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茶香气电子鼻系统中气敏传感器阵列筛选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5 07:38
【摘要】:电子鼻是当前较为先进的气味检测仪器,通过气敏传感器可以对一种或多种气体进行综合判断。目前,电子鼻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加工过程监测以及品质鉴定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茶香气的组成成分较为复杂,尽管很多人在算法层面进行了多种尝试,但检测效果依然不尽人意。明确检测过程中的实验参数,筛选更具针对性的气敏传感器阵列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确定了基于相关系数及区分性能值的气敏传感器剔除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聚类分析及区分性能值的气敏传感器阵列筛选方法,分别筛选出了针对绿茶(炒青绿茶、烘青绿茶)、红茶、乌龙茶三大茶类的气敏传感器阵列。构建以STM32为核心的电子鼻硬件系统,并在软件中集成了基于均值和最大方差时刻响应值的PCA、LDA模式识别算法。采用中位值平均滤波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除此之外,通过实验对比确定了茶香气检测过程中的最佳实验参数。基于茶香气的组成成分,筛选了 15种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通过相关性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冗余传感器组合。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分性能值,剔除冗余传感器组合中区分性能值差的一个,完成对冗余气敏传感器的剔除。基于聚类分析及区分性能值的气敏传感器阵列筛选方法,通过聚类分析明确各传感器的独立性,筛选时从区分性能值最大的传感器开始,逐步选取独立性大的气敏传感器,最终筛选得到最佳的气敏传感器阵列。基于相关系数及区分性能值的冗余气敏传感器剔除方法和基于聚类分析及区分性能值的气敏传感器阵列的筛选方法,筛选出了针对红茶(Lb)、乌龙茶(Lo)、炒青绿茶(Lf)以及烘青绿茶(Lh)的气敏传感器阵列。在随机森林及四种基本模式识别方法下,使用气敏传感器阵列检测其对应的茶香气,区分准确率可达到98%以上。通过交叉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当传感器阵列的针对性越强时,传感器的检测效果越好。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12;TS272.7
【图文】:

气相色谱,质谱,设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色谱-质谱联合分析了福建地区的半发酵茶的香气成分,分析出的主要香气成分包括:菇烯逡逑醇、苯甲醇、苯乙醇等,并且证明这些成分在高品质级茶中的含量较多。逡逑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质谱仪是韩国YL9900L的质谱仪,如图1.2邋(a)所示。在1993逡逑年,赵和涛等[12]利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GC-MS)分析红茶香气,分析表明构成祁逡逑门红茶的芳香物质主要是主要是醇类、醋类、酸类、醌类等化合物。如图1.2邋(b)所示,逡逑为聚光科技公司的Mars-610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目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发展越来逡逑越小型化,便携化,如图1.2邋(c)所示,为聚光科技公司的Mars-400Plus便携式快速气逡逑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该设备首次将快速低热容气相色谱技术和三维离子阱质谱技术有机逡逑结合。近些年来,全二维气相色谱/航行时间质谱(GCXGC—TOFMS)被广泛熟知,如图逡逑1.3所示,该技术可以更为准确、快速地判断茶叶种类及品质。逡逑#rP?逦j逡逑I逦-1^—t逦mm逡逑卜逦^邋J邋⑶逡逑?^邋j邋J邋.一逡逑(a)邋YL9900L质谱仪逦(b)邋Mars-610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逡逑(c)邋Mar?

飞行时间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质谱仪


色谱-质谱联合分析了福建地区的半发酵茶的香气成分,分析出的主要香气成分包括:菇烯逡逑醇、苯甲醇、苯乙醇等,并且证明这些成分在高品质级茶中的含量较多。逡逑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质谱仪是韩国YL9900L的质谱仪,如图1.2邋(a)所示。在1993逡逑年,赵和涛等[12]利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GC-MS)分析红茶香气,分析表明构成祁逡逑门红茶的芳香物质主要是主要是醇类、醋类、酸类、醌类等化合物。如图1.2邋(b)所示,逡逑为聚光科技公司的Mars-610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目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发展越来逡逑越小型化,便携化,如图1.2邋(c)所示,为聚光科技公司的Mars-400Plus便携式快速气逡逑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该设备首次将快速低热容气相色谱技术和三维离子阱质谱技术有机逡逑结合。近些年来,全二维气相色谱/航行时间质谱(GCXGC—TOFMS)被广泛熟知,如图逡逑1.3所示,该技术可以更为准确、快速地判断茶叶种类及品质。逡逑#rP?逦j逡逑I逦-1^—t逦mm逡逑卜逦^邋J邋⑶逡逑?^邋j邋J邋.一逡逑(a)邋YL9900L质谱仪逦(b)邋Mars-610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逡逑(c)邋Mar?

