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测密胺餐具品质及其甲醛迁移风险评估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6 04:00
随着密胺餐具被大量使用,密胺餐具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现阶段,国内外并无快速检测密胺餐具品质标准,近红外光谱法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光谱分析技术,对快速客观评价密胺餐具品质的具有巨大潜力。符合国家理化指标的100%密胺餐具在使用过程中甲醛会迁移进入食品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本文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100%密胺和脲醛+正表面密胺餐具及两个批次密胺餐具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密胺餐具品质相关指标:密胺餐具质量、甲醛迁移量、明度L*和红度a*进行了定量建模预测。同时研究在不同食品模拟物、温度、时间、洗涤、消毒等条件下100%密胺餐具甲醛迁移规律,建立甲醛迁移数学模型,进行甲醛迁移安全风险评估,具体结论如下:1.采用簇类的独立软模式(SIMCA)法和主成分判别分析(PCA-DA)定性分析方法,建立了100%密胺和脲醛+正表面密胺餐具主成分判别分析(PCA-DA)定性鉴别模型,同时采用簇类的独立软模式(SIMCA)法和主成分判别分析(PCA-DA)定性分析方法建立两个批次密胺餐具的定性分析模型,准确率均达到了100%。2.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密胺餐具品质参数的PLS定量模型,采用多种光谱预处理...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密胺餐具
1.2 密胺餐具中甲醛的迁移
1.3 近红外光谱技术简介
1.3.1 近红外光谱仪原理及特点
1.3.2 预处理方法
1.3.3 定性分析方法
1.3.4 定量分析方法
1.3.5 建立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基本步骤
1.3.6 评价近红外模型的主要指标
1.4 密胺餐具中甲醛迁移数学模型
1.5 甲醛安全风险评估
1.6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2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估密胺餐具品质的可行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密胺餐具相关参数的测定
2.2.2 近红外光谱数据的采集
2.2.3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讨论
2.3.1 测量条件优化
2.3.2 100%密胺和脲醛+正表面密胺餐具
2.3.3 100%密胺和脲醛+正表面密胺餐具的PCA-DA判别分析
2.3.4 两个批次密胺餐具的SIMCA和PCA-DA判别
2.3.5 密胺餐具定量模型校正集和验证集
2.3.6 光谱预处理及建立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模型
2.3.7 特征波段筛选在PLS定量模型中的应用
2.3.8 预测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密胺餐具中甲醛单体的迁移规律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步骤
3.2.2 甲醛含量的测定
3.2.3 分析结果的表述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密胺餐具理化指标
3.3.2 不同接触材料中甲醛的迁移情况
3.3.3 密胺餐具在不同食品模拟物及真实食品中甲醛迁移情况
3.3.4 密胺餐具在不同迁移时间下甲醛的迁移情况
3.3.5 密胺餐具在不同迁移温度下甲醛的迁移情况
3.3.6 密胺餐具中在不同乙酸浓度中甲醛的迁移情况
3.3.7 密胺餐具在不同乙醇浓度中甲醛的迁移情况
3.3.8 密胺餐具重复使用后甲醛的迁移情况
3.3.9 密胺餐具在0.3%柠檬酸中甲醛的迁移情况
3.3.10 密胺餐具在3%白米醋中甲醛的迁移情况
3.3.11 糖溶液在长时间、低温条件下甲醛迁移情况
3.3.12 密胺餐具在低温下甲醛的迁移情况
3.3.13 不同微波时间下甲醛的迁移情况
3.3.14 不同食品模拟物微波后甲醛的迁移情况
3.3.15 洗涤和消毒方法对密胺餐具的影响
3.3.16 密胺餐具热重分析
3.3.17 红外(FT-IR)谱图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密胺餐具中甲醛迁移数学模型的研究
4.1 菲克(FICK)扩散定律
4.2 单层迁移数学模型
4.3 影响迁移的重要参数
4.3.1 扩散系数
4.3.2 分配系数
4.4 实验材料和方法
4.4.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4.2 实验仪器
4.4.3 实验方法
4.5 结果与讨论
4.5.1 甲醛扩散系数的计算与讨论
4.5.2 甲醛分配系数的计算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密胺餐具中甲醛的安全风险评估
5.1 甲醛的毒理性
5.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步骤
5.3 实验材料与方法
5.3.1 实验材料及试剂
5.3.2 实验仪器
