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桦褐孔菌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21-05-31 21:03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慢性肾脏疾病,主要由糖尿病转化而来,也是糖尿病最重要和严峻的微血管并发症。桦褐孔菌起源于前苏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小说中,从此被人关注。二十世纪末,桦褐孔菌进入我国科研视线,1993年我国著名中医贾春宝博士淡入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证实桦褐孔菌是一类可药食同源的真菌,多糖是其发挥药理活性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防癌抗癌、防治高脂症、糖尿病、预防艾滋病等作用,无毒副作用。本文以高糖、高脂饲料和STZ(Streptozocin,STZ)联合诱导法构建糖尿病肾脏疾病小鼠模型,通过桦褐孔菌多糖(Inonotus obliquus polysaccharide,IOP)对DKD小鼠的基本生长状态、血糖、血脂、肾功能的影响以及抗氧化指标、肾脏病理观察等方面研究,从肾脏炎症因子等方面对桦褐孔菌多糖在DKD的防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究。主要结果如下:(1)桦褐孔菌多糖对DKD小鼠生长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可显著降低DKD小鼠的体重和脏器指数(P<0.01),恢复小鼠生长情况。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480m/...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桦褐孔菌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野生桦褐孔菌Fig1.1WildInonotusobliquus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图

桦褐孔菌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小鼠肾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桦褐孔菌水提物体外抗HIV-1研究[J]. 郭婷婷,齐婷娟,岳成,周玉柏,李霄.  生物技术通讯. 2019(05)
[2]桦树茸有效成分及生物活性应用现状[J]. 张新宇,张彦龙.  高原农业. 2018(05)
[3]桦褐孔菌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齐亭娟,周玉柏,曾毅.  智慧健康. 2018(24)
[4]桦褐孔菌多糖的研究进展[J]. 常晨,包怡红.  食品与机械. 2017(01)
[5]论中欧园林的别异[J]. 王建庆,何建涛,简轶.  中国林业产业. 2016(03)
[6]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及体外抗新城疫病毒活性试验[J]. 蒋月,盛鹏飞,张玲.  中国家禽. 2014(01)
[7]桦褐孔菌甲醇提取物抗氧化及抗炎作用研究[J]. 潘桂玲,韩强.  北方药学. 2013(04)
[8]灵芝多糖结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宋莉,师俊玲.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0)
[9]真菌多糖结构修饰及鉴定研究进展[J]. 葛青,张安强,孙培龙.  中国食用菌. 2008(01)

博士论文
[1]加味水陆二仙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及相关机制研究[D]. 刘婕.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
[2]几种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异常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关联研究[D]. 杨朔.广西医科大学 2019
[3]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肾病的肾保护作用机制[D]. 薛婧.南京医科大学 2019
[4]基于AGEs/RAGE通路探讨桃红四物汤对光损伤HDMEC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机制[D]. 张健.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
[5]血液净化治疗对多脏器衰竭犬血浆磷脂代谢与凋亡信号途径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D]. 许云鹏.新疆医科大学 2018
[6]锌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相关性心肌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树东.吉林大学 2017
[7]降糖三黄片对糖尿病肾病microRNA-21信号通路的影响[D]. 廖华君.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
[8]披针叶黄华碱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 李勇.甘肃农业大学 2016
[9]化瘀温胆汤改善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氧化应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甜甜.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
[10]糖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抗氧化作用研究[D]. 张并璇.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几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研究及构效关系初探[D]. 董梦依.南昌大学 2019
[2]透析方式及时机对透析患者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影响[D]. 李慧.山东大学 2019
[3]81例糖尿病肾脏病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D]. 宋锦华.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
[4]固本泻浊法治疗糖尿病性肾脏病的长疗程临床回顾性研究[D]. 周伊莹.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
[5]发酵时间对桦褐孔菌菌丝体活性成分的影响研究[D]. 梁家旗.吉林大学 2019
[6]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Ⅲ-Ⅳ期糖尿病肾病主要炎症因子的影响及临床治疗疗效观察[D]. 彭杰.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
[7]桦褐孔菌的食用安全性评价[D]. 孙嵘.吉林农业大学 2019
[8]中医慢病管理在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D]. 陈翀.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
[9]桦褐孔菌水提物免疫调节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D]. 张瑞.天津科技大学 2018
[10]桦褐孔菌多糖的分级纯化及诱导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研究[D]. 张丽娟.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208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208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6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