鱼肌原纤维蛋白质凝胶特性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超高压与三种分子量的海藻酸钠对低脂猪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2 许帅强;脂肪酸饱和度对猪肉盐溶性蛋白乳化特性及凝胶特性的影响[D];渤海大学;2019年
3 苏瑞华;脂肪酶对鲶鱼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及机制[D];江南大学;2019年
4 吕远奇;丙二醛氧化应激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乳化和凝胶特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5 郭瑾;不完全糊化淀粉的流变特性及凝胶特性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年
6 戴慧敏;超高压、卡拉胶对低钠盐白鲢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7 刘施琳;石花菜琼胶凝胶特性及其布丁产品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7年
8 何晓萌;罗非鱼混合鱼糜凝胶特性改良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9 董贝贝;八种淀粉糊化和流变特性及其与凝胶特性的关系[D];陕西科技大学;2017年
10 李琳琳;燕麦球蛋白的凝胶特性研究[D];福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00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00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