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多功能环保型上浆剂研究及工艺开发应用

发布时间:2020-07-24 09:29
【摘要】:纺织品生产工艺流程长,传统工艺中纺纱、织造、染色、印花、整理等加工各有规范化的一系列工序,各工序独立又不免有功能重复性。其中,经纱上浆浆料和纺织品印花预处理糊料具有一定共性。基于此,本文开发一种多功能环保上浆剂及免退移浆工艺,既满足经纱上浆又满足印花预处理需要,使其可缩短工艺流程,节省原料,符合纺织品清洁生产加工趋势。本文将聚丙烯酸酯浆料和海藻酸钠以一定比例复配,探究复合多功能上浆剂对涤纶纱线的上浆性能及涤纶织物喷墨印花性能的影响,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聚丙烯酸酯浆料与海藻酸钠的复配比例对纯涤纶纱线上浆性能的影响。将聚丙烯酸酯和海藻酸钠按质量分数100:0、70:30、50:50、30:70、0:100五种比例进行复配,并加入抗静电剂等助剂确定浆料配方。通过测试复合浆液的粘度、粘附性,浆膜水溶性、吸湿性、拉伸性能,浆纱拉伸性能,耐磨性能,毛羽减少率等指标,并与原纱和传统PVA浆料浆纱对比,确定最佳上浆剂配比。结果表明:最佳上浆剂配比为聚丙烯酸酯:海藻酸钠=70:30,并且最佳复配上浆剂上浆性能基本可以实现替代PVA。(2)研究聚丙烯酸酯浆料与海藻酸钠复合浆料作为预处理上浆剂对涤纶织物喷墨印花性的影响。将聚丙烯酸酯和海藻酸钠按质量比100:0、70:30、50:50、30:70、0:100五种比例进行复配,对涤纶织物进行上浆预处理。通过测试不同复配上浆剂处理的涤纶织物喷墨印花表观得色量、渗透率、渗化性、色牢度等指标,确定最佳预处理剂配方。结果表明:对于涤纶织物,通过聚丙烯酸酯/海藻酸钠上浆预处理,喷墨印花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得到最佳上浆剂配比为聚丙烯酸酯:海藻酸钠=70:30。(3)探索一种免退移浆工艺。将复配浆料浆纱与原纱进行织造,以1:1的浴比与水浸渍,控制移浆时间、温度、pH、浸压工艺等因素,测试不同工艺条件下涤纶织物喷墨印花表观得色量、渗透率、渗化性、色牢度等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佳免退移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免退移浆工艺为:浸渍pH=8,移浆时间为8min,温度为35℃,带液率为70%。最佳免退移浆工艺下,喷墨印花性能与上浆剂预处理喷墨印花效果相当。(4)聚丙烯酸酯/海藻酸钠上浆剂的回收可循环性能评价。对浆纱进行退浆溶解处理,回收退下的浆料调配浆液浓度至6%。回收的浆料作为浆纱上浆剂及涤纶织物喷墨印花预处理上浆剂,将其测试的浆纱指标和印花性能指标与原上浆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回收上浆剂可以同时满足经纱上浆和喷墨印花预处理两种功能,实现可循环性,降低了退浆液对环境的污染,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综上所述,围绕经纱上浆浆料和纺织品印花糊料的共性,以及两工艺流程的特点,通过改变浆料的复配比例,制备多功能环保上浆剂,应用于涤纶纱线上浆剂和涤纶织物喷墨印花预处理,并探索了一种免退移浆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并节省原料,符合环保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103.846
【图文】:

海藻酸钠,结构式


图 1-1 海藻酸钠结构式合成糊料一般以烯烃酸,如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等水溶性单体烯酸酯类疏水性单体和具有两个烯基的化合物聚合而成[2,丙烯酸类糊料结构通式如图 1-2 所示。合成糊料制糊方力强,含固量很低,用量 2%左右即可[23]。合成糊料的触粘度有利于染料渗透,恢复粘度后使得印花轮廓清晰,给粘度大大降低,为此,要使用非离子型的分散剂[25]。表 1-2 化学合成类糊料类 主要品种合成糊料 变性淀粉、丙烯酸类、褐藻酸钠、CMC糊 油/水/乳化剂

糊料,聚丙烯酸类,结构通式


图 1-1 海藻酸钠结构式糊料以烯烃酸,如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等水酯类疏水性单体和具有两个烯基的化合物聚烯酸类糊料结构通式如图 1-2 所示。合成糊,含固量很低,用量 2%左右即可[23]。合成有利于染料渗透,恢复粘度后使得印花轮廓大大降低,为此,要使用非离子型的分散表 1-2 化学合成类糊料主要品种糊料 变性淀粉、丙烯酸类、褐藻酸油/水/乳化剂

喷墨印花,预处理,上浆剂,织物


(b)经预处理图 1-3 喷墨印花预处理效果对比图由图 1-3 可看出,织物未经预处理时,由于喷墨印花墨水粘度较小及液效应,当墨水喷印在织物上时,十分容易向经纬方向扩散,从而喷印的现象严重,如图(a)所示。织物经具有一定流变性能的糊料预处理后维间毛细管道被上浆剂中的糊料阻塞并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均匀浆制了墨水在织物上的渗化,如图(b)所示。喷墨印花上浆预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上浆剂的配制、上浆、织物后整理存等[49]。1)配制预处理上浆剂预处理上浆剂的组分及各组分作用见下表 1-4,预处理上浆剂配方见表参考的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染料墨水的喷墨印花预处理上浆剂配方如表8 所示[50-53]。不同于染料墨水,涂料墨水喷墨印花时不易渗化,故对于强的织物,如棉织物等可以不用预处理工艺直接印花;疏水性织物如涤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江;张志军;常鹏;皮丕辉;;牛仔混纺经纱免退浆特种浆料的合成及其一步法浆染工艺[J];染整技术;2015年10期

2 白刚;陆佳明;刘晶;;海藻酸钠/CMC复配浆料物理性能及喷墨印花性能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5年03期

3 楼永平;吴键慧;;涤纶织物数码喷墨印花工艺的探讨[J];山东纺织经济;2014年11期

4 王耀;;我国纺织环保上浆现状及发展趋势[J];纺织导报;2014年07期

5 徐浩贻;;绿色上浆研究与展望[J];现代纺织技术;2014年02期

6 王百慧;王雪燕;;绿色环保型浆料的发展与探讨[J];纺织导报;2014年02期

7 周丹;沈艳琴;武海良;冯亚明;;醋酸酯淀粉浆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棉纺织技术;2013年12期

8 刘蕴慧;张宗亮;高鹏;;分散染料印花糊料BDP的研究及应用[J];染整技术;2013年06期

9 唐增荣;;织物印花的糊料选择和应用研究(一)[J];上海丝绸;2013年01期

10 郭开华;;纺织浆料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曼;羊毛织物数码喷墨印花预处理浆料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8年

2 赵伟林;数码喷墨印花预处理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3 赵许亮;有机/无机复合糊料对数码喷印加工性能的作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4 杨洪伟;海藻酸钠糊料的改性及应用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啸;活性染料印花复合糊料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6 张向茹;羊绒织物数码印花得色性能的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0年

7 施威宇;可循环使用共聚丙烯酸类浆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8 陈通炫;纺织品活性染料墨水喷墨印花工艺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9 程晓辉;绿色浆料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趋势[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68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68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f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