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纳米纤维素印花墨水的研制与丝绸冷轧堆印花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7 03:46
【摘要】:作为印花技术的一次产业革命,相对于传统的圆网及平网印花技术,数码印花具有生产灵活、工序简单、成本低廉、色彩艳丽等优势,且生产过程中污水排放量少,是一种相对环保的新型印花方式。丝绸是一种天然的高档纺织纤维材料,通过数码印花可将人们喜欢的花色及图案完美地呈现在真丝绸的表面,大大增加其附加值。虽然数码印花具有上述的优点,但目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其所用活性墨水的稳定性仍有待增强,固色及前处理过程中的污染及能耗问题也需进一步改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针对真丝绸数码印花的各环节工艺进行优化及改良,主要围绕以下两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高稳定数码喷墨印花墨水的制备采用混酸法制备了粒径较小、单分散性优良的高电负性纤维素纳米球。并以其为分散剂,复配以活性染料及适当种类的助剂以制备高稳定的活性数码印花墨水以用于真丝绸的数码印花。通过正交试验对所配置活性染料墨水的各项物理性能进行了优化;并将其与普通商用活性染料墨水进行了对比,发现纤维素纳米球对墨水的粘度计电导率具有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墨水的物理性能或在真丝绸上的数码印花效果均优于普通商用墨水。2.冷堆工艺与闪蒸工艺的融合研究为了降低常规活性染料喷墨印花固色过程中的高能耗,创新性地采用冷堆工艺代替常规的蒸化工艺,系统研究了各项工艺参数对印花得色量的影响;将冷堆工艺与蒸化工艺相结合用于真丝绸活性染料墨水印花的固色处理,发现冷堆-闪蒸组合工艺大大降低了印花过程中的水洗量及蒸汽量的消耗。综上所述,本课题针对活性染料数码印花的各环节工序进行优化及改良,论文结果为实现全面降低数码印花的能源消耗和污水排放、节约人力物力、提高产品质量,使数码印花工艺技术达到更加环境友好的目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194.4;TS194.21
【图文】:

示意图,纤维素,示意图,碱处理


2.2.2实验方法逡逑2.2.2.1纤维素纳米球分散剂的制备逡逑纤维素纳米球分散剂的制备流程如图2.1所示,将纤维素纤维剪碎后置于逡逑50邋%的NaOH溶液中,在300邋rpm的搅拌速度下碱煮30邋min,得到碱处理纤维素。逡逑然后将碱处理纤维素置于反应釜中在混酸条件下于12CTC反应30邋min,即可得到逡逑在水溶液中良好分散的纤维素纳米球。逡逑■paw逦_____碱赉搅拌逡逑O—>邋ZM7—>逡逑纤维素纤维逦剪碎逡逑烘逡逑T逡逑纤维素纳米球逦120°C反应釜邋碱处理纤维素逡逑图2.1纤维素纳米球的制备示意图逡逑2.2.2.2基于纤维素纳米球分散剂的数码印花墨水的配置逡逑以红色活性染料为K体,纤维素纳米球为分eW剂,将其与保湿剂、杀菌剂、逡逑表If伯纟?性剂等助剂按一记的比例进行混然f允分搅拌均匀,配制得到数码印逡逑花墨水。逡逑7逡逑

对比图,混酸法,盐酸法,纤维素


因为稳定分散的纤维素纳米球能够作为染料分子的分散剂及稳定剂,进而逡逑实现染料分子的高度分散,并调控配置染料的黏度、电导率等物理性能。逡逑图2.2混酸法制备纤维素纳米球的FE-SEM照片逡逑图2.2为混酸法(HC1邋:邋CA=9:1)所制备的纤维素纳米球的FE-SEM照片,从逡逑图中可以发现所制备的纳米球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尺寸较为均一,粒径大小约逡逑为10-50邋nm左右。逡逑图2.3盐酸法与混酸法制备的纤维素纳米球悬浮液的分散性对比图逡逑(其中比值为HCI:尟檬酸)逡逑8逡逑

