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纳米复合防酸透湿织物的服用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20 08:18
【摘要】:静电纺纳米复合防酸透湿织物是通过静电纺丝的方式将普通织物与一种或多种高聚物防酸功能层复合在一起,从而使形成的纳米复合织物拥有良好防酸透湿的性能。但目前大多数对防酸透湿织物的研究集中在该类织物功能性的研发,而对该类纳米复合织物服用性能的研究很少。为了客观地评价该类纳米复合防酸透湿织物的服用性能,本文首先对氟橡胶进行改性并且制备了改性氟橡胶基纳米复合防酸透湿织物,通过FTIR,NMR,TG,SEM等测试表征方法,对其化学结构、热稳定性、表面形貌以及润湿性,特别是复合织物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其次选取市面上较常见的涤棉织物、实验室自制含氟聚氨酯基纳米复合防酸透湿织物以及市售传统防酸透湿浸渍织物为研究对象,测试了三种织物的透气透湿、强力以及接触角等性能,并且采用FAST织物风格仪测试了这三种织物在低负荷下的压缩,弯曲,拉伸,剪切性等18项力学性能指标,并分析了各织物风格之间的差异。最后运用FAST织物风格仪,在24组纳米复合防酸透湿织物FAST风格数据测试的基础上,通过主因子分析方法,较客观的评价了纳米复合防酸透湿织物的织物风格。具体结果如下:(1)FTIR,NMR测试表明二苯基甲基烷二异氰酸酯与氟橡胶顺利反应,改性氟橡胶被成功合成。TG测试观测到改性氟橡胶在278℃前无重量损失,说明改性氟橡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此外,改性氟橡胶的水接触角大于氟橡胶生胶的接触角,可达128°。最终,改性氟橡胶基纳米复合织物的尺寸形貌在一周内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表明该纳米复合织物的结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2)PU/FPU纳米复合防酸透湿织物具有良好的强力、透湿透气以及防酸性,透气率为186.2 mm/s,透湿率为9914 g/m~2·24h,且对水、浓硫酸的接触角分别达到了140°与135°,可以作为理想的防酸透湿织物的同时,与基布涤棉织物相比,PU/FPU纳米复合织物厚度下降约了3.3%,织物经向弯曲长度下降了2.5%,纬向弯曲长度增加了1.4%,经向弯曲刚度下降了5.2%,纬向弯曲刚度增加了6.5%,表明纳米复合防酸透湿织物与在低负荷下的综合性能要略优于市售防酸透湿浸渍织物。(3)根据主因子分析法,归纳出前六个因子,织物拉伸剪切因子Z_1,织物纬向弯曲因子Z_2,织物经向弯曲因子Z_3,织物蓬松因子Z_4,织物纬向成形因子Z_5,织物经向成形因子Z_6的累积贡献率可以达到82.85%,即选取这六个公因子就能够较好的解释纳米复合防酸透湿织物FAST测试的18项性能测试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101.923.6
【图文】:

复合织物,防酸,透湿,机理


穿着可能会影响到在危险区域工作人员的生,同时兼顾优良抗腐蚀性的防酸透湿织物具合防酸透湿织物概述织物是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微孔薄膜,且微直径之间,且大多数为不规则的网状结构微直径(0.004μm)、液滴直径(100~3000μm于二者之间,从而在一定压力下,阻隔水滴或由传导至复合织物的外面,从而实现织物的物拥有良好透气性的同时,兼顾了优良的抗微孔防水透湿织物发展下进一步深化应用的用本身具有一定抗腐蚀性能的聚合物材料来而形成功能型复合织物。复合织物的防酸透

示意图,静电纺丝,简易装置


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电纺丝即在高压静电作用下用,聚合物溶液被抽长拉细最终固化从维的过程[16]。静电纺丝的装置主要由喷丝(针)头、高压电源以及[17]。其中,高压电源的正极与负极分别与注射器金属针头和接收装置既可以是静止的平面、也可以是高速转动的滚筒[18]。如图 1-2 所装置简易示意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礼争;王其;刘昌杰;郭超群;;锦纶/丙纶交织粘扣带耐酸碱性能研究[J];国际纺织导报;2015年08期

2 张亨;;全氟醚橡胶的性能研究进展[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年03期

3 魏亮;刘介正;李肇魁;刘湘仁;陆灯红;;新型消防服外层镀铝阻燃隔热面料的研发及性能测试[J];产业用纺织品;2014年04期

4 张亨;;氟化磷腈橡胶的性能、生产和应用概述[J];有机氟工业;2013年02期

5 徐敏;王成君;;透气型防酸绸的研制[J];辽宁丝绸;2013年01期

6 赵磊;樊理山;;防水透湿PU膜层压复合机织物的性能研究[J];产业用纺织品;2013年02期

7 周宇;朱方龙;;防水透湿复合膜的研究现状[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3年01期

8 陈志蕾;吴鲜鲜;张红霞;李艳清;祝成炎;王荣根;方挺进;;基于系统聚类法的多组分混纺织物风格分析[J];纺织学报;2012年09期

9 金艳苹;潘再法;陈敏之;李武胜;邹奉元;;纳米TiO_2抗菌棉织物服用性能探讨[J];纺织学报;2011年12期

10 付铁柱;蔡怀勋;汪星平;;氟橡胶及硫化机理概述[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2722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22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e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