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模切机清废装置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2 01:22
现在国内有大量的传统模切机都不带有清废装置,给后续产品清废带来极大困难,造成劳动力成本过高。但由于带清废模切机价格比较高,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更换新的设备都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如果能够开发一个低成本、直接接在现有模切机后面的清废装置,用户可以在不淘汰现有设备的条件下,增加少量开支就可完成连线清废。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内容如下:为了减少二次输纸,直接将模切后的纸张传到后续的清废装置,省去了飞达等二次分纸机构。在模切机收纸部位模切好的产品直接交给纸张下面的一排吸嘴上,这排吸嘴在凸轮机构的作用下离开模切机的收纸部位,进入到后续的清废装置中。通过对此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仿真分析,该机构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实验样机也同时证明:该机构运行可靠,能够满足纸张传递要求。为了实现对已模切好的产品进行全清废,将吸嘴传递过来的纸张放到接纸轮下面,通过接纸轮对滚,将纸张送到清废部位,在阴阳模板的作用下完成清废。然后在吸风皮带的作用,将正品继续向后传递,而废品直接落到地面上。由于无叼纸牙排存在,叼口边和其它废品一块清除,因而这种清废结构与现在的连线清废相比,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通过对清废驱动机构的运动与动...
【文章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模切机清废装置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内容
2 模切机清废装置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
2.1 清废装置原理分析
2.2 接纸部分的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
2.2.1 接纸部分的工作要求
2.2.2 接纸部分的方案选择
2.2.3 接纸部分的原理分析
2.2.4 接纸部分总体设计
2.3 清废部分的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
2.3.1 清废部分的工作要求
2.3.2 清废部分方案选择
2.3.3 清废部分的总体设计
2.4 收纸部分的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
2.4.1 收纸部分的工作要求
2.4.2 收纸部分的方案选择
2.4.3 收纸部分的总体设计
2.5 模切机清废装置总体设计
2.6 本章小结
3 模切机清废装置关键部位的运动学分析
3.1 接纸部分的运动学分析
3.1.1 接纸平台上的吸嘴的运动学分析
3.1.2 凸轮摆杆运动分析
3.2 清废部分的运动学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模切机清废装置关键部位的动力学分析
4.1 接纸部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2 接纸部分动力学分析
4.3 清废部分的动力学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试验与测试
5.1 试验装置
5.2 改进前试验
5.3 改进后试验
5.3.1 改进方案
5.3.2 改进后试验与测试
5.3.3 测试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510647
【文章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模切机清废装置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内容
2 模切机清废装置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
2.1 清废装置原理分析
2.2 接纸部分的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
2.2.1 接纸部分的工作要求
2.2.2 接纸部分的方案选择
2.2.3 接纸部分的原理分析
2.2.4 接纸部分总体设计
2.3 清废部分的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
2.3.1 清废部分的工作要求
2.3.2 清废部分方案选择
2.3.3 清废部分的总体设计
2.4 收纸部分的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
2.4.1 收纸部分的工作要求
2.4.2 收纸部分的方案选择
2.4.3 收纸部分的总体设计
2.5 模切机清废装置总体设计
2.6 本章小结
3 模切机清废装置关键部位的运动学分析
3.1 接纸部分的运动学分析
3.1.1 接纸平台上的吸嘴的运动学分析
3.1.2 凸轮摆杆运动分析
3.2 清废部分的运动学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模切机清废装置关键部位的动力学分析
4.1 接纸部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2 接纸部分动力学分析
4.3 清废部分的动力学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试验与测试
5.1 试验装置
5.2 改进前试验
5.3 改进后试验
5.3.1 改进方案
5.3.2 改进后试验与测试
5.3.3 测试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510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510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