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德州扒鸡感官品质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的建立

发布时间:2020-07-24 10:17
【摘要】:德州扒鸡是中华民族传统名吃,历史悠久。因其肉烂骨酥、鲜奇味醇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本研究以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气调扒鸡为对象,对德州扒鸡的外观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口感和余味,进行感官描述试验,并测量扒鸡相关理化指标,将感官特性和理化指标联系起来,从而明确扒鸡的核心品质特征,建立德州扒鸡品质评价标准指标体系。通过对扒鸡感官品质分析,建立扒鸡的特征描述词汇,得出扒鸡外观属性特征的描述词为金黄色和光泽透亮;扒鸡气味属性特征的描述词为肉香味、五香味、油脂味;扒鸡滋味属性特征的描述词为咸味、鲜味、脂味和厚味;扒鸡质地属性特征的描述词为弹性、韧性、撕而不断、无残渣颗粒感、细嫩多汁和软烂;扒鸡余味属性特征的描述词为酱香味和肉香味。最终总结得到金黄透亮、咸淡适口、鲜香滑爽、撕丝相连。通过对扒鸡色泽、TPA、剪切力、加压失水率等物理指标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鸡胸皮颜色较鸡腿皮浅;鸡胸的硬度、粘聚性、胶着度和咀嚼性均大于鸡腿,且硬度与胶着度、咀嚼性相关性极显著(P0.01)正相关;鸡腿的剪切力值明显小于鸡胸,故鸡腿比鸡胸更嫩;鸡胸加压失水率均高于腿肉。利用GC-MS对扒鸡挥发性气味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4种关键风味化合物(ROAV≥1)对扒鸡风味贡献较大,分别为壬醛(100.00)、癸醛(81.67)、己醛(38.94)、辛醛(19.29)、庚醛(14.50)、柠檬烯(14.08)、1-辛烯-3-醇(11.50)、2-戊基呋喃(10.14)、桉树脑(9.71)、草蒿脑(5.69)、丁香酚(5.56)、芳樟醇(3.86)、α-蒎烯(3.08)、茴香脑(2.01)。利用滴定法、HPLC、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电子舌分别对扒鸡中的滋味物质如氯化钠、核苷酸、游离氨基酸等指标分析测定,发现成品扒鸡氯化钠含量稳定在1.3%;5'-IMP含量(112.39±5.92 mg/100 g)最大,且TAV1,5'-IMP对扒鸡鲜味贡献较大。扒鸡中主要游离氨基酸为鲜味氨基酸中的谷氨酸(31.57mg/100 g)、甜味氨基酸中的丙氨酸(20.98 mg/100 g)以及苦味氨基酸中的赖氨酸(76.19mg/100 g);电子舌中鲜味和咸味的响应值均高于无味点。因胸肉粘聚性较大,故肌纤维束撕断率小,撕取的肌纤维束最长可达5 cm。随着咀嚼时间的延长,D_(50)逐渐增多。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51.67
【图文】:

分布图,感官,属性,余味


图 2-1 德州扒鸡的感官属性在旋转空间中的分布图-1 Distribution of sensory attributes of dezhou braised chicken in rotati注:O 代表气味,T 代表滋味,A 代表余味

扒鸡,水分含量,皮色,皮水


图 3-1 扒鸡皮色泽和水分含量变化-1 Changes in color and moisture content of braised c表 3-2-1 扒鸡皮水分含量和色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analysis between moisture content and color differen水分含量 L*a*1 0.648** 0.327

HPLC色谱,种核,混合标准,溶液


图 3-2 6 种核苷酸混合标准品溶液 HPLC 色谱图Fig. 3-2 HPLC chromatogram of six nucleotide mixed standard solution表 3-2-3 6 种核苷酸的标准曲线Table 3-2-3 The standard curve of six nucleotides酸种类 标准曲线 回归系数 R2GMP y=20.469x 31.998 0.9999-IMP y=14.444x+18.781 0.999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世河;;德州羊肠子[J];饮食科学;2019年15期

2 崔明理;;年轻人眼中的家乡老字号[J];农村工作通讯;2018年05期

3 王天宇;;“德州扒鸡”,老字号香溢世界[J];走向世界;2017年24期

4 仲实;;德州扒鸡:高品质打造舌尖美味[J];中国品牌;2016年02期

5 ;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J];山东人大工作;2016年06期

6 ;香飘百年 誉满神州——记主食加工老字号企业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J];农业工程技术;2015年23期

7 王迪;;德州扒鸡:回归老字号传统[J];民生周刊;2019年02期

8 崔明理;;年轻人眼中的家乡老字号[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8年10期

9 张倩;;德州扒鸡现代化发展初探[J];智富时代;2018年03期

10 李盛仙;;尝遍名鸡在中国[J];烹调知识;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丁胜超;闫洪林;孙京新;黄明;李显耀;赵纪华;冯永胜;孟凡生;;华北柴鸡胴体不同冷藏处理对德州扒鸡食用品质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2 曹顶国;雷秋霞;韩海霞;李福伟;刘玮;周艳;高金波;刘杰;逯岩;;817肉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德鹏 本报通讯员 董文广;德州扒鸡:练好内功 端上国宴“飞”出国门[N];德州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王德鹏 本报通讯员 邱颜君 姜美洁;德州扒鸡“飞”出新高度[N];德州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王贺;谋改革 谈创新 话民生 议发展[N];德州日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马永刚;山东老字号用创新擦亮招牌[N];中国食品报;2017年

5 祁迪 李延鹏;德州扒鸡:续写三百年老字号传奇[N];中国旅游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丛民 本报通讯员 王博;走向国际的“老字号”[N];工人日报;2017年

7 山东省德州市畜牧兽医局 王艳秋 李萌;“德州扒鸡”须提高产业化水平[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1年

8 许崇龙;李军;德州扒鸡欲与伏特加同桌共“舞”[N];中国国门时报;2002年

9 孙伟振;德州扒鸡报晓新世纪[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韩f3 李方;德州扒鸡300岁高龄再寻根[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崔晓莹;德州扒鸡感官品质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的建立[D];渤海大学;2019年

2 霍萌萌;德州扒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杨金鹏;德州扒鸡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王学敬;德州扒鸡风味成分分析及其工艺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5 冯延红;德州美食旅游创新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6 高素琦;德州扒鸡及肉制品加工车间建设项目财务风险与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邹伟;XS公司扒鸡产品质量管理改进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张文静;德州扒鸡挥发性香成分分析[D];北京工商大学;2009年

9 相倩;德州扒鸡品质相关挥发性成分的鉴定及保鲜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68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68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8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