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州壮族织锦技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2 18:58
锦者,金也。恰因其历史悠久、图案精美、寓意丰富,但又作之功重、技法之高、不易求得,故以之同金也。目前,龙州县作为广西壮族地区五大壮锦传承与发展基地之一,境内金龙镇壮族织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不仅是当地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布傣民族文化共同的历史记忆。此前,学术界对于龙州壮族织锦工艺及文化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历史性、系统性、整体性的综合论述。本论文围绕龙州壮锦技艺的历史发展、织锦机结构、织造工艺流程、文化艺术特征、传承与发展现状等内容,采用历史文献、田野调查、口述史访谈、试验复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龙州壮锦技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针对龙州壮锦目前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及困境,从传统工艺振兴的角度作了富有创新性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龙州壮族织锦技艺承载着当地布傣人鲜明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壮族先民通过织锦中的纹饰表达了她们对于生活、生命以及美的理解与向往;第二,技术是整个织锦过程中实现“人”“材”“机”“锦”四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重要手段,技术的演化,使得龙州壮族织锦呈现出其特有的工艺,随着纺织原材料制取技术的不断升级,原有的手工制取纺织原料的工序逐渐被现代化机器生产所取代,在一定程度...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图 1-2 相关知识点=壮族织锦技艺主题相关研究②立方 知识发现系统(维普)知识资源服务平台,详.com/zk/analysisresults.aspx?from=index&key=Uu827a&at=subject
图 1-3 关键词共现网络=壮族织锦技艺①就图 1-2 相关性研究分布来看,关于壮族织锦技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汉代、技艺、介绍等主题相关知识点的研究范围内。此外,以“壮族织锦技艺”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系统关键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相对主义的起源及早期理念[J]. 杨须爱. 民族研究. 2015(04)
[2]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价值开发研究——基于靖西壮族织锦技艺的视角[J]. 李萍. 百色学院学报. 2014(06)
[3]地方性知识视角下的传统文化传承与自然环境保护研究——以雨崩藏族旅游村寨为例[J]. 孙九霞,刘相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4]关于STS领域中对“地方性知识”理解的再思考[J]. 刘兵. 科学与社会. 2014(03)
[5]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短板和解决的可能——以壮锦的实践为例[J]. 徐赣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9)
[6]广西植棉史考证[J]. 徐昕,李富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14(19)
[7]从艺术特色到成因归宗——广西壮锦纹样解读[J]. 徐昕,吕洁,杨小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8]民族文化产业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以壮族织锦技艺为例[J]. 丁智才. 云南社会科学. 2013(05)
[9]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研究——以广西靖西壮族织锦技艺为例[J]. 欧作玲.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03)
[10]忻城壮锦传承、保护、发展的思考[J]. 盘芳薇. 大众科技. 2012(12)
博士论文
[1]壮锦纹饰研究[D]. 路琼.山东大学 2017
[2]传承人口述史的时空、记忆与文本研究[D]. 孔军.天津大学 2017
[3]壮族传统纺织工艺及其文化研究[D]. 徐昕.东华大学 2016
[4]“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 祁广军.中国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广西壮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李育珍.中央民族大学 2016
[2]壮锦图案的动物纹样研究[D]. 樊苗苗.武汉纺织大学 2015
[3]低花本织机及其经锦织造技术研究[D]. 龙博.浙江理工大学 2012
[4]宾阳壮族织锦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文化嬗变[D]. 陈玺伊.广西民族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79552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图 1-2 相关知识点=壮族织锦技艺主题相关研究②立方 知识发现系统(维普)知识资源服务平台,详.com/zk/analysisresults.aspx?from=index&key=Uu827a&at=subject
图 1-3 关键词共现网络=壮族织锦技艺①就图 1-2 相关性研究分布来看,关于壮族织锦技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汉代、技艺、介绍等主题相关知识点的研究范围内。此外,以“壮族织锦技艺”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系统关键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相对主义的起源及早期理念[J]. 杨须爱. 民族研究. 2015(04)
[2]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价值开发研究——基于靖西壮族织锦技艺的视角[J]. 李萍. 百色学院学报. 2014(06)
[3]地方性知识视角下的传统文化传承与自然环境保护研究——以雨崩藏族旅游村寨为例[J]. 孙九霞,刘相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4]关于STS领域中对“地方性知识”理解的再思考[J]. 刘兵. 科学与社会. 2014(03)
[5]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短板和解决的可能——以壮锦的实践为例[J]. 徐赣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9)
[6]广西植棉史考证[J]. 徐昕,李富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14(19)
[7]从艺术特色到成因归宗——广西壮锦纹样解读[J]. 徐昕,吕洁,杨小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8]民族文化产业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以壮族织锦技艺为例[J]. 丁智才. 云南社会科学. 2013(05)
[9]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研究——以广西靖西壮族织锦技艺为例[J]. 欧作玲.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03)
[10]忻城壮锦传承、保护、发展的思考[J]. 盘芳薇. 大众科技. 2012(12)
博士论文
[1]壮锦纹饰研究[D]. 路琼.山东大学 2017
[2]传承人口述史的时空、记忆与文本研究[D]. 孔军.天津大学 2017
[3]壮族传统纺织工艺及其文化研究[D]. 徐昕.东华大学 2016
[4]“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 祁广军.中国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广西壮锦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李育珍.中央民族大学 2016
[2]壮锦图案的动物纹样研究[D]. 樊苗苗.武汉纺织大学 2015
[3]低花本织机及其经锦织造技术研究[D]. 龙博.浙江理工大学 2012
[4]宾阳壮族织锦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文化嬗变[D]. 陈玺伊.广西民族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79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379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