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小麦多孔淀粉的制备、结构性质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1 01:37
  本文以小麦淀粉和A型、B型淀粉颗粒为原料,采用多次湿热处理结合复合酶水解制备小麦多孔淀粉,并对制备获得的多孔淀粉的结构、理化性质和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三偏磷酸钠(STMP)对小麦多孔淀粉进行交联处理,研究了交联处理前后多孔淀粉结构、理化性质和吸附性能的差异。另外,将小麦多孔淀粉作为包封剂包封姜黄素,探讨了其对姜黄素的包封效果,并且分析了包封后的姜黄素在不同温度、光照和储藏时间条件下的稳定性。首先研究了多次湿热处理结合复合酶水解对小麦多孔淀粉的形成及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经多次湿热处理结合复合酶水解得到的小麦多孔淀粉,其溶解度和膨胀力降低,而糊化温度、比表面积和总体积显著增加。另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经多次湿热处理结合复合酶水解双重改性的小麦多孔淀粉的颗粒表面有更多的孔。双重改性的小麦多孔淀粉的吸水性、吸油性和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能力都显著增加,其吸附过程可以通过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很好地描述。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所有淀粉样品都显示出相似的X射线衍射图谱和红外光谱图。其次研究了STMP交联处理对小麦多孔...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麦多孔淀粉的制备、结构性质及应用研究


姜黄素结构示意图

框架图,实验方案设计,框架图,多孔淀粉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研究了三偏磷酸钠交联对小麦多孔淀粉的结构、理化性质和吸附性能影响。通过采用 X 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测定多孔淀粉的长程和短程有序性,并确定小麦淀粉的晶体类型。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交联小麦多孔淀粉样品的微观形态。利用 X 射线光电子能谱来表征多孔淀粉的表面化学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确定经交联处理的多孔淀粉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通过吸水性、吸油性和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确定多孔淀粉有较好的吸附性,并对吸附 MB 过程进行 Langmuir、Freundlich 和 Tempkin 等温线模型拟合,确定交联多孔淀粉吸附行为。(3)研究了小麦多孔淀粉对姜黄素的包封效果和稳定性,并系统研究了包封姜黄素在不同温度、光照和储藏时间条件下的稳定性。具体研究方案设计如下:

湿热处理,敏感性,多孔淀粉,场发射扫描电镜


14图 2.1 湿热处理次数对淀粉的酶敏感性的影响ffect of cycling times for HMT on enzyme sensitivity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谱见图 2.2。天然小麦淀盘状的大颗粒(A 型)和球形或椭圆形的小乎无裂纹,经过两次湿热处理后,淀粉的形面出现一些凹陷或裂纹,这种现象是因为湿粉颗粒中比较弱的组织[63]。此外,在经复合)和 A 型多孔淀粉(APS)的表面上可以观酶水解得到的 B 型多孔淀粉(BPS)表面上


本文编号:2990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990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b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