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多羟基大分子与聚丙烯腈的共混阻燃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8 06:58
【摘要】:聚丙烯腈(PAN)纤维,即腈纶,是性能优良的合成纤维,具有弹性好,手感舒适,保暖性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装饰、服装、产业等领域,在纺织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聚丙烯腈纤维属于易燃纤维,极限氧指数(LOI)值仅约17%,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阻燃PAN纤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第一部分采用PAN与聚乙烯醇(PVA)共混并经湿法纺丝制备出复合纤维(PVA/PAN),再经硼酸溶液交联得到交联的复合纤维(B-PVA/PAN),随后对交联复合纤维进行阻燃改性,得到阻燃复合纤维(FR-PVA/PAN)。探索了PAN与PVA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相容性,以及PVA/PAN共混比与溶液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AN与PVA在共溶剂DMSO中未发现相分离,具有很好的相容性。随着PVA含量的增加,共混溶液的粘度呈上升的趋势,且实验测量值与拟合曲线较为接近。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DSC)、锥形量热(CC)和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G-FTIR)对复合纤维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R-PVA/PAN经燃烧后残炭量高达42.3 wt%,表面形成了厚度为1.89 cm的能够隔绝氧气和热的炭质泡沫层,同时分解产生了不燃性气体,充分发挥了气相及凝聚相阻燃作用,致使FR-PVA/PAN的热稳定性与阻燃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FR-PVA/PAN的主要质量损失区间(640~800℃)内,降解的气相产物主要是H2O、C02以及PO·自由基等,无有害气体生成。本文第二部分采用生物质大分子木质素(LIG)与聚丙烯腈(PAN)共混,制备出LIG/PAN复合纤维,针对该复合纤维进行了阻燃改性,最终得到FR-LIG/PAN。利用XPS、FTIR对阻燃改性前后的聚丙烯腈结构进行表征,采用TG、CC和TG-FTIR研究阻燃改性前后的聚丙烯腈的热行为及其燃烧行为。结果表明:在800℃下,FR-LIG/PAN的残炭量比LIG/PAN增加了12.3 wt%,比PAN增加了15 wt%。同时,FR-LIG/PAN的热释放速率(HRR)、总热释放量(THR)、烟雾生成速率(SPR)和总生烟量(TSP)较LIG/PAN、PAN均明显降低,反映出FR-LIG/PAN的阻燃性及热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FR-LIG/PAN受热后形成了厚度为1.3 cm的炭层,能够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在分解过程中气相产物主要为无毒害的H2O、CO2、PO·自由基等小分子物质,符合环保的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101.921
【图文】:

阻燃纤维,制备方法,共聚法


1.4阻燃纤维/织物的制备技术逡逑阻燃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共聚法、共混法、化学改性法、热氧化逡逑法、后整理法。阻燃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如图1-1所示:逡逑单体|逦阻燃单体共聚逦1共逡逑聚人逦邋?邋聚逡逑聚。逦w逦J法逡逑聚各物I逦阻燃添加剂共混逦1共逡逑I逦I邋M逡逑纺丝逦在纤维凝固的过程中渗入阻燃添加剂邋J逦&逡逑<阻燃单体_共聚逦彳攀逡逑分■子间交联逦I逦1逡逑性逡逑环化或者炭化(聚丙烯腈)逦j法逡逑一、逦预氧化(聚丙烯腈)逦热氧化法逡逑V逡逑织物逦阻燃整理逦逦后整理法逡逑图1-1阻燃纤维/织物的制备方法逡逑1.4.1共聚法逡逑共聚法是将共聚单体(含有卤、磷、硫等的乙烯基化合物)与丙烯腈及其相逡逑应的具有柔软性、染色性的第二、第三单体共聚,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的一种阻逡逑5逡逑

