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藜麦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4 15:23
  植物多糖与动物多糖相比,含量较高,分离纯化方便,因此植物多糖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且自身毒性较小,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藜麦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并以超声时间、液料比、超声温度为单因素设计实验,以得率为评判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优化藜麦多糖的提取条件;然后经AB-8大孔树脂吸附,DEAE纤维素柱分离,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层析柱进一步纯化得到组分均一的藜麦多糖;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FT-IR)、纳米激光粒度仪、刚果红实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13C-NMR)、扫描电镜等对藜麦多糖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气相色谱法和流变仪分析了藜麦多糖的单糖组分和流变学特性;最后,分析了藜麦多糖对酸乳饮料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藜麦多糖的提取及响应面优化实验。在单因素实验时,三种因素对藜麦多糖得率的影响较大。同时,经过多因素交互影响实验可以得出,超声时间与液料比,超声时间与超声温度,液料比与超声温度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进而,在响应面优化实验中,确定出藜麦多糖的最佳提取... 

【文章来源】: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藜麦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图2-6超声时间与超声温度交互作用对藜麦多糖得率的影响??

多糖,交互作用,硕士学位,陕西


图2-5超声时间与液料比交互作用对藜麦多糖得率的影响??

交互作用,多糖,温度,响应面


?藜麦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性质研究???测?解.......、翁t??M1?Y??r|A?”??7000?25.1??6500*^.?j/^??L?V?^??C:超声温度?B:液料比?s?_^_> ̄.?—1?—+??5000?1500?1500?1700?1900?2W?23.00?25明??B:液钭比??图2-7液料比与超声温度交互作用对藜麦多糖得率的影响??Fig.?2-7?Effect?of?interaction?between?liquid?material?ratio?and?ultrasonic?temperature?on?quinoa??polysaccharide?yield??根据赵秀玲等人的响应面分析可得.?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大小可由响应曲??面坡度陡峭情况来反映,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显著性与响应面中的坡度成正相??关,坡度越陡,影响越显著,反之同理[11|]。由林建原等人的分析可得:两因素??交互作用的显著程度可由等高线图的形状来反映,交互作用作用越强,所呈现出??越明显的椭圆形,交互作用作用越弱,所呈现出越明显的圆形[11\由图3-5、图??3-6和图3-7可得,AB、AC、BC曲线较陡,且等高线为椭圆,所以AB、AC、??BC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该结果与表3-2方差分析的结果一致。??经Design?Expert软件优化,响应面优化模型预测藜麦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50.94?min,液料比20.69?mL:g,超声温度60.43°C,理论计算藜麦??多糖的最大得率为3.66%,考虑到实际操作可行性,调整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代代花总黄酮的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 郝可欣,胡文忠,张清洁,王澳盛,于皎雪,郭斌梅,侯梦阳.  食品工业科技. 2019(24)
[2]杏鲍菇菇头多糖的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评价[J]. 郑恒光,沈恒胜,杨道富,翁敏劼,陈君琛.  食品科学. 2019(22)
[3]虎奶菇水溶性粗多糖的制备及其红外光谱分析[J]. 王爽,王慧宾,韩晓丹,付建平.  化工管理. 2019(33)
[4]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吴梦琪,夏玮,徐志珍,宋金星,陈林枭,张文清.  化学世界. 2019(11)
[5]藜麦多糖对小鼠有氧性运动疲劳恢复作用的研究[J]. 刘山玉,李铁心.  粮食与油脂. 2019(08)
[6]植物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鉴定以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马文英,季一顺.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07)
[7]微波辅助提取银耳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流变、凝胶特性[J]. 杨嘉丹,刘婷婷,张闪闪,曹宸瑀,王大为.  食品科学. 2019(14)
[8]膜分离技术同步分离纯化管花肉苁蓉苯乙醇苷及多糖[J]. 蒋华彬,刘丽莎,张清,张小飞,彭义交,刘松南,董晓倩,郭宏.  食品科技. 2019(07)
[9]稳定剂对调配型酸性乳饮料的稳定性作用[J]. 刘江,雷激,张俊,苏菲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17)
[10]银耳多糖与结冷胶复配体系的流变及凝胶特性[J]. 刘婷婷,杨嘉丹,曹宸瑀,张艳荣.  食品科学. 2019(17)

博士论文
[1]燕麦醪糟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免疫活性的研究[D]. 阿荣.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
[2]天然来源的糖类化合物分离分析研究[D]. 梁图.华东理工大学 2015
[3]叉枝松藻抗凝血多糖及其寡糖的制备和结构研究[D]. 李娜.中国海洋大学 2015
[4]结冷胶的发酵过程优化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D]. 朱桂兰.江南大学 2015
[5]超声对麦冬多糖结构、溶液行为及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D]. 王小梅.陕西师范大学 2013
[6]宽礁膜抗凝血活性多糖及其寡糖的制备和结构研究[D]. 李红燕.中国海洋大学 2011
[7]青蛤多糖分离鉴定、硫酸酯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蒋长兴.南京农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树蝴蝶多糖结构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D]. 申超群.华南理工大学 2017
[2]黄秋葵多糖的提取分离、表征及其抗疲劳活性研究[D]. 王冰嵩.合肥工业大学 2017
[3]仙茅多糖及其酶解产物的制备及结构鉴定[D]. 曾婷.贵州大学 2016
[4]基于糖谱法比较不同茶多糖结构特征及酶法修饰抗氧化活性研究[D]. 蔡剑雄.上海师范大学 2016
[5]产胞外多糖菌株的筛选及胞外多糖性质和结构分析[D]. 李彬.南京理工大学 2016
[6]新疆沙枣果肉中多糖的化学结构及免疫活性研究[D]. 陈晴晴.石河子大学 2014
[7]五株不同来源海洋微生物胞外多糖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D]. 单纪苗.中国海洋大学 2014
[8]酵母细胞壁多糖对罗氏沼虾免疫相关同工酶的影响[D]. 王芳.上海师范大学 2011
[9]糖类HPLC-MS分析方法及其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D]. 苏娜.湖南师范大学 2010
[10]响应面法优化白芍中芍药苷的超临界流体提取工艺及过程的数学模拟[D]. 汤磊.浙江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75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475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6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