照片,混酸法,纤维素,照片


实现染料分子的高度分散,并调控配置染料的黏度、电导率等物理性能。逡逑图2.2混酸法制备纤维素纳米球的FE-SEM照片逡逑图2.2为混酸法(HC1邋:邋CA=9:1)所制备的纤维素纳米球的FE-SEM照片,从逡逑图中可以发现所制备的纳米球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尺寸较为均一,粒径大小约逡逑为10-50邋nm左右。逡逑图2.3盐酸法与混酸法制备的纤维素纳米球悬浮液的分散性对比图逡逑(其中比值为HCI:尟檬酸)逡逑8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数码印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要求[J];网印工业;2017年12期

2 邬莹颖;;首届全国数码印花应用及供应链大会举行[J];纺织服装周刊;2017年24期

3 张庆;李慧霞;;数码印花产业化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网印工业;2018年02期

4 ;“让印花更简单”数码印花应用分享会绍兴站[J];印染;2018年03期

5 ;外媒眼中的2018年全球数码印花市场[J];印染;2018年05期

6 马莹;;数码印花新技术 印出精彩与时尚[J];丝网印刷;2018年07期

7 任建华;郑雄;李远惠;冯成;龙浩;;基于数码印花技术的扎染风格纺织品研究[J];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年03期

8 ;大浪淘沙!数码印花产业会迎来大洗牌吗?[J];网印工业;2018年08期

9 张为海;;国内数码印花“日新月异”背后的机会与挑战[J];网印工业;2018年10期

10 罗斌;;想玩转数码印花,还差点儿啥?[J];纺织服装周刊;2016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学功;周兴叶;何剑雄;;纺织品数码印花技术综述[A];“博奥-艳棱”杯2015全国新型染料助剂/印染实用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2 陈德才;;纺织品数码印花产品及市场[A];佶龙杯第四届全国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砚文;刘峰利;李晓峰;苗晓光;;羊绒披肩双面数码印花产品的开发[A];佶龙杯第四届全国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郭文登;;数码印花技术改造的要点[A];2013东升数码杯节能减排与印染新技术交流会资料集[C];2013年

5 郭文登;;提高数码印花精细度的方法[A];“佶龙杯”第六届全国纺织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郭文登;;提高数码印花精细度的方法[A];2013全国染整可持续发展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张庆;黄谷;李慧霞;;数码印花技术在印染工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2013全国染整可持续发展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黄谷;张庆;;数码印花技术在印染工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2014全国染整可持续发展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马学功;;纺织品数码印花技术浅谈[A];2014全国染整可持续发展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10 黄谷;张庆;;数码印花技术在印染工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A];2014全国服装服饰图案设计与印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唐茵;染化业创新从哪儿入手[N];中国化工报;2015年

2 记者 贾榕;数码印花产业新业态呼之欲出[N];中国纺织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贾榕;数码印花:“风口”还是“刀口”?[N];中国纺织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康佳媛;宏华当好科研落地者[N];中国纺织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席萍;数码印花呈现快速增长[N];中国纺织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刘永;数码印花行业变革在即 中国墨水技术或成重要推动力[N];中国经营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贾榕;数码印花演绎“速度与激情”[N];中国纺织报;2017年

8 智雅;借跨境电商东风“国民”丝绸打开世界大门[N];中国服饰报;2017年

9 赵峰;万事利借力跨境电商走向国际[N];中国纺织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徐晶鑫;从“我”到“我们”[N];中国纺织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津雄;数码印花精准叠印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婷;纺织品数码印花基于分区的多通道颜色混色模型[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2 王远远;基于图像特征的自适应数码印花技术[D];浙江理工大学;2019年

3 沈静;纳米纤维素印花墨水的研制与丝绸冷轧堆印花技术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9年

4 吴华;基于丝毛织物的数码印花色彩研究及设计开发[D];浙江理工大学;2019年

5 丁然;丝绸数码印花的免浆前处理工艺及喷雾给湿技术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9年

6 郑煜;数码印花在连衣裙设计中的影响探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7年

7 赵柯雯;数码印花在羊绒面料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天津科技大学;2017年

8 金经榕;基于NXP处理器的高速数码印花数据处理系统硬件设计[D];浙江大学;2018年

9 陈杰;工业级数码印花活性染料喷墨墨水的研制[D];郑州大学;2018年

10 曾贝;基于嵌入式GPU的数码印花缺陷检测客户端软件设计[D];浙江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58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58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d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