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无形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江西文港毛笔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6 11:31
【摘要】:毛笔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是书写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重要的制笔产地,江西文港制笔历史悠久,毛笔制作技艺传承至今从未中断,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毛笔文化。但是,随着近代以来人们书写方式的转变,毛笔的使用急剧下滑,这势必影响了整个毛笔行业发展以及毛笔技艺传承,而当下,社会对文港毛笔文化关注度不高,需要逐步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实施一些解决方案。作为无形文化遗产的重要一部分,文港毛笔文化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国内,文港毛笔行业生产占据了毛笔业半壁江山,而在申请无形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其他毛笔行业一样的重视。本文从文港毛笔文化遗产价值谈起,针对文港毛笔业发展现状,包括文港毛笔行业建设、笔技艺传承与发展问题,重点在博物馆建设和毛笔文化遗产再生方面给予相关的保护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951.11
【图文】:

旧宅,作者,江西


江西文港镇周坊村周虎臣旧宅(源自:作者本人拍摄)

博物馆,作者,毛笔


图 3-2 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源自:作者本人拍摄)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是由邹氏农耕笔庄庄主,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港毛笔技艺传承人邹农耕先生个人筹建的。据邹氏农耕笔庄相关人员介绍,笔庄的形象店就在博物馆里,在博物馆建立后,提高了笔庄的知名度,让更多圈内朋友关注到笔庄,同时,对笔庄的市场份额能够起到稳定提升的作用。博物馆的建立也是邹农耕先生作为非遗传承人的努力提升毛笔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重要的毛笔生产地建造一所毛笔文化博物

湖笔,作者,博物馆


中国湖笔博物馆(源自:作者本人拍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晓琳;;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23期

2 江韶莹;;守护·传承:无形文化遗产保存的台湾经验与发展[J];文化遗产研究;2016年02期

3 查尔斯;;韩国2017年上半年新邮介绍[J];集邮博览;2017年05期

4 郭小白;;浅谈非遗的传承性[J];中华儿女;2017年15期

5 吕庆华;;略论无形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以泉州为例[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08年01期

6 程露;;发挥博物馆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7 吕超;;拥抱缪斯——保护无形文化遗产[J];世界文化;2006年07期

8 郭婷;;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与维护少数人权利问题的若干思考[J];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03期

9 周丹;;论口头与无形文化遗产的特征及保护[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8期

10 王莉;无形文化遗产的载体化保护和博物馆的社会分工[J];中国博物馆;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川田淳佑;;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激励措施[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研讨会资料专辑[C];2003年

2 爱川纪子;;无形文化遗产:新的保护措施[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研讨会资料专辑[C];2003年

3 杨源;;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林红;;现代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谢志远;;农业博物馆对无形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的利用[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孙其光;;试谈民间庙会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与保护的作用[A];2004年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全省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获奖论文集[C];2004年

7 李晓东;;加强文物学学科体系建设[A];中国文物学会通讯2005年第1期[C];2005年

8 庞雅妮;;博物馆与社区[A];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杜晓帆;;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几个新观念的出现[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国际博协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在上海召开[A];中国文物修复通讯(第22期)[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子烨;从有形物质遗产到无形文化遗产[N];联合时报;2017年

2 ;如何发挥民族无形文化遗产的作用[N];大连日报;2008年

3 李永贵;浅谈少数民族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N];赤峰日报;2008年

4 国立木浦大学文化人类学系教授 洪锡俊 (Hong,Seok-Joon) 国立木浦大学 刘娜 译;韩国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政策[N];社会科学报;2007年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代表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 杜晓帆;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N];中国文物报;2004年

6 王巨山;作为表达的无形文化遗产及其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曲冠杰;注重保护无形文化遗产[N];光明日报;2002年

8 新华社记者 冯源;无形文化遗产:中国最多[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9 邢莉;保护少数民族无形文化遗产刻不容缓[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要重视保护无形文化遗产[N];中国旅游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钟泽浩;无形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江西文港毛笔文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董广全;柞水县凤凰镇传统民居与传统手工艺的互相影响及其保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王珏t

本文编号:2757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57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6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