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服装图像形变场构建与重利用

发布时间:2020-09-15 15:26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虚拟试衣在电子商务中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虚拟试衣以二维裁片缝合等方式为主,通过物理仿真建模,完成服装的模拟与试穿。但这些方案工作量大且应用场景受限。普通服装销售商家通常并不拥有二维裁片等信息,如何计算不同体形人体上的着装效果则成为难题,而相关的研究也较为匮乏。因此,如果通过仿真计算,能更快速便捷地获得服装穿着效果,将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形变场的构建和重利用入手,计算生成服装在人体上的着装效果。通过数学方法建立模板服装在平铺状态和着装状态之间的形变对应,建立形变场;并将形变场迁移至相近款式目标服装的平铺图像上,实现对目标服装的着装效果的计算模拟。由于布料的柔软性,服装在不同状态之间存在较大的非线性形变,现有的特征点匹配算法难以满足图像大形变前后的自动鲁棒映射,从而影响形变场的构建。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完成对服装图像形变场的构建与重利用:开发了满足服装较大形变的编码标记点匹配算法。通过设计特殊的编码标记点并完成标记点的提取、识别和匹配,最终获得了平铺服装图像与人体着装图像之间分布均匀稠密的匹配点对。研究了服装形变前后的服装图像形变场构建算法。基于标记点对以及服装轮廓建立约束,构建结构相同的平铺服装模型与人体着装模型,并表征每一个网格单元的形变,完成了服装形变场的构建。研究了服装图像形变场重利用方法。通过建立源服装与目标服装在平铺状态时的网格对应,利用源服装形变场,在目标网格模型形变约束下构建能量最小化方程,计算目标服装图像的形变,实现形变场重利用,获得目标服装的穿着效果。以本文研究成果为核心,开发了以服装为对象的形变场构建与重利用系统,可以利用系统完成源平铺服装图像与源人体着装图像的编码标记点匹配,创建对应的网格模型并建立形变场。对于相近款式的目标平铺服装图像,完成建模并通过形变场重利用获得其人体着装效果,实现虚拟试衣功能。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P391.41;TS941.17
【部分图文】:

试衣


虚拟试衣主要应用在电子商务中。电子商务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逡逑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销售为中心的商业活动。它实现了整个商务过程逡逑的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包括了所有的以互联网为煤介的商业行为,如图1.1逡逑所示。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电子商务飞速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日常消费方逡逑式^1。在2018年“双十一”,天猫当天成交总额达到2135亿元人民币,超过前一逡逑年的1682亿元人民币,再次创下新纪录并突破两千亿大关,同样,京东“双十逡逑一”期间交易额达到1598亿人民币,超过前一年的1271亿人民币。而在天猫的逡逑销售额中,服装服饰所占的比例达到27%,在所有的商品品类中占比最高。由此逡逑可见,服装类销售在电子商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逡逑然而在服装网购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31。消费者在网购服装中,逡逑能够观察到的

试衣,二维,服装


脸替换到其他的服装人体上,完成换脸,或者将服装替换到其他的人体上,完成逡逑换装。在换装或者换脸的时候,也需要使得服装或者人体过渡自然,姿势合理,逡逑因此,也需要完成肤色调整、姿势调整等工作,如图1.2所示。逡逑)邋’礞逦Prepare邋images逡逑B逦■售j隅一邋a逡逑Curve邋Fitting逦Hedd邋Composition邋Skin邋Color邋Change逦y-邋WK逡逑mm邋?邋■邋*邋m邋:逡逑■邋4逡逑Catalogue邋Photos邋Position邋Train邋mg逡逑图1.2基于图像处理完成二维虚拟试衣m逡逑二维虚拟试衣在图像层面进行处理,通过简单地完成换脸或者换装,能够获逡逑得人体的正面着装效果。但因为不同人体型上的差异,其所得到的虚拟试衣效果逡逑与人体的真实着装结果可能会有所出入,其次,要想获得某件服装的虚拟试衣效逡逑果,首先需要对每一件服装进行试穿,获得其真实试衣效果,之后才能对二维虚逡逑拟试衣进行处理,而要想获得多种姿态的服装,需要拍摄该服装多个姿态的图像。逡逑3逡逑

