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鲛鱼肽提高白藜芦醇生物利用度及机制
发布时间:2021-07-06 11:04
白藜芦醇是广泛存在于葡萄、花生和虎杖等植物中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调节免疫、抗肿瘤、抗炎和保护心血管等多种生理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品等领域中。但是,白藜芦醇存在着水溶性低、稳定性差等缺点,同时由于其在肠道和肝脏被迅速代谢排泄,其生物利用度很低,严重影响了生理活性的发挥。本论文从马鲛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酶解制备得到马鲛鱼肽,可明显提高白藜芦醇的消化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明显提高其生理活性。对马鲛鱼酶解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了不同蛋白酶、料液比、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p H值对酶解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优工艺为:碱性蛋白酶、料液比为1:10、加酶量为3000 U/g、酶解时间为4 h、酶解p H值为8、酶解温度为50℃,其蛋白质回收率为67.6±1.8%,水解度为22.5±2.9%。研究对比马鲛鱼酶解物(SH)、白藜芦醇以及马鲛鱼酶解物-白藜芦醇复合物(SH-R)对B16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在经过模拟胃肠消化后,SH对B16细胞无毒害作用,在37℃、酚/肽比例为1:10时,SH可使白藜芦醇对B16细胞的抑制率提升14.3%(P<...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肽的吸收途径[17]
第一章绪论7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但是效果不如维生素C[66]。1.2.3白藜芦醇的转运就白藜芦醇而言,已经开发出多种方法(例如流式细胞仪、荧光光谱法),利用白藜芦醇及其代谢物的内在荧光特性检测其转运途径,现已证实白藜芦醇被细胞吸收的过程是被动扩散或载体介导的[67,68]。白蛋白和脂蛋白(LDL)是白藜芦醇的重要载体,在白藜芦醇向组织和细胞的转运中起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白藜芦醇还可以与很多细胞外分子复合,例如血清蛋白、脂肪酸、整合素(Integrin,也称整联蛋白),这些复合都会影响白藜芦醇在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69]。图1-2白藜芦醇的吸收途径[69]Figure1-2Absorptionpathwayofresveratrol由于白藜芦醇的水溶性较差,为了能在血清中保持较高浓度,白藜芦醇必须寻找能与之结合的蛋白质。在可能发挥血浆载体作用的血清蛋白中,白蛋白是最为理想的,因为它可以结合两亲分子[70],但是人血清白蛋白(HSA)仅在浓度较高时才会与白藜芦醇结合,因为HSA可能只有一个结合位点,因此白藜芦醇浓度较低时HSA可使其有良好吸收[69]。研究证实,脂肪酸对白藜芦醇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有积极作用,通常情况下,脂肪酸因其提供了白藜芦醇结合所需的亲脂环境而被用作载体,它们对肝脏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并且由于与跨膜转运蛋白(肝脏血浆膜-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特异性
课?000U/g,酶解时间为4h,酶解温度及酶解pH值均为各种蛋白酶最适的温度和pH。基于不同蛋白酶酶切位点的差异,选用碱性蛋白酶(酶切位点为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和酪氨酸等)、木瓜蛋白酶(酶切位点为赖氨酸、精氨酸、精氨酸和瓜氨酸等)、中性蛋白酶(酶切位点为甘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等)和胰蛋白酶(酶切位点为赖氨酸和精氨酸)分别对马鲛鱼肉进行酶解,以酶解物的蛋白质回收率和水解度为指标,筛选酶解制备马鲛鱼酶解物的最佳酶种类。图2-1酶种类对马鲛鱼酶解蛋白质回收率、水解度的影响。图中相同小写字母表示每组数值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Figure2-1InfluenceofdifferentenzymesontheproteinrecoveryanddegreeofhydrolysisonthehydrolysisprocessofScomberomorusniphonius.Thesamelowercaselettersinthefigureindicatethatthedifferencebetweeneachgroupofvaluesisnotsignificant,anddifferentlettersindicate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如图2-1所示,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酶解效率较高,其对应蛋白质回收率均高于50%,但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不足40%。此外,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解物的水解度最高显著高于胰蛋白酶酶解物(P<0.05),其原因可能是胰蛋白酶具有特异性酶切位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马鲛鱼肉的酶解。从实际生产角度,选择碱性蛋白酶进行下一步优化。2.4.1.2料液比对马鲛鱼肉酶解的影响料液比是蛋白质酶解工艺中的一个关键参数,料液比过高会导致体系浓度过高,流动相较差,蛋白酶与底物无法充分接触,料液比过低会导致体系过度稀释,酶解反应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鲛鱼冷链流通过程中感官和鲜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J]. 徐晓蓉,邢家溧,承海,郑睿行,丁源,毛玲燕,沈坚,李和生. 核农学报. 2019(11)
