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10:51
茶文化植根于我国农业文明,是传统文化孕育的一朵奇葩。它的形成过程受到儒、道、释三家思想的影响,得到传统社会政治力量的推动,在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呈现成熟而稳定的特征。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社会发生巨大变迁,不仅政治、经济相继发生重大变革,连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意识形态都在悄然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也出现前所未有的新现象,本文中将之命名为“现代茶文化现象”。文化的演变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既然影响茶文化的诸多因素发生了重大改变,我们有理由认为现代茶文化现象应该具有传统茶文化所不具备的特征,这正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本文以现代茶文化现象为研究主题,试图运用社会调查和文献调查的方法,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茶文化现象做出较为全面而详细的描述,通过对类似现象之间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现代茶文化现象的特征;同时,对照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变化发展揭示现代茶文化现象相对于传统茶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1.归纳法: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结论,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2.类比法: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放在一起对比分析,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3.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有关茶文化文献,收集有关茶文化研究的资料,然后根据研究的目的有选择的采用其中的资料、观点、思想方法等。 本论文对现代茶文化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四大部分:我国现代茶文化现象的总体描述、对现代茶文化现象的各组成内容进行具体探讨以及同类现象的对比分析、对现代茶文化现象特征的总结和分析。 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即现代茶文化现象综述,集中在论文的第二章,概括的茶文化现象主要有:茶艺馆现象、茶文化研究社团发展现象、茶文化研讨活动、茶文化旅游现象,对每种现象记叙其产生时间、发展历史、发展规模,以及对茶文化所产生的意义。其中重点介绍茶艺馆现象和茶文化旅游现象。 本研究的第二部分是对构成现代茶文化现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集中体现在文章的三、四章,这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茶叶消费的领域主要在城市,茶叶的 生产集中在农村,茶文化是沟通二者的桥梁,所以本文在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以都市 和产茶区为研究对象。 第三章研究的内容是区域茶文化现象差异。在我国不同文化区划内选择四个代表 城市(广州、上海、北京、杭州),总结其历年茶文化活动,茶艺馆发展状况、饮茶消 费格局,在上述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和文化背景,总结当地茶文化特征和成因,再通 过对四个城市之间的类比,找出现代茶文化的推动力量。 茶叶产区的文化活动也是现代茶文化现象的组成部分,这是本文第四章的内容。 茶文化既然是充当沟通城市和产茶区的桥梁,茶文化活动与产茶区茶产业之间应该存 在互动。本文选择四个产茶县,首先一记述当地茶产业十年来发展变迁、茶文化活动状 况,再将原本水平相近但多年来茶文化活动开展程度不同的县两两对比。得出的结论 是:连续且内容不断丰富的茶文化活动对区域茶产业有促进作用,茶文化活动举办与 否以及举办成功的可能性取决于当地茶产业状况。 本论文的结尾部分是对现代茶文化现象的特征总结,其中第五章讨论现代茶文化 现象具有创新性的特征,即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和大众化。第六章则是分析社会思想、 人类性格、审美情趣对茶文化现象变迁的影响。 研究结论: 中心城市的茶文化活动代表了区域茶文化的最高水平,这说明现代化程度越 高现代茶文化越能获得发展,而且随着现代化程度的加深,地理位置等自然 因素造成的文化差异在减少。都市里茶文化的推动力量主要是:政府力量、 市场力量和学术力量。茶文化活动发展早期,政府力量起主要作用,随着活 动运作的日益成熟,市场力量地位上升,学术力量保证了区域茶文化活动的 文化品位也引导了文化发展的方向。 2.茶文化活动和区域茶产业存在互动性。连续而内容不断完善的茶文化活动对 区域茶产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当地茶叶产值提高,茶叶品牌日 益完善以及当地产业化程度提高,区域茶产业状况(主要是当地企业实力大 小、对茶叶品质茶叶品牌的重视程度、政府和茶叶企业之间的联系密切程度) 决定了能否举办茶文化活动以及茶文化活动举办的成功与否。 我国现阶段茶文化仍处在动态变化发展中,就目前而一言,茶文化现象的特征 是: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大众化。前者指的是茶文化越来越能够发挥经济 功能、茶叶经济越来越多地体现文化取向,文化和经济共同发展。大众化指 的是现代茶文化正在模糊传统文化中精英文化和平民文化的界线,现代茶文 化成为超越社会分层和地位群体被大众共享的一种文化。 社会性格的变迁影响了茶文化的表现形式,茶文化出现新的内容。审美情趣 是意识形态中相对稳定的内容,它使茶文化容易被人类接受和继承。 创新点: 在研究中引入现代化的观念。茶文化研究的文章多以传统社会茶文化形态、 内涵、发展动力为主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TS971
【部分图文】:
其余茶类约占100/0。上海的}茶叶消费量逐年增长见图1:匕图1上海市茶叶消费量变化图3.1.1.2上海茶文化特色成因分析上海的现代茶文化有“依托传统”、“创新”、“兼容并蓄”、“义利并重”的特色。这些和上海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关系密切。上海历史上属吴文化的影响范围,古朴而不失精美,温柔不失刚劲,外柔内刚的特点贯穿始终。重商观念从明清时期就深入人心,“络绅以货殖为急”,开埠之后率先受西风沐浴,形成海派文化。这种文化合力之下的海派文化包括精明求实的商人观念,宽容趋新的文化观念,独立自主的国民人格和自觉的参与意识。所以,上海举办茶文化节能够自然地从政府承担转向市场运作;可以从无到有地创造“五珍茶”、“三清茶”、“龙桂工夫茶”等一系列茶艺节目,在与海内外交流中也能赢得赞叹;可以创造少儿茶艺,甚至自主编写教材,设计教具;能够在政府机构和媒体的共同努力下把茶艺深入到社区寻常百姓家。上海毗邻江浙,与之有接近的饮茶嗜好;是对外贸易的窗口、重要的通商口岸、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79090
【学位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TS971
【部分图文】:
其余茶类约占100/0。上海的}茶叶消费量逐年增长见图1:匕图1上海市茶叶消费量变化图3.1.1.2上海茶文化特色成因分析上海的现代茶文化有“依托传统”、“创新”、“兼容并蓄”、“义利并重”的特色。这些和上海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关系密切。上海历史上属吴文化的影响范围,古朴而不失精美,温柔不失刚劲,外柔内刚的特点贯穿始终。重商观念从明清时期就深入人心,“络绅以货殖为急”,开埠之后率先受西风沐浴,形成海派文化。这种文化合力之下的海派文化包括精明求实的商人观念,宽容趋新的文化观念,独立自主的国民人格和自觉的参与意识。所以,上海举办茶文化节能够自然地从政府承担转向市场运作;可以从无到有地创造“五珍茶”、“三清茶”、“龙桂工夫茶”等一系列茶艺节目,在与海内外交流中也能赢得赞叹;可以创造少儿茶艺,甚至自主编写教材,设计教具;能够在政府机构和媒体的共同努力下把茶艺深入到社区寻常百姓家。上海毗邻江浙,与之有接近的饮茶嗜好;是对外贸易的窗口、重要的通商口岸、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姜卫卫;;由城乡茶文化的差异谈茶文化旅游的发展[J];河池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卫英;茶文化旅游资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华;茶文化对宜昌茶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易文丽;永川茶文化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建芳;仪征市茶叶品牌发展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4 顾国俊;扬州丘陵地区茶叶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5 王芳丽;茶叶与社会[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平平;中国牡丹品种命名解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7 王晓燕;崂山茶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扶晓;信阳茶叶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9 孟丹;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宋莹;传媒视野下的茶文化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79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879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