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扎染的有序和无序对比及设计应用初探
发布时间:2021-07-10 06:51
筒扎染是以筒形物为主要模具,在其上进行绑扎、卷压、染色的扎染技法。它作为一种存在在世界多个地区的民间工艺,在衰退后普遍有复兴的趋势。但富有辩证性和整体性的实验创新方法论较为稀缺。有序、无序是一对辨证的哲学观念,是在特定的定义里产生的相对对立的存在,又在不同的定义和条件下互相转换。笔者将有序、无序的辨证观念引入筒扎染创新实验方法中,让其每个环节都围绕着有序、无序的对比方法展开,并通过基础实验和最终设计应用对这一方法进行检验和完善。首先,笔者对世界范围内筒扎染的历史、现状和代表性的工艺方法进行了梳理,逐步引出了现有的筒扎染作品中所体现的有序、无序对比思维。随后,在对有序、无序的规律原理进行阐释之后,将该原理引入筒扎染的创新实验方法之中,定义了筒扎染有序、无序的创新实验方法。然后,通过以图表形式呈现的大量筒扎染基础实验对这一方法进行验证、分析和总结,在毕业设计的应用中以镂空筒扎染为切入点更深入地探索了该方法的更多可能性,最终展现经实践总结检验后的方法。该方法的提出给筒扎染创新提供了较为灵活、全面的指导,笔者在此方法下也发明创新了多种筒扎染工艺,为筒扎染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l一4大理白族扎染博物
23染的产品。只是我们没有将自贡扎染技艺之一。”并且,传教扎染的技法,而且从自自贡的扎染都是本土的扎染。基地,以鱼子缬(日本人成。所以筒扎染很可能是自贡
染料引进之前,大部分用植物染料蓝草染色)。虽然这个圆木被处理成一端稍微细一点,一边粗一点以方便较轻松地压缩,但是压缩布的过程仍然需要技术和力量,同时,在染色过程中,布依然卷在沉重的木头上,扛起这些木头也需要相当的力气,所以这个工艺比较适合力气较大的男性匠人。同时,这种染法也拥有特殊的工厂组织,工厂两侧排列着“嵐絞り”所需的棒子,一根棒子两个人工作,至少六个人一组。“嵐絞り”一次可以用一根棒子压缩 2 反(日本计量单位),两人一天可以进行20 反,是日本扎染当中唯一可以大量生产的扎染工艺。并且“嵐絞り”的生产纹样并不单调。1895 年(明治 28 年),铃木金藏已经发明了100 多种“嵐絞り”技术,获得了很多专利。它们被分成了不同的派系,在上田香的论文中,有如图 2-2-3 的图表进行了记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扎染手工业的问题及对策[J]. 胡欣蕊. 服装学报. 2017(04)
[2]不同民族传统扎染纹样选用的差异性分析[J]. 刘少笛,刘驰. 西部皮革. 2017(14)
[3]纺织面料特点对服装设计的影响[J]. 尹录英. 染整技术. 2017(03)
[4]大理白族扎染的工艺变革与创新[J]. 余宏刚.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5]扎染工艺的创新探析[J]. 李彩云,杨树彬. 天津纺织科技. 2016(03)
[6]“拙”情“雅”意——论民族扎染设计之拙雅气质[J]. 吴化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6(02)
[7]扎染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创新研究[J]. 胡艳丽,徐佩瑛. 服饰导刊. 2016(02)
[8]大理段氏璞真扎染坊数字化建设探讨[J]. 张丽莹,王聪华,宋维亮. 中国新通信. 2015(24)
[9]以我国遗存绞缬物为对象的传统扎染技艺研究[J]. 刘素琼,高卫东,梁惠娥. 纺织学报. 2014(10)
[10]南通现代扎染的艺术形式浅析[J]. 陆雯. 艺术科技. 2014(03)
博士论文
[1]现代扎染艺术特征与应用研究[D]. 刘素琼.江南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云南白族扎染工艺的可传承性设计研究[D]. 林芳璐.中央美术学院 2016
[2]湘西扎染艺术在当代居室中的应用研究[D]. 江少鹏.昆明理工大学 2016
[3]纤维艺术的点状形态[D]. 董汇洋.清华大学 2015
[4]关于纤维艺术的视觉与触觉维度研究[D]. 曲艺.中国美术学院 2015
[5]纸材质在时装艺术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李丰秀.中央美术学院 2014