[2]象山港蓝点马鲛鱼幼鱼形态性状特征及对体重的影响效应[J]. 刘又毓,郑春静,郑保霄,王扬才,邬勇杰,薛良义.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9(04)
[3]蓝点马鲛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分离蛋白的气味特性[J]. 樊震宇,张龙,袁凯,王锡昌,李钰金,刘远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03)
[4]响应面分析优化福林酚法测定樱桃酒中总酚的含量[J]. 吴澎,贾朝爽,李向阳,周涛,范安琪,徐若滢,唐璐莹,孙玉刚. 食品工业科技. 2018(20)
[5]活性多肽序列结构分析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J]. 高威芳,何魁芳,朱鹏,严小军. 生物技术. 2016(02)
[6]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生物学效价研究进展[J]. 虞俊翔,孙南耀,王光然,胡晓波,谢明勇. 食品科学. 2015(23)
[7]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孙旭.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09)
[8]亚临界流体萃取马鲛鱼加工下脚料中鱼油的研究[J]. 毛丽芳,朱新亮,桑卫国.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2(04)
[9]不同贮藏条件下东海马鲛鱼鱼肉质构变化研究[J]. 陈涛,陆云飞,叶晓峰,张宾. 食品科技. 2012(09)
[10]鳕鱼皮胶原蛋白多肽的制备及其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的作用[J]. 董玉婷,李八方,王奕,赵雪,林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S2)
博士论文
[1]黄河鲤鱼鳞胶原蛋白的性质及胶原肽活性研究[D]. 肖枫.江苏大学 2014
[2]综合质谱法对生物活性多肽解析表征的研究[D]. 贾辰熙.天津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马鲛鱼鱼骨生物活性肽的提取与应用[D]. 张宝林.华侨大学 2018
[2]鱼源胶原蛋白肽酶解工艺及其分子量检测方法研究[D]. 卢韵君.华南理工大学 2016
[3]灯盏花素小肠吸收的研究[D]. 谭建玲.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
[4]马鲛鱼鱼肉水解物中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其分子结构的鉴定[D]. 刘哲.海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68120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肽的吸收途径[17]
第一章绪论7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但是效果不如维生素C[66]。1.2.3白藜芦醇的转运就白藜芦醇而言,已经开发出多种方法(例如流式细胞仪、荧光光谱法),利用白藜芦醇及其代谢物的内在荧光特性检测其转运途径,现已证实白藜芦醇被细胞吸收的过程是被动扩散或载体介导的[67,68]。白蛋白和脂蛋白(LDL)是白藜芦醇的重要载体,在白藜芦醇向组织和细胞的转运中起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白藜芦醇还可以与很多细胞外分子复合,例如血清蛋白、脂肪酸、整合素(Integrin,也称整联蛋白),这些复合都会影响白藜芦醇在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69]。图1-2白藜芦醇的吸收途径[69]Figure1-2Absorptionpathwayofresveratrol由于白藜芦醇的水溶性较差,为了能在血清中保持较高浓度,白藜芦醇必须寻找能与之结合的蛋白质。在可能发挥血浆载体作用的血清蛋白中,白蛋白是最为理想的,因为它可以结合两亲分子[70],但是人血清白蛋白(HSA)仅在浓度较高时才会与白藜芦醇结合,因为HSA可能只有一个结合位点,因此白藜芦醇浓度较低时HSA可使其有良好吸收[69]。研究证实,脂肪酸对白藜芦醇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有积极作用,通常情况下,脂肪酸因其提供了白藜芦醇结合所需的亲脂环境而被用作载体,它们对肝脏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并且由于与跨膜转运蛋白(肝脏血浆膜-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特异性