5.3.3 实验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食品模拟物种类的影响
5.4.2 食品模拟物浓度的影响
5.4.3 迁移温度的影响
5.4.4 迁移时间的影响
5.4.5 重复使用次数的影响
5.4.6 低温处理的影响
5.4.7 微波加热时间及微波次数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食品中膳食暴露评估模型研究进展[J]. 王向未,仇厚援,张志恒,吴莉宇,袁玉伟,王强. 浙江农业学报. 2012(04)
[2]蜜胺餐具中三聚氰胺单体的迁移规律研究[J]. 井伟,吕水源,李小晶,陈旻实,唐熙,陈锦权. 食品工业科技. 2012(09)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甲醛[J]. 孙静,邓力,卢益. 中国环境监测. 2011(S1)
[4]仿瓷餐具材质与性能分析[J]. 孙世彧,段晓霞,吴玉銮,田育添,谢永萍,朱丽萍. 中国塑料. 2011(05)
[5]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茶油真伪鉴别分析[J]. 张菊华,朱向荣,李高阳,单杨,尚雪波,黄绿红,帅鸣. 分析化学. 2011(05)
[6]三聚氰胺-甲醛制食品接触材料中化学物迁移的研究[J]. 李波平,黄金凤,林宏雄,李政军,翟翠萍. 广东化工. 2010(10)
[7]基于无信息变量消除法和连续投影算法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白虾种分类方法研究[J]. 吴迪,吴洪喜,蔡景波,黄振华,何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9(06)
[8]浅析我国密胺(仿陶瓷)餐具新国标GB9690-2009[J]. 商贵芹,寇海娟. 检验检疫学刊. 2009(05)
[9]变色酸分光光度测定塑料中甲醛和六亚甲基四胺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的改进方法[J]. 陈少鸿,刘在美,朱晓艳,陈建国. 食品科技. 2009(04)
[10]聚合物中小分子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王平利,王志伟,胡长鹰,陈默. 包装工程. 2009(03)
博士论文
[1]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检测、迁移及控制技术[D]. 井伟.福建农林大学 2012
[2]塑料包装材料中迁移物扩散系数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 王平利.暨南大学 2010
[3]密胺餐具在餐饮业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其聚合起始物危险性评估[D]. 鲁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
[4]纸塑复合包装材料UV墨光引发剂迁移试验与理论研究[D]. 黄秀玲.江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评估鲈鱼新鲜度的方法研究[D]. 张晓敏.浙江工商大学 2013
[2]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检测仿瓷材料及制品的研究[D]. 张娴.北京化工大学 2011
[3]近红外光谱法在涪陵榨菜品质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D]. 刘冰.西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39106
【文章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密胺餐具
1.2 密胺餐具中甲醛的迁移
1.3 近红外光谱技术简介
1.3.1 近红外光谱仪原理及特点
1.3.2 预处理方法
1.3.3 定性分析方法
1.3.4 定量分析方法
1.3.5 建立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基本步骤
1.3.6 评价近红外模型的主要指标
1.4 密胺餐具中甲醛迁移数学模型
1.5 甲醛安全风险评估
1.6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2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估密胺餐具品质的可行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密胺餐具相关参数的测定
2.2.2 近红外光谱数据的采集
2.2.3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讨论
2.3.1 测量条件优化
2.3.2 100%密胺和脲醛+正表面密胺餐具
2.3.3 100%密胺和脲醛+正表面密胺餐具的PCA-DA判别分析
2.3.4 两个批次密胺餐具的SIMCA和PCA-DA判别
2.3.5 密胺餐具定量模型校正集和验证集
2.3.6 光谱预处理及建立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模型
2.3.7 特征波段筛选在PLS定量模型中的应用
2.3.8 预测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密胺餐具中甲醛单体的迁移规律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步骤
3.2.2 甲醛含量的测定
3.2.3 分析结果的表述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密胺餐具理化指标