试衣,服装,三维服装,建模


3D虚拟试衣通过物理建模等方式,对布料等进行仿真,算法计算量大,,且布料种类过多,逼真的模拟种类繁多的布料结果,难度过大。逡逑相关技术现状逡逑1建模技术现状逡逑服装作为典型的柔性物体,其外形是可变的。服装建模需要考虑到这一特立符合该服装外形的模型。服装建模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几何建模与物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几何建模与物理建模相结合的方式,对服装仿真。逡逑1.几何建模逡逑几何建模在服装建模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几何建模建立在物体的几何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荣富;关于虾拉沱形变场地环境条件建设的讨论[J];地壳形变与地震;1988年02期

2 丁平,于建民,江在森;关中地区近期垂直形变场演变特征[J];地壳形变与地震;1988年03期

3 刘洋;许才军;温扬茂;;单幅干涉图像提取震间形变场模拟研究[J];测绘科学;2016年03期

4 杨国华;水平形变场的函数描述及其实现方法[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2年01期

5 孙建中;用边界元法模拟同震形变场[J];地壳形变与地震;1991年04期

6 孔繁强;林玉祥;;辽宁地区垂直形变场特征再研究[J];东北地震研究;1991年04期

7 郭维栋,汤懋苍;地形变场与现代地壳垂直运动及地震活动关系初探 (Ⅱ)——地凸凹区与地壳运动及地震活动的关系[J];西北地震学报;2003年02期

8 屈春燕;张桂芳;单新建;张国宏;刘云华;宋小刚;;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同震-震后形变场特征及演化过程[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7期

9 许才军;林敦灵;温扬茂;;利用InSAR数据的汶川地震形变场提取及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10期

10 张冬菊;彭华;;两种活动块体模型在地壳形变场分析中的比较[J];价值工程;2013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在森;黎凯武;张希;王双绪;方颖;;区域构造形变背景与蕴震形变场识别[A];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暨中国东部地区震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屈春燕;张国宏;;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同震-震后形变场特征及演化过程[A];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罗灼礼;;震源应力场、形变场、倾斜场[A];第一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79年

4 张四新;刘文义;王双绪;;四川西部现今地壳形变场与地震[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5 江在森;崔笃信;王双绪;;大地垂直形变场信息分离与强震危险区判定[A];中国地震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6 张四新;刘文义;王双绪;;四川西部现今地壳形变场与地震[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7 张四新;王双绪;薛富平;;兰天武地区暨北祁连河西地区垂直形变场与地震[A];中国地震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杨国华;杨博;韩月萍;张风霜;;华北地区最近几年形变场的动态变化[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周硕愚;梅世蓉;王若柏;吴云;龚凯虹;施顺英;;用蕴震系统图象动力学研究地壳形变场现今演化[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10 赵德政;屈春燕;;基于升/降轨InSAR数据的玉树地震二维形变场解算[A];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四)——专题56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利民;基于InSAR与多源数据的三维形变场获取研究与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4年

2 洪顺英;基于多视线向DInSAR技术的三维同震形变场解算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0年

3 杨莹辉;基于InSAR观测同震地表形变场反演汶川地震断层滑移[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刘斌;InSAR高精度观测地震形变场及其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万琦;服装图像形变场构建与重利用[D];浙江大学;2019年

2 邵叶;基于D-InSAR和Offset_Tracking技术的同震形变场提取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1年

3 佟国功;基于InSAR的伊朗BAM地震形变场获取和震源参数确定[D];中南大学;2008年

4 张慧鑫;使用ALOS DInSAR提取5.12汶川地震同震地表形变场及形变场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刘斌;二维同震形变场提取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家庆;2008年改则地震多视角InSAR三维形变场及断层滑动反演[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5年

7 王洪友;基于D-InSAR技术和MAI技术加权获取巴姆三维地震同震形变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张国宏;玛尼Ms7.9地震震前、同震D-InSAR干涉形变场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9 罗容;汶川地震滑坡与InSAR同震形变场及库伦应力变化的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10 马亢;公路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形变场的测试及数值模拟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19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819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7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