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基于蜂窝状微孔改性涤纶纤维的单向导湿面料的开发与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30 12:03
  本文主要研究了蜂窝状微孔改性涤纶纤维的宏观和微观结构以及吸湿导湿性能,并根据液态水在织物中的传导机理研发了新型单向导湿测试仪器及评价方法,然后结合多种针织物的吸湿性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讨论最佳单向导湿织物的开发方案,最终以蜂窝纤维为原料织造了蜂窝涤纶盖丙纶高性能吸湿速干面料。蜂窝状微孔改性涤纶纤维是一种新型功能性纤维,生产过程中在PET的基础上加入了磺酸基团和聚乙二醇醚,由此得到具有初步微孔结构趋势的涤纶改性切片,进而通过高温闪爆纺丝技术得到蜂窝状微孔改性涤纶纤维。对蜂窝纤维的表观形态,聚集态结构及吸湿导湿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并与普通涤纶纤维和异形涤纶纤维进行对比可知:纤维的表面及截面随机分布着大小不一的菱形沟槽,这些孔隙增加了纤维的比表面积和粗糙度,同时磺酸基团和聚乙二醇柔性链段的加入,使蜂窝纤维具备了优异的吸湿和快干性能。此外,改性后的蜂窝纤维断裂伸长率明显提升,初始模量有所下降,其织物的柔韧性、悬垂性和耐疲劳性也相应提升,但是纤维的断裂强力有所下降,增加了对蜂窝纤维加工性能的要求。本文参考纵向芯吸的力学测试方法,自制实验仪器-织物横向芯吸测试仪,利用表面力学原理,测试织物正反两面接触... 

【文章来源】: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蜂窝状微孔改性涤纶纤维的单向导湿面料的开发与评价研究


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润湿现象

毛细管,液体,纱线,芯吸


性往往可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表面活性剂可使 下降,从而达到憎水的目的;②lv 增大,对润湿有利,但润湿后往往使接触角 增大,又有利于黏附,若表面增大,则不利于黏附;③对浸湿来说, 增大或减小,仅改变cos 的大小,而lv cos 的值不受影响,只有加入表面活性剂,改变 或 ,才能对浸湿发生影响;④对铺展来说,降低 总是有利的。1.4.2 纺织材料的芯吸特征不同类别的织物:纱线相互交叉(机织物)、纱线相互串套(针织物及编结物)、纤维相互固结(无纺织布、毡类、絮填)、在基布上“栽”上圈状纱线(簇绒织物)、在基布上“植”或“拉出”短绒(静电植绒织物、起绒织物)、采取表面涂层或复合层压(涂层织物、层压织物)等,将具有不同的表面状态和特殊的内部结构。讨论织物润湿性,不仅要观察纤维和纤维集合体表面(或表观)与液体的相互作用,还要研究单纤维、纤维间和纱线间的毛孔、间隙和孔洞引起的芯吸问题[36]。

过程图,液体渗透,毛细管,圆形


(b) (c)图 3 圆形毛细管中液体渗透过程意义与主要内容意义活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选择服装时已经将舒适性能。吸湿排汗纤维的研发和织造工艺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吸湿速,吸湿排汗织物除了可以在内衣和休闲运动装上使用,还可以家居领域、医学领域、军事领域发挥作用。但是由于其成本较难,高性能吸湿排汗聚酯纤维并没有完全在大众纺织品中普及研究与推广。而蜂窝纤维经过涤纶物理化学改性后,表现出了能,但目前有关蜂窝纤维及其相关纺织品的性能研究和产品开充分发挥蜂窝纤维的功能特点,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吸湿排汗功能性聚酯纤维的结构设计与产品开发[J]. 张大省,王遵元.  纺织导报. 2018(05)
[2]聚丙烯腈与改性酶解木质素共混纤维的制备与性能[J]. 李佳齐,韩克清,黄颖,余木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02)
[3]吸湿排汗纺织产品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J]. 马磊.  纺织导报. 2017(09)
[4]羊毛、Coolmax混纺针织物吸湿速干性能研究[J]. 罗晓菊,高小华,龚熠.  针织工业. 2017(04)
[5]涤盖棉单向导湿织物的加工[J]. 张旭东,郭亚飞.  印染. 2016(23)
[6]单向导湿三维机织物的开发[J]. 张慧敏,沈兰萍,黄河柳.  合成纤维. 2016(08)
[7]电子单纤维强力机的研发[J]. 邱建忠,梅积静.  电气时代. 2016(07)
[8]吸湿排汗袜结构与性能研究[J]. 张玉红,李颖.  上海纺织科技. 2016(05)
[9]导水型再生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J]. 刘昀庭,张红霞,贺荣,祝成炎,王浙峰,徐青艺.  纺织学报. 2016(04)
[10]光催化型单向导湿织物的制备与性能[J]. 李辉芹,郝习波,巩继贤,李秋瑾,张健飞,丁振翔.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6(01)

硕士论文
[1]亲水抗静电聚酯和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马娟.天津工业大学 2017
[2]蜂窝微孔改性涤纶纤维结构与性能测试及其针织物开发[D]. 徐旭.西安工程大学 2013
[3]导湿快干针织运动面料的研究与开发[D]. 翟孝瑜.苏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15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415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6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