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汉代袍服元素在茶艺表演服饰中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12:56
【摘要】:在信息迅捷发展的今天,万物互联使各领域的交互影响愈发强烈,而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交叠的更是越来越密切。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其具有博大精深的底蕴与内涵,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发展,汉代文化更是中华文化五千年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旨在继承汉代文化的基础上,对汉代袍服的特征进行研究,深入探索其与当代茶艺表演服饰之间的关联,并将汉代袍服元素运用在茶艺表演服饰的设计实践中,进一步传承与发扬传统服饰之美。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考察各类汉文化博物馆、参观实物等调研方法,分析汉代各时期的社会背景及文化思想,对汉代袍服的造型、色彩、面料及功能等元素进行梳理分类,深入研究蕴含其中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再提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运用到茶艺表演服饰中。例如,汉代袍服宽博自由的廓型更能满足现代茶艺表演服饰的诉求,其清淡雅静的色彩更能体现茶艺表演服饰的追求。在此基础上,归纳了茶艺表演的理论基础和艺术展现形式,并对茶艺表演服饰市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研究验证,袍服所传达的“含蓄内敛”的韵味,与茶艺表演服饰讲究的“素雅”、“大方”相辅相成,找出二者的共同点,提出设计方案,并予以实践验证,为之后汉代袍服在茶艺表演服饰设计中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同时,拓宽设计思维,使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服饰有机契合,寻到合适的设计载体,让汉代袍服精华在茶艺表演服饰中体现出更独特的文化属性。图57幅,表3个,参考文献52篇。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941.735;TS971
【图文】:

汉代袍服元素在茶艺表演服饰中的运用研究


塑衣式彩绘跽坐拱手女俑

袖子,袍服,袖筒,汉墓


2-1 塑衣式彩绘跽坐拱手女俑 图 2-2 塑衣式彩绘跽坐女俑裾袍的款式区别主要在袖子的宽窄和衣裾的长短上,例堆 1 号汉墓出土的“信期绣”茶黄罗绮绵袍,款式为单绕,肩与袖平直,衣身下摆略张,呈小 A 形,袖筒比较肥型下垂呈胡式样,衣襟为右衽曲裾式,至末端呈三角形绕摆缘宽度较大,衣面刺绣、装饰精美,增强了袍服的端庄,这种袍服只有地位较高者才可穿着。综上所述,笔者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建华;;茶艺表演过度“包装”引发的思考[J];福建茶叶;2018年12期

2 熊鹰;;试论民族乐器演奏对茶艺表演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8年12期

3 王魁;叶娜;;创新茶艺表演中音乐的选择与编配[J];职大学报;2018年06期

4 阿如娜;;从艺术角度谈茶艺表演中的配乐选择[J];戏剧之家;2019年02期

5 黄晓丹;;浅谈茶艺表演中的形体与音乐艺术研究[J];农家参谋;2017年23期

6 王琳;;声乐作品在茶艺表演中的艺术价值探讨[J];福建茶叶;2018年02期

7 陈美伴;许玫;;茶艺之茶艺表演编创浅谈[J];广东茶业;2018年02期

8 杜佳倪;;钢琴演奏在茶艺表演中的情感表达研究[J];福建茶叶;2018年06期

9 杨慧;和芸;;浅析茶艺表演中的形体与音乐艺术研究[J];福建茶叶;2018年10期

10 白碧珍;陈丽敏;曹藩荣;;茶艺表演与编创课程教学探讨[J];广东茶业;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佳;;我爱少儿茶艺表演队[A];茶香铺就成长路——小茶人十周年纪念册[C];2003年

2 佐藤良子;;我与中国茶艺[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3 刘钟瑞;;浅淡茶艺表演中的技艺和气质[A];上海海峡两岸茶艺交流会文集[C];2004年

4 于金玲;;茶艺表演之我见[A];上海海峡两岸茶艺交流会文集[C];2004年

5 ;第三届“帝芙特杯”茶艺大赛决赛在帝芙特会所举行[A];《上海茶业》2013年第2期(总第121期)[C];2013年

6 司淑子;;浅谈新古典音乐茶艺的审美特色[A];2017冶金企业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7年

7 赵海金;;上海茶文化发展三十年 《劳动报》是宣传茶文化最早媒体[A];《上海茶业》2013年第4期(总第123期)[C];2013年

8 乐素娜;高虹;;试论茶艺大赛中的表演形式[A];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徐永成;;小茶人青春白皮书[A];茶香铺就成长路——小茶人十周年纪念册[C];2003年

10 张文娟;;差异在他们身上显现——少儿茶艺队组建体会[A];“大禹]罕比俣枰昭刑只狒呱俣枰昭肴募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樊雪琛;茶艺表演应上升到精神高度[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赵光辉;当代茶艺需要重新构建[N];中华合作时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张帆;市场导演茶艺创新好戏[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4 记者 李永安 林永清;我市举行首届茶王·花王·竹王·茶艺表演赛暨农业展览会[N];闽西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赵光辉;向“伪茶艺”开炮之后[N];中华合作时报;2018年

6 陈扬斌;茶香飘欧陆[N];安康日报;2007年

7 记者 蔡钰;中国茶香飘全世界[N];首都建设报;2010年

8 实习记者 李璐君;藏茶茶艺:串联藏茶产业的纽带[N];雅安日报;2010年

9 干江东;“十佳茶艺之星”脱颖而出[N];贵州日报;2007年

10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杨迅;清茶润泽中巴情[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旭贤;汉代袍服元素在茶艺表演服饰中的运用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9年

2 覃聪聪;茶艺表演解说词创作规律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3 张继民;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茶文化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4 肖京子;茶艺表演服饰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王桂林;安溪茶文化资源的挖掘及利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14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14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b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