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酸肉是西南地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乳酸发酵猪肉制品,发酵这一方式既是酸肉风味品质形成的基础,也是酸肉保藏的方法。传统酸肉主要在冬季腌制,从发酵15天左右便开始食用,并以发酵的方式保藏,直至食用完毕,食用周期有时会长达半年以上。在自身酶系和微生物胞外酶系的影响下,酸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质会被降解和氧化,加上长时间的微生物产酸和外加食盐的胁迫作用,其营养、安全以及食用品质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为了找到酸肉最佳的食用期和最长可食期,有必要对长时间以发酵方式保藏的酸肉的营养、风味和食用安全等品质进行系统研究,为传统发酵酸肉的合理消费和食用提供支持。鉴于此,本文基于黔渝地区传统酸肉加工方式,研究长期酸肉(180d)发酵保鲜过程中营养、风味品质和安全食用的变化,确定以发酵方式保藏酸肉的最佳食用期和最长可食期,以有效利用发酵保藏措施,发展食品风味,控制安全风险。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营养和安全品质研究结果:研究了酸肉在180 d发酵期内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变化以及微生物消长情况。结果表明:酸肉中宏量营养素蛋白质和水分含量逐渐下降,脂肪含量在发酵前30 d呈小幅上升趋势,后呈下降趋势;酸肉中非蛋白氮含量不断上升,但在发酵150 d后变得平缓;多肽氮和氨基态氮先增后降,峰值分别出现在发酵90 d和120 d;脂肪酸种类减少,发酵90 d时脂肪酸种类最少,说明在此期间脂肪的氧化较为激烈,产生了小分子的醛、酮类物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形成酸肉的特征风味。挥发性盐基总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在发酵过程中成上升趋势,发酵前120 d的TVB-N含量在2.19~13.24mg/100g,低于国标规定的鲜(冻)畜、禽产品中的限量标准(≤15 mg/100g);发酵150 d后其值超出20 mg/100g,但在腌猪肉二级品标准限制(≤45 mg/100g)的范围中;过氧化值呈上升趋势,发酵120 d达到0.525 g/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腌腊肉中过氧化值的安全限量;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呈先增后降又增的波动变化。此外,酸肉的乳酸菌落数在90 d时达到峰值成为酸肉中最主要的优势菌种,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根据本章研究,初步判断酸肉可食期不宜超过120 d。(2)理化品质研究结果:研究酸肉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以此评价酸肉的食用品质。结果显示:在180 d的发酵过程中,酸肉表面的色泽变化明显,肥肉部分在发酵前期红色迅速消失,呈乳白色,发酵后期(150 d后),表面变黄现象严重;瘦肉部分中的a*值,在发酵前期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发酵30d后,红色逐渐变浅,而黄蓝变化趋势不明显。从质构特性来看,瘦肉部分硬度呈上升趋势,而肥肉呈减小趋势;瘦肉的咀嚼性始终高于肥瘦,且整体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最高值出现在发酵30 d~60 d;瘦肉和肥肉部分的弹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发酵60 d时瘦肉部分的弹性开始高于肥肉,说明发酵对肥肉弹性的影响要大于对瘦肉的影响;酸肉的内聚性整体呈现不显著的波动变化(P0.05)。酸肉发酵过程中其pH值呈下降变化,但在发酵90 d后出现缓慢回升趋势;发酵增加了酸肉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酸肉中主要的有机酸种类为是乳酸和琥珀酸,在发酵60d后,这两种酸主导了酸肉特征的酸鲜味感;微生物利用酸肉中的碳水化合物,使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增加了醛、酮和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含量;氯化物呈增长趋势,发酵60 d左右达到4.35 g/100g,同时增长趋势变缓,酸肉与外界环境的渗透压趋于平衡;各游离氨基酸含量在60~120 d达到峰值,其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酸肉的鲜味品质。综合以上结论,初步推断酸肉的最佳食用期在60~90 d,且不宜超过120 d。(3)感官和风味品质研究结果:通过模糊数学法对不同发酵期酸肉进行了感官评价,同时定性定量测定了酸肉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发酵60 d酸肉的综合感官评分最高,而发酵120 d后的酸肉综合评分低于5分,说明发酵120 d后的酸肉已难以被接受;通过感官评分和其他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酸肉质构特性的变化以及TVB-N、过氧化值、TBA等安全指标对感官评分的影响较显著。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结果显示,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共有114种风味化合物质产生,其中酯类化合物37种,酸类化合物11种,醇类化合物13种,羰基化合物23种,碳氢化合物27种,在发酵过程中酯类、羰基化合物和酸类物质的数量和含量均有增加,醇类和酸类物质的变化不明显。OAV分析得到酸肉中共有26种特征风味物质,脂肪味、青草味和瓜果清香味共同构成了酸肉的特征风味。综上所述,推荐酸肉的最佳食用期为60~90 d,最长发酵期不超过120 d。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51.5
【图文】: 有机酸标准品液相图谱(A)和酸肉样品有机酸图谱(B)
图 1 有机酸标准品液相图谱(A)和酸肉样品有机酸图谱(B)Fig.1 Chromatogram of organic acid standard(A) and sour meat samples(B)-MS 色谱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一明;谷风林;初众;徐飞;谭乐和;赖剑雄;;发酵方式对海南可可豆特性和风味的影响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2 王洪瑞;李军训;吕明霞;宋洪宁;杨维仁;;不同发酵方式处理对豆粕的影响[J];山东畜牧兽医;2012年10期
3 李文婷;车振明;雷激;黄清霞;;不同发酵方式泡菜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数量变化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1年09期
4 贾秋思;何芝菲;罗佩文;何利;周康;胡欣洁;韩新锋;颜正财;刘书亮;胡滨;;不同发酵方式下泡青菜的品质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年08期
5 牟琴;徐俐;鲁青松;王梅;;不同发酵方式对发酵番茄酱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2019年06期
6 冯湘沅;成莉凤;刘正初;杨琦;刘志远;郑科;段盛文;彭源德;;发酵方式对苎麻韧皮生物脱胶效果的影响[J];中国麻业科学;2019年03期
7 韩俊俊;王颖;刘长虹;;馒头的不同发酵方式及其特性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6年02期
8 王芮东;卫博慧;李楠;杨金菊;;不同发酵方式下甘蓝泡菜中有机酸的HPLC分析[J];中国酿造;2018年09期
9 张亚妮;万中义;徐敏;张志刚;王燕;杨自文;王开梅;;发酵方式对放线菌WS-22011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10 汪洪涛,徐学明,金征宇;不同补料发酵方式对发夫酵母产虾青素的影响[J];生物技术;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傅力;艾克拜尔;张华;叶红;;优良库尔勒香梨酒酵母的筛选及发酵工艺的研究[A];现代农业工程与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林真;泡菜生产工艺[N];福建科技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荣;发酵方式保藏酸肉食用品质的变化及食用价值评估[D];西南大学;2019年
2 李文婷;乳酸菌制剂发酵泡菜工艺及安全性研究[D];西华大学;2012年
3 柳建华;凉薯泡菜发酵工艺优化、对比及风味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敏;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物质变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5 肖秀丹;腌制型酸茶发酵工艺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冉;发酵方式对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品质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7 王励治;野生猕猴桃干酒酿造工艺及其香气成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匡晓东;金秋梨酒酿造工艺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9 单祖华;完全密闭发酵条件下酿酒酵母的生长代谢及其代谢通量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徐丹萍;结球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
2788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8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