电子鼻


用德国Airsense公司的PEN2电子鼻研究了邋3种不同等级信阳毛尖茶的挥发性气味,建逡逑立了传感器信号和信阳毛尖茶的茶多酚含量之间的检测模型,该研究证明了电子鼻结合有逡逑效地模式识别方法可以对不同种类及品质的茶香气进行区分。PEN2电子鼻如图1.4所示,逡逑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电子鼻之一。逡逑歐,.一逡逑图1.4邋PEN2电子鼻逡逑M电子鼻系统研究现状逡逑(1)国外研究现状逡逑近些年来,电子鼻技术快速发展,1993年,Winquit等自主研发了筒易的电子鼻系逡逑统。2000年,黄俊雄等[21]采用英国AromaScan公司的LabStation电子鼻进行了香烟的检逡逑测,该电子鼻包括了邋32个气敏传感器并融合了数据处理及图像识别算法。德国Airsense公逡逑司生产的PEN系列的电子鼻系统中包含10种气敏传感器系统,目前以广泛应用于食品质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立;;基于开放式靶标的数学建模及传感器阵列分析[J];电子设计工程;2018年09期

2 娄筱叮;;全集成可穿戴传感器阵列用于多功能原位汗液分析[J];化学传感器;2016年04期

3 边旭;张宇;王佳强;李一博;靳世久;孙立臣;綦磊;;基于声传感器阵列的连续泄漏定位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7年06期

4 王栋;金忠;何峰;颜志红;谢贵久;;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压力传感器阵列的设计[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17年03期

5 宋振国;侯长军;罗小刚;李显;邓波;霍丹群;;基于比色传感器阵列的农残检测系统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5年09期

6 贾明艳;冯亮;;光化学比色传感器阵列的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13年05期

7 王立川;张覃轶;黄伟;;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的白酒特征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12期

8 ;柔性多维力传感器阵列[J];技术与市场;2009年04期

9 陈四海;周敬良;;化学传感器阵列的计算机数据分析方法和发展趋势[J];化学传感器;2008年04期

10 李玉元,张国林;高通量分析中生物传感器阵列研究的进展[J];生命科学仪器;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佳;吴小晗;;基于柔性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二维传感器阵列[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G 光电功能高分子[C];2015年

2 杨俊梅;方厚林;成龙;孙德玉;;反狙击系统传感器阵列的设计[A];2014’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陈爽;朱名铨;邓进军;马炳和;姜澄宇;;用于边界层分离点检测的微型压力传感器阵列研究[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5年

4 陆伟;黄英;刘平;赵兴;葛运建;;新型柔性三维力/温度触觉传感器阵列设计[A];2010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伟玲;杨彩双;冉多钢;康磊;;基于传感器阵列的复合恶臭监测关键技术[A];2015中国(天津)机电装备创新设计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5年

6 岳凤英;李永红;王中山;王恩怀;;新型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在风力机叶片受力测试中的应用研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陶军;田彦涛;陶建武;;机载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测量模型[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8 楼厦厦;李晓东;田静;;基于波束形成的传感器阵列阵元位置误差校准方法[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周琪;周围;王晓辰;李思鸣;李志东;朱远飞;郭兴;李俊成;张思祥;;基于传感器阵列的恶臭检测电子鼻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恶臭污染测试与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10 解源;朱奕丹;曾桂英;苏永挺;;钢管损伤的非晶态合金传感器阵列检测方法[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2)[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王松涛;重庆研发出生物传感器阵列自动检测仪[N];医药经济报;2007年

2 浣文;重庆研制生物传感器阵列自动检测仪[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透视技术新进展[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阿张;防护检测行业的革命性变革[N];中国纺织报;2014年

5 记者 常丽君;“化学鼻”传感阵列可“嗅”出癌症味道[N];科技日报;2012年

6 常建龙 高建敏;情系检验 教研双馨[N];科技日报;2011年

7 成都 新兴 编;传感器的集成化和功能化[N];电子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帅;基于静电传感器阵列的方形气力输送管道内粉体颗粒流动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2 黄赣辉;味觉传感器阵列构建及其初步应用[D];南昌大学;2006年

3 张红梅;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几种农产品品质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惠国华;基于随机共振和定向多壁纳米碳管气敏传感器阵列的SF_6气体检测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张哲;仿生电子鼻传感器阵列设计及其在牛肉品质检验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6 谢光忠;气敏薄膜及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文娜;基于传感器阵列瞬态响应信号分析的气体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史志存;电子鼻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0年

9 王桂宝;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高分辨参数估计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骆吉安;无线传感器阵列网络高精度被动目标定位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美;基于传感器阵列的牛肉味觉品质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2 俞楚天;变压器油中溶解混合气体传感器阵列检测交叉敏感抑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3 常美茁;茶香气电子鼻系统中气敏传感器阵列筛选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4 利凯文;聚合物调控碳点的传感器阵列用于硫醇的检测[D];辽宁大学;2018年

5 金佳慧;基于膜式传感器阵列的牛肉呈味氨基酸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6 谢翔;传感器阵列数字化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5年

7 马星宇;基于PVDF的穿戴式设备用传感器阵列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8 胡良文;基于温度传感器阵列和深度学习的体温实时监测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9 邵林那;金属硫化物半导体的表面态调控及在臭氧检测中的应用[D];新疆大学;2018年

10 陈书钊;MEMS惯性传感器阵列系统搭建及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56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56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d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