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壳聚糖基抑菌剂的制备、性能及在草莓和鲜银耳抑菌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15:19
【摘要】:壳聚糖(Chitosan,CS)是由甲壳素脱乙酰基得到的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可作为安全的抑菌保鲜材料应用到食品防腐保鲜中。但壳聚糖分子量大,难溶于水及碱性溶液,因此限制了壳聚糖的应用范围。为增强壳聚糖的溶解性,扩大应用范围,可对其进行化学改性。但传统的化学改性法要使用大量有机或无机试剂,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本文以研究一种可应用于食品抑菌保鲜的绿色、安全、环保的壳聚糖基抑菌剂为目的,制备固载天然抑菌物质的壳聚糖基抑菌剂,并探究在食品抑菌保鲜中的应用效果。利用2,2,6,6-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TEMPO)/漆酶氧化体系和壳聚糖酶处理壳聚糖,制备TEMPO/漆酶壳聚糖(TLCS)和壳聚糖酶-TEMPO/漆酶壳聚糖(CTLCS),并探究其结构和性质。利用FTIR证明TLCS和CTLCS的二级结构改变,C6羟基被取代;通过测定TLCS和CTLCS的醛基、羧基含量和氧化度,发现TLCS的醛基和羧基含量分别为287.7 mmol/kg和21.53 mmol/kg,取代度为5.1%,CTLCS的醛基和羧基含量分别为174.5 mmol/kg和12.53mmol/kg,取代度为3.1%;通过溶解性、黏度和体外抗氧化实验发现,与壳聚糖相比,TLCS和CTLCS在水溶液和1%柠檬酸溶液中的溶解性能均有提高,动力粘度显著降低,TLCS和CTLCS的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提高了3倍和2.5倍;通过细胞毒性实验证明TLCS和CTLCS不具有细胞毒性。因此,TLCS和CTLCS可作为结合天然抑菌剂的固载体,制备成水溶性、可喷洒、无毒性的壳聚糖基抑菌剂应用到食品保鲜中。利用TLCS和CTLCS中的醛基和氨基分别与溶菌酶(Lysozyme,LSZ)和肉桂醛(Cinnamaldehyde,CIN)共价结合,制备溶菌酶-TLCS抑菌剂(LSZ-TLCS)、溶菌酶-CTLCS抑菌剂(LSZ-CTLCS)、肉桂醛-TLCS抑菌剂(CIN-TLCS)和肉桂醛-CTLCS抑菌剂(CIN-CTLCS)。TLCS和CTLCS对溶菌酶的固载量分别为49.60 mg/g和26.41 mg/g,对肉桂醛的固载量分别为18.61 mg/g和21.77 mg/g;利用FTIR、XRD和TGA发现,溶菌酶和肉桂醛通过共价键与TLCS和CTLCS结合,改变了TLCS和CTLCS的结构和结晶性,提高了肉桂醛的热稳定性;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大肠杆菌(ATCC25922)探究四种抑菌剂的抑菌效果,发现四种抑菌剂均具有抑菌效果。利用草莓和鲜银耳探究四种抑菌剂的实际抑菌保鲜效果。实验发现,四种抑菌剂均可延长草莓保鲜期2d,对草莓色度、硬度、失重率和pH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四种抑菌剂均可抑制银耳腐败,但对银耳感官、亨特白度、失重等率变化作用不明显。综上所述,本研究提供了两种可作为天然抑菌剂载体的壳聚糖衍生物,制备了四种壳聚糖基抑菌剂,为食品抑菌保鲜提供了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02.3;TS255.3
【图文】:

甲壳素


纤维素的衍生物,普遍存在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和昆虫、蜘蛛等节肢类动物外壳以及真菌和植物的细胞壁。每个月生物体合成的甲壳素可达几亿以上[1],世界上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有机化合物[2, 3]。壳聚糖(Chitosan,CS)是甲壳素在碱性条件下脱乙酰基的产物(如图 1.2)。通常,甲壳素脱乙酰化达55%以上就将其称为壳聚糖[4]。作为甲壳素的衍生物,壳聚糖是一种重要的可生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5, 6]。壳聚糖拥有许多优良特性[7],如生物相容性[8]、细胞亲和性、生物可降解性抗菌性[9]、吸附性、吸湿性和成膜性[10, 11]等,在医学、材料、农业、食品以及境保护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壳聚糖分子质量较大,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12],难于水或碱性溶液,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壳聚糖的使用范围。为进一步改善壳糖的物理化学性能,增大壳聚糖的应用范围,应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对其进行性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

