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微氧工艺对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调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13:20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综合品质良好,新酒香气浓郁,但陈酿后香气减弱快,缺乏层次感和典型性。微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很多葡萄酒产区,能够提升葡萄酒的香气品质,但是在贺兰山东麓产区尚未得到有效应用,该技术对本产区葡萄酒香气的影响也鲜有报道。本文对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微氧工艺进行研究,对微氧处理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比较,对关键香气成分的形成机理进行初步探究,系统诠释了微氧对葡萄酒香气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微氧对葡萄酒香气成分和香气特征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浓度的微氧处理,对不同酒样的脂肪醇、苯甲醇、甲酯、乙酯、异戊酯、乙酸酯、内酯、脂肪醛和萜烯类物质含量的影响无一致性规律,但是不同的微氧处理均能够提升所有酒样的2-苯乙醇、苯甲醛、双乙酰和2,3-戊二酮的含量。对于品质相对较差的葡萄酒而言,微氧处理对香气成分的影响更加明显。微氧处理减弱了葡萄酒生青味和动物味的气味类型,增强了葡萄酒果脯味、花香味和坚果味的香气特征,对葡萄酒的香气品质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其中花香味的增强与2-苯乙醇含量的增加相关,坚果味的增强与苯甲醛和双乙酰含量的增加相关。(2)pH、游离态SO2... 

【文章来源】:宁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微氧工艺对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调控的研究


图1-2本研究的技术路线??Fig.?1-2?The?technical?route?of?this?study??-8-??

微氧工艺对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调控的研究


图4-2苯甲醇产物离子扫描的碎片离子??Fig.?4-2?Fragment?ions?of?benzyl?alcohol?by?product?ion?scan??

微氧工艺对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调控的研究


图4-3苯甲醛产物离子扫描的碎片离子??Fig.?4-3?Fragment?ions?of?benzaldehyde?by?product?ion?sca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橡木桶微氧陈酿技术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J]. 杨华峰,曾新安,李坚,邹积赟.  食品工业. 2019(07)
[2]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陈酿香气特征[J]. 张众,李辉,张静,薛洁,张军翔.  食品科学. 2019(18)
[3]吐鲁番干红葡萄酒浊度的研究[J]. 阿依古丽·斯拉依丁,张颖.  食品安全导刊. 2018(30)
[4]葡萄园土壤中酿酒酵母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葡萄酒香气成分分析[J]. 冯涛,王旭增,王一非,孙敏,姚凌云,徐志民.  食品科学. 2018(14)
[5]葡萄酒病害相关酵母的分离与鉴定[J]. 张众,顾沛雯,张军翔,金刚.  中国酿造. 2017(10)
[6]赤霞珠葡萄酒氧化程度分级方法的建立[J]. 李坚,曾新安,郭时印,杨华峰.  食品工业. 2017(09)
[7]葡萄酒中总铁和Fe2+的改良菲洛嗪法快速测定[J]. 郭安鹊,张星星,张予林,董鑫,陈力维.  农业机械学报. 2017(10)
[8]AEB微氧控制系统在葡萄酒生产中的应用[J]. 陈青昌,王其才.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9]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宁夏葡萄酒中十种酚类物质的测定[J]. 耿晨晨,张军翔,李强,李辉,李超.  北方园艺. 2017(11)
[10]生物转化法合成2-苯乙醇的研究进展[J]. 丁东栋,崔志峰,徐翔,汪琨,朱廷恒.  工业微生物. 2017(02)

博士论文
[1]氧接触对葡萄酒多酚和羰基化合物影响的研究[D]. 韩国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2]葡萄酒氧化褐变的机制及二氧化硫抗氧化替代物的研究[D]. 郭安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3]微氧技术作用机理及其在干红葡萄酒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康文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陈酿特性的研究[D]. 李辉.宁夏大学 2018
[2]宁夏干红葡萄酒陈酿过程中酚类物质及颜色的变化规律研究[D]. 王宏.宁夏大学 2015
[3]贺兰山东麓新红葡萄酒酚类物质对颜色影响的研究[D]. 郝笑云.宁夏大学 2013
[4]微生物转化L-苯丙氨酸生成2-苯乙醇的研究[D]. 陆军.江南大学 2008
[5]不锈钢罐仿橡木桶葡萄酒陈酿技术应用研究[D]. 王丽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30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530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d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