3.3.2 不同接触材料中甲醛的迁移情况
3.3.3 密胺餐具在不同食品模拟物及真实食品中甲醛迁移情况
3.3.4 密胺餐具在不同迁移时间下甲醛的迁移情况
3.3.5 密胺餐具在不同迁移温度下甲醛的迁移情况
3.3.6 密胺餐具中在不同乙酸浓度中甲醛的迁移情况
3.3.7 密胺餐具在不同乙醇浓度中甲醛的迁移情况
3.3.8 密胺餐具重复使用后甲醛的迁移情况
3.3.9 密胺餐具在0.3%柠檬酸中甲醛的迁移情况
3.3.10 密胺餐具在3%白米醋中甲醛的迁移情况
3.3.11 糖溶液在长时间、低温条件下甲醛迁移情况
3.3.12 密胺餐具在低温下甲醛的迁移情况
3.3.13 不同微波时间下甲醛的迁移情况
3.3.14 不同食品模拟物微波后甲醛的迁移情况
3.3.15 洗涤和消毒方法对密胺餐具的影响
3.3.16 密胺餐具热重分析
3.3.17 红外(FT-IR)谱图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密胺餐具中甲醛迁移数学模型的研究
4.1 菲克(FICK)扩散定律
4.2 单层迁移数学模型
4.3 影响迁移的重要参数
4.3.1 扩散系数
4.3.2 分配系数
4.4 实验材料和方法
4.4.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4.2 实验仪器
4.4.3 实验方法
4.5 结果与讨论
4.5.1 甲醛扩散系数的计算与讨论
4.5.2 甲醛分配系数的计算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密胺餐具中甲醛的安全风险评估
5.1 甲醛的毒理性
5.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步骤
5.3 实验材料与方法
5.3.1 实验材料及试剂
5.3.2 实验仪器
5.3.3 实验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食品模拟物种类的影响
5.4.2 食品模拟物浓度的影响
5.4.3 迁移温度的影响
5.4.4 迁移时间的影响
5.4.5 重复使用次数的影响
5.4.6 低温处理的影响
5.4.7 微波加热时间及微波次数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食品中膳食暴露评估模型研究进展[J]. 王向未,仇厚援,张志恒,吴莉宇,袁玉伟,王强. 浙江农业学报. 2012(04)
[2]蜜胺餐具中三聚氰胺单体的迁移规律研究[J]. 井伟,吕水源,李小晶,陈旻实,唐熙,陈锦权. 食品工业科技. 2012(09)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甲醛[J]. 孙静,邓力,卢益. 中国环境监测. 2011(S1)
[4]仿瓷餐具材质与性能分析[J]. 孙世彧,段晓霞,吴玉銮,田育添,谢永萍,朱丽萍. 中国塑料. 2011(05)
[5]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茶油真伪鉴别分析[J]. 张菊华,朱向荣,李高阳,单杨,尚雪波,黄绿红,帅鸣. 分析化学. 2011(05)
[6]三聚氰胺-甲醛制食品接触材料中化学物迁移的研究[J]. 李波平,黄金凤,林宏雄,李政军,翟翠萍. 广东化工. 2010(10)
[7]基于无信息变量消除法和连续投影算法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白虾种分类方法研究[J]. 吴迪,吴洪喜,蔡景波,黄振华,何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09(06)
[8]浅析我国密胺(仿陶瓷)餐具新国标GB9690-2009[J]. 商贵芹,寇海娟. 检验检疫学刊. 2009(05)
[9]变色酸分光光度测定塑料中甲醛和六亚甲基四胺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的改进方法[J]. 陈少鸿,刘在美,朱晓艳,陈建国. 食品科技. 2009(04)
[10]聚合物中小分子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 王平利,王志伟,胡长鹰,陈默. 包装工程. 2009(03)
博士论文
[1]食品接触材料中三聚氰胺检测、迁移及控制技术[D]. 井伟.福建农林大学 2012
[2]塑料包装材料中迁移物扩散系数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 王平利.暨南大学 2010
[3]密胺餐具在餐饮业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其聚合起始物危险性评估[D]. 鲁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
[4]纸塑复合包装材料UV墨光引发剂迁移试验与理论研究[D]. 黄秀玲.江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评估鲈鱼新鲜度的方法研究[D]. 张晓敏.浙江工商大学 2013
[2]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检测仿瓷材料及制品的研究[D]. 张娴.北京化工大学 2011
[3]近红外光谱法在涪陵榨菜品质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D]. 刘冰.西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39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43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