壳聚糖


图 1.2 壳聚糖结构Figure 1.2 The structure of chitosan1.1.1 壳聚糖的结构及性质壳聚糖化学名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β-D 葡萄糖,是生物界中唯一种碱性多糖,通常为白色固体,无定型、半透明,略有珍珠光泽,属氨基多糖类壳聚糖结构类似于纤维素,是由 1,4-糖苷键连接 2-乙酰氨基-β-D 吡喃葡萄糖2-氨基-β-D-吡喃葡萄糖组成的共聚物[13]。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的碱性阳离多糖,具有稳定的物理性能、良好的亲水性、吸湿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生物容性等特点[14]。壳聚糖具有良好的天然活性,无毒副作用,可以很好的与人体和,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提高人体对病毒和微生物的免疫力;能吸附体内毒素、有害色素以及辐射素;螯合体内有害重金属离子;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文林;;浅谈杀菌机中性抑菌剂的试用[J];中外酒业·啤酒科技;2017年13期

2 马立;;植物抑菌剂抑菌机理的研究方法进展[J];农业与技术;2017年02期

3 林琳;;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抑菌剂含量测定及其抑菌效力评价[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年04期

4 刘艳;牟卫伟;王丽英;丁勃;;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抑菌剂浓度筛选与抑菌效力研究[J];中国药事;2014年12期

5 ;生活[J];时尚育儿;2017年07期

6 卢加举;Arak Tira-Umphon;张正学;雷石富;余兰;;“黔兴1号”抑菌剂在甘蔗开放组培中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4年09期

7 伍敏生;;天然抑菌剂用于中药饮片无硫贮存的现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17期

8 刘娜;;繁殖期杀菌剂和快速抑菌剂合用分析[J];海峡药学;2012年03期

9 卢加举;张正学;彭仕荣;李向勇;李志琴;黄先群;;复合型抑菌剂在甘蔗开放式组培中的应用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10 宋文阁;1004—CHПX型防腐抑菌剂[J];国外油田工程;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谦;;一种天然抑菌剂的开发与初步应用[A];2018年中国核农学发展高峰论坛论文报告集[C];2018年

2 敖日格乐;王纯洁;吴美云;斯木吉德;;奶牛粪便堆肥中添加抑菌剂对沙门氏菌的杀灭效果[A];中国牛业健康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养牛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艳霞;赵瑛;黄璞;郑思维;斯陆勤;李高;黄建耿;;盐酸罗匹尼罗鼻腔喷雾剂中抑菌剂浓度的筛选与抑菌效力研究[A];2015年全国医院药学(药学监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4 沈秋莲;杨育儒;王庆芬;陈锦珊;;枸橼酸钾溶液中抑菌剂含量合理性考察与抑菌效力研究[A];2016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六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6年

5 沈秋莲;杨育儒;王庆芬;陈锦珊;;枸橼酸钾溶液中抑菌剂含量合理性考察与抑菌效力研究[A];中国药学会第四届药物检测质量管理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7年

6 赵亚珠;郝晓秀;孟婕;魏娜;;抗菌包装纸的研究进展[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7 伍敏生;;天然抑菌剂用于中药饮片无硫贮存的现状及进展研究[A];2016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5年

8 王文翠;赵蓓佳;姚雷;;植物精油在不同乳化液介质中抑菌性能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9 朱霖;徐培成;;甲壳胺作为热固化型丙烯酸树脂义齿基托抑菌剂的应用[A];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喻东威;李梅;;应用于牛乳的天然抑菌剂[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供;化药仿制药研究和评价[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湖南省卫生监督所 李爱斌;抗菌抑菌剂准入、生产环节均存乱象[N];健康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项铮;滴眼液加防腐剂安全吗?[N];科技日报;2013年

4 卫 文;■去年抗抑菌剂抽检合格率为50.9%[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5 刘永生;防腐剂其实是抑菌剂、杀菌剂[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乔宁;专家回应滴眼液防腐剂质疑[N];健康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贾岩;防腐剂风波后眼药水安全拷问[N];医药经济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静宇;滴眼液含防腐剂存疑:安全还是不安全?[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9 张渊博 陈慧君;读屏时代,眼睛不要“快闪”[N];21世纪药店;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霍平慧;耐抑菌剂根瘤菌筛选及耐药菌株制备菌剂抑杂菌效果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2 李剑峰;解磷根瘤菌诱变选育及抗污染菌剂制备关键技术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3 陈默;大豆分离蛋白抑菌膜性能评价及抑菌剂释放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丽;壳聚糖基抑菌剂的制备、性能及在草莓和鲜银耳抑菌保鲜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孙蔺;靶向金葡菌Stp1天然抑菌剂筛选及作用机制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3 邱静茹;系列三唑类金属配合物抑菌剂及其基础配方研究[D];宁夏大学;2018年

4 宁椿源;基于高压均质处理对桃浊汁品质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5 梁小雯;冰片与抑菌剂合用在眼用制剂中的安全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齐康儒;益生菌抑菌剂制备及应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8年

7 张果;复合抑菌剂在酒精发酵过程中的应用[D];南阳师范学院;2017年

8 贺聪莹;药品制剂中抑菌剂(防腐剂)效力测定及标准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9 秦立芳;局部应用牙周抑菌剂治疗急性牙龈炎、牙周炎的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李欢;羟基磷灰石基载体制备及其在缓释抑菌剂中的应用[D];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42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42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4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