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生色面料的防水透气性能与抗菌性能
发布时间:2021-07-08 08:12
简述了纳米生色技术的原理,归纳了纳米生色技术的6大优势;给出了纳米生色面料防水透气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实验结果。与传统方法比较,纳米生色面料的防水透气性能与抗菌性能是该技术赋予面料本身的自然属性,并没有做专门的处理,既绿色环保,又有很高的性价比,为纳米生色面料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文章来源】:染整技术. 2020,42(02)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纳米生色面料服装设计效果图
防水织物的防水机理大都是类荷叶原理(图2),防水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外层膜层的疏水性能。纳米生色面料采用复合膜系设计,最外层膜表面能低、疏水性好,因此具备了优良的防水性能。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与其他常见的防水面料相比,纳米生色膜层厚度远低于常见防水涂层的厚度,而且纳米膜层由纳米颗粒构成,颗粒间存在间隙,可以让气态水分子顺利透过,因此,纳米生色膜层在提升了织物防水性能的同时,对织物的透气透湿性能并未产生大的影响。
纳米生色技术通过对膜层材料进行选择,实现生色与抗菌的统一,为抗菌面料的研究开拓了思路。为了提高纳米生色面料的抗菌性能,采用银层/氧化锌层叠加较疏松的二氧化钛膜层(见图3),主要利用银和锌离子的抗菌功能,同时增加疏松二氧化钛膜层对银/锌功能层进行保护,延缓了银/锌离子的释放,延长了织物抗菌功能的作用时间。表3为春亚纺样品在镀覆Ag+TiO2、Zn O+TiO2前后采用GB/T 20944.3—2008振荡法测得的抑菌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米生色面料防紫外线性能研究[J]. 刘琼溪,张欣,余荣沾,梁媛. 染整技术. 2019(06)
[2]纳米生色技术的原理与优势[J]. 刘琼溪,张欣,余荣沾. 染整技术. 2019(02)
[3]抗菌纤维(华陀丝)针织面料染色[J]. 张保宏,孟家光,郭盟盟,薛涛,李会改. 印染. 2014(03)
[4]全氟短碳链拒水拒油剂的合成及其应用[J]. 李晓伟,杨勇,张丽媛,林苗. 印染. 2014(02)
[5]纺织品涂层技术新进展[J]. 李芮. 印染. 2014(01)
本文编号:3271192
【文章来源】:染整技术. 2020,42(02)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纳米生色面料服装设计效果图
防水织物的防水机理大都是类荷叶原理(图2),防水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外层膜层的疏水性能。纳米生色面料采用复合膜系设计,最外层膜表面能低、疏水性好,因此具备了优良的防水性能。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与其他常见的防水面料相比,纳米生色膜层厚度远低于常见防水涂层的厚度,而且纳米膜层由纳米颗粒构成,颗粒间存在间隙,可以让气态水分子顺利透过,因此,纳米生色膜层在提升了织物防水性能的同时,对织物的透气透湿性能并未产生大的影响。
纳米生色技术通过对膜层材料进行选择,实现生色与抗菌的统一,为抗菌面料的研究开拓了思路。为了提高纳米生色面料的抗菌性能,采用银层/氧化锌层叠加较疏松的二氧化钛膜层(见图3),主要利用银和锌离子的抗菌功能,同时增加疏松二氧化钛膜层对银/锌功能层进行保护,延缓了银/锌离子的释放,延长了织物抗菌功能的作用时间。表3为春亚纺样品在镀覆Ag+TiO2、Zn O+TiO2前后采用GB/T 20944.3—2008振荡法测得的抑菌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纳米生色面料防紫外线性能研究[J]. 刘琼溪,张欣,余荣沾,梁媛. 染整技术. 2019(06)
[2]纳米生色技术的原理与优势[J]. 刘琼溪,张欣,余荣沾. 染整技术. 2019(02)
[3]抗菌纤维(华陀丝)针织面料染色[J]. 张保宏,孟家光,郭盟盟,薛涛,李会改. 印染. 2014(03)
[4]全氟短碳链拒水拒油剂的合成及其应用[J]. 李晓伟,杨勇,张丽媛,林苗. 印染. 2014(02)
[5]纺织品涂层技术新进展[J]. 李芮. 印染. 2014(01)
本文编号:3271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27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