[6]云南大理扎染视觉审美研究[D]. 殷琳.云南艺术学院 2013
[7]现代中日扎染纹样风格的比较研究[D]. 姜丽娜.江南大学 2011
[8]扎染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 董斯琪.北京服装学院 2010
[9]非常规原料对针织毛衫设计影响研究[D]. 孙晓琳.江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75417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l一4大理白族扎染博物
23染的产品。只是我们没有将自贡扎染技艺之一。”并且,传教扎染的技法,而且从自自贡的扎染都是本土的扎染。基地,以鱼子缬(日本人成。所以筒扎染很可能是自贡
染料引进之前,大部分用植物染料蓝草染色)。虽然这个圆木被处理成一端稍微细一点,一边粗一点以方便较轻松地压缩,但是压缩布的过程仍然需要技术和力量,同时,在染色过程中,布依然卷在沉重的木头上,扛起这些木头也需要相当的力气,所以这个工艺比较适合力气较大的男性匠人。同时,这种染法也拥有特殊的工厂组织,工厂两侧排列着“嵐絞り”所需的棒子,一根棒子两个人工作,至少六个人一组。“嵐絞り”一次可以用一根棒子压缩 2 反(日本计量单位),两人一天可以进行20 反,是日本扎染当中唯一可以大量生产的扎染工艺。并且“嵐絞り”的生产纹样并不单调。1895 年(明治 28 年),铃木金藏已经发明了100 多种“嵐絞り”技术,获得了很多专利。它们被分成了不同的派系,在上田香的论文中,有如图 2-2-3 的图表进行了记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扎染手工业的问题及对策[J]. 胡欣蕊. 服装学报. 2017(04)
[2]不同民族传统扎染纹样选用的差异性分析[J]. 刘少笛,刘驰. 西部皮革. 2017(14)
[3]纺织面料特点对服装设计的影响[J]. 尹录英. 染整技术. 2017(03)
[4]大理白族扎染的工艺变革与创新[J]. 余宏刚.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5]扎染工艺的创新探析[J]. 李彩云,杨树彬. 天津纺织科技. 2016(03)
[6]“拙”情“雅”意——论民族扎染设计之拙雅气质[J]. 吴化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6(02)
[7]扎染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创新研究[J]. 胡艳丽,徐佩瑛. 服饰导刊. 2016(02)
[8]大理段氏璞真扎染坊数字化建设探讨[J]. 张丽莹,王聪华,宋维亮. 中国新通信. 2015(24)
[9]以我国遗存绞缬物为对象的传统扎染技艺研究[J]. 刘素琼,高卫东,梁惠娥. 纺织学报. 2014(10)
[10]南通现代扎染的艺术形式浅析[J]. 陆雯. 艺术科技. 2014(03)
博士论文
[1]现代扎染艺术特征与应用研究[D]. 刘素琼.江南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云南白族扎染工艺的可传承性设计研究[D]. 林芳璐.中央美术学院 2016
[2]湘西扎染艺术在当代居室中的应用研究[D]. 江少鹏.昆明理工大学 2016
[3]纤维艺术的点状形态[D]. 董汇洋.清华大学 2015
[4]关于纤维艺术的视觉与触觉维度研究[D]. 曲艺.中国美术学院 2015
[5]纸材质在时装艺术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李丰秀.中央美术学院 2014
[6]云南大理扎染视觉审美研究[D]. 殷琳.云南艺术学院 2013
[7]现代中日扎染纹样风格的比较研究[D]. 姜丽娜.江南大学 2011
[8]扎染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 董斯琪.北京服装学院 2010
[9]非常规原料对针织毛衫设计影响研究[D]. 孙晓琳.江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75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27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