示意图,复合纤维,聚丙烯腈,聚乙烯醇


逦第二章PVA/PAN无卤阻燃复合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宄逦逡逑将不同配比的共混溶液,放于真空烘箱中60邋°C抽真空脱泡处理4邋h,选取3逡逑号配比,采用甲醇溶液作为凝固浴,制备出PVA/PAN复合纤维。逡逑(2)PVA/PAN复合纤维的交联:配制5wt%的硼酸溶液,将PVA/PAN复合逡逑纤维在该溶液中交联40邋min。随后将其放置于60邋°C烘箱中干燥,制备出硼酸交联逡逑的复合纤维(B-PVA/PAN)。逡逑(3)逦B-PVA/PAN的阻燃改性:将B-PVA/PAN放入磷酸、尿素溶液当中(60逡逑wt%磷酸、尿素溶液,其质量比为10:1)邋80邋°C水浴加热lh,水洗,60邋°C干燥,制逡逑备出阻燃复合纤维(FR-PVA/PAN)。逡逑

共混,相容性,溶液,粘度


逡逑从图2-2可以清楚的看出:在25邋°C下,各比例的共混溶液均未出现相分离逡逑的情况,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故后续实验选用二甲基亚砜作为共溶剂,制备逡逑FR-PVA/PAN0逡逑2.4.2不同共混比的PVA/PAN溶液对粘度的影响逡逑共混溶液的粘度一般介于PAN与PVA之间,多相高聚物的粘度变化并非简逡逑单的算术加和值,十分复杂。对于粘度介于纯组分之间的共混物,常应用以下公逡逑式计算其粘度:逡逑21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定宇,鲍续进,高岚,张土林;HDPE/SBS共混薄膜特性的研究[J];北京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2 陶灿;韩飞龙;鲍俊杰;黄毅萍;许戈文;;直接/乳化共混法制备硅丙/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15年04期

3 曲成东,田明,张立群;直接共混法制备的针状硅酸盐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英文)[J];合成橡胶工业;2003年01期

4 徐炽焕;;用反应共混法制造塑料合金[J];广东塑料;2005年12期

5 殷汉屏,钱人杰,虞东,朱文炫;乳液接技共混法ABS树脂的生产技术分析(Ⅲ)[J];塑料工业;1983年01期

6 高宝玉,张子健,马建伟,曹先艳;固固共混法制备聚合氯化铝混凝剂[J];环境化学;2005年05期

7 何燕;郭昌;徐瑾;崔连雷;;淤浆共混法制备碳纳米管/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的研究[J];橡胶工业;2019年02期

8 罗勇悦;邱权芳;冯春芳;李永振;彭政;;胶乳共混法天然橡胶/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6期

9 郑骏驰;叶欣;韩冬礼;桂燕;赵秀英;张立群;;乳液共混法制备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橡胶工业;2015年06期

10 王忠;陈立贵;付蕾;袁新强;;共混法制备HDPE/活性炭纤维复合物及其表征[J];化工新型材料;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云燕;李雪梅;何涛;;共混法制备对称支撑液膜[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2 彭政;李永振;邱权芳;罗勇悦;;“胶乳共混法”天甲胶乳/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3 张文龙;杜阳;王暄;杨佳明;赵洪;穆娟;;溶-熔共混法制备LDPE/SiO_x纳米复合材料的电性能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电介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吴锦荣;李辉;吴思多;刘玉峰;黄光速;;用乳液共混法制备天然橡胶/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钱功明;郑丽;刘威;刘行刚;;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调控及性能[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6 沈庆湘;张颖楠;金其璋;;日化香精应用新领域——芳香纤维[A];2000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张卿隆;冯嘉春;;通过共混途径实现SEBS高性能化或功能化相关的一点工作[A];第十四届中国橡胶基础研究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红革;聚丙烯/聚碳酸酯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崔丽梅;动态固化聚丙烯/酚醛树脂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亮;分子级共混法制备CNT/Cu-Ti复合材料及微观组织结构和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2 陈p

本文编号:2795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795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e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