课?000U/g,酶解时间为4h,酶解温度及酶解pH值均为各种蛋白酶最适的温度和pH。基于不同蛋白酶酶切位点的差异,选用碱性蛋白酶(酶切位点为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和酪氨酸等)、木瓜蛋白酶(酶切位点为赖氨酸、精氨酸、精氨酸和瓜氨酸等)、中性蛋白酶(酶切位点为甘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等)和胰蛋白酶(酶切位点为赖氨酸和精氨酸)分别对马鲛鱼肉进行酶解,以酶解物的蛋白质回收率和水解度为指标,筛选酶解制备马鲛鱼酶解物的最佳酶种类。图2-1酶种类对马鲛鱼酶解蛋白质回收率、水解度的影响。图中相同小写字母表示每组数值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Figure2-1InfluenceofdifferentenzymesontheproteinrecoveryanddegreeofhydrolysisonthehydrolysisprocessofScomberomorusniphonius.Thesamelowercaselettersinthefigureindicatethatthedifferencebetweeneachgroupofvaluesisnotsignificant,anddifferentlettersindicatesignificantdifferences(P<0.05).如图2-1所示,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酶解效率较高,其对应蛋白质回收率均高于50%,但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不足40%。此外,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解物的水解度最高显著高于胰蛋白酶酶解物(P<0.05),其原因可能是胰蛋白酶具有特异性酶切位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马鲛鱼肉的酶解。从实际生产角度,选择碱性蛋白酶进行下一步优化。2.4.1.2料液比对马鲛鱼肉酶解的影响料液比是蛋白质酶解工艺中的一个关键参数,料液比过高会导致体系浓度过高,流动相较差,蛋白酶与底物无法充分接触,料液比过低会导致体系过度稀释,酶解反应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鲛鱼冷链流通过程中感官和鲜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J]. 徐晓蓉,邢家溧,承海,郑睿行,丁源,毛玲燕,沈坚,李和生. 核农学报. 2019(11)
[2]象山港蓝点马鲛鱼幼鱼形态性状特征及对体重的影响效应[J]. 刘又毓,郑春静,郑保霄,王扬才,邬勇杰,薛良义.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9(04)
[3]蓝点马鲛鱼(Scomberomorus niphonius)分离蛋白的气味特性[J]. 樊震宇,张龙,袁凯,王锡昌,李钰金,刘远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03)
[4]响应面分析优化福林酚法测定樱桃酒中总酚的含量[J]. 吴澎,贾朝爽,李向阳,周涛,范安琪,徐若滢,唐璐莹,孙玉刚. 食品工业科技. 2018(20)
[5]活性多肽序列结构分析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J]. 高威芳,何魁芳,朱鹏,严小军. 生物技术. 2016(02)
[6]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生物学效价研究进展[J]. 虞俊翔,孙南耀,王光然,胡晓波,谢明勇. 食品科学. 2015(23)
[7]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利用度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孙旭.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09)
[8]亚临界流体萃取马鲛鱼加工下脚料中鱼油的研究[J]. 毛丽芳,朱新亮,桑卫国.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2(04)
[9]不同贮藏条件下东海马鲛鱼鱼肉质构变化研究[J]. 陈涛,陆云飞,叶晓峰,张宾. 食品科技. 2012(09)
[10]鳕鱼皮胶原蛋白多肽的制备及其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的作用[J]. 董玉婷,李八方,王奕,赵雪,林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S2)
博士论文
[1]黄河鲤鱼鳞胶原蛋白的性质及胶原肽活性研究[D]. 肖枫.江苏大学 2014
[2]综合质谱法对生物活性多肽解析表征的研究[D]. 贾辰熙.天津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马鲛鱼鱼骨生物活性肽的提取与应用[D]. 张宝林.华侨大学 2018
[2]鱼源胶原蛋白肽酶解工艺及其分子量检测方法研究[D]. 卢韵君.华南理工大学 2016
[3]灯盏花素小肠吸收的研究[D]. 谭建玲.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
[4]马鲛鱼鱼肉水解物中ACE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其分子结构的鉴定[D]. 刘哲.海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68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26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