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干杏系列产品的开发
发布时间:2022-01-06 07:20
新疆是我国杏子的主产区,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各省(区)之首。伊犁因其独特的地域环境,盛产著名的树上干杏,杏果实营养丰富,既可鲜食,又可加工制成诸多杏产品。然而,新疆当前的树上干杏产业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采摘、贮藏保鲜及加工技术落后等诸多问题,使得采收后的杏子极易腐烂变质,原料加工利用程度低,损失浪费严重,极大的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益和种植积极性。针对目前新疆伊犁地区树上干杏资源丰富、加工利用率低、产品种类少、档次低的现状,进行了树上干杏人工制干、杏仁酸奶开发及低糖杏酱的研制,以期为伊犁当地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杏的热风干燥技术研究。采用热风干燥设备,结合促干剂的使用,提高杏的干燥效率,提升杏干的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经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鲜杏的热风干燥工艺条件和参数:将鲜杏浸泡于浓度为3%的促干剂中,室温下浸渍43s,捞出后沥干水分,置于55℃热风干燥箱中,干燥32h,此时得到的树上干杏的干燥效果最好,产品色泽均匀,呈黄褐色,口感酸甜,质地稍硬,有弹性,核、肉易分离,产品感官评分达91分,水分含量16%,达到国家对果干制品标准的限定值。(2)杏仁复合酸奶的...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促干剂浓度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
树上干杏系列产品的开发13干过程中表皮温度较高,产生内部水分不易散发的反效果,最终产品外观、状态较差,感官评分较低。因此促干剂浸渍时间以40s为宜。图2-3促干剂浸渍时间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Figure2-3Effectofsoakingtimeofdesiccantonsensoryscoreofdriedapricot2.3.1.3热风干燥温度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制干过程中干燥温度具有重要作用,是制干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干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产品产生不利影响,干燥温度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见图2-4。由图2-4可知,失重率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温度较高时,水分蒸发速度较快;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树上干杏杏干的感官评分先升高,随后降低,在干燥温度为55℃时达到峰值。通过实验可知,热风干燥温度较低为45℃时,鲜杏中水分蒸发速度较慢,烘干时间长,且在干燥过程中易出现褐变,最终产品颜色偏棕色,影响产品感官品质,导致感官评分较低;当热风干燥温度为70℃时,温度偏高,会让杏干表皮发黑,水分流失较快,出现核肉分离困难,杏肉发硬的现象,通过品尝,杏干口感偏酸,感官评分较低。由图可知,当热风干燥温度为55℃时得到的产品形状均匀、果面整洁,颜色明亮,口感较好,感官评分最高。图2-4干燥温度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Figure2-4Effectofdryingtemperatureonsensoryscoreofdriedapricotintrees
树上干杏系列产品的开发13干过程中表皮温度较高,产生内部水分不易散发的反效果,最终产品外观、状态较差,感官评分较低。因此促干剂浸渍时间以40s为宜。图2-3促干剂浸渍时间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Figure2-3Effectofsoakingtimeofdesiccantonsensoryscoreofdriedapricot2.3.1.3热风干燥温度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制干过程中干燥温度具有重要作用,是制干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干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产品产生不利影响,干燥温度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见图2-4。由图2-4可知,失重率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温度较高时,水分蒸发速度较快;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树上干杏杏干的感官评分先升高,随后降低,在干燥温度为55℃时达到峰值。通过实验可知,热风干燥温度较低为45℃时,鲜杏中水分蒸发速度较慢,烘干时间长,且在干燥过程中易出现褐变,最终产品颜色偏棕色,影响产品感官品质,导致感官评分较低;当热风干燥温度为70℃时,温度偏高,会让杏干表皮发黑,水分流失较快,出现核肉分离困难,杏肉发硬的现象,通过品尝,杏干口感偏酸,感官评分较低。由图可知,当热风干燥温度为55℃时得到的产品形状均匀、果面整洁,颜色明亮,口感较好,感官评分最高。图2-4干燥温度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Figure2-4Effectofdryingtemperatureonsensoryscoreofdriedapricotintre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抹茶杏仁酸奶的工艺研究[J]. 万腾腾,闫泽文,单静,刘婕,姜竹茂. 中国奶牛. 2019(07)
[2]树上干杏制干技术[J]. 石游,丛桂芝,陈淑英,王瑾. 农业与技术. 2019(11)
[3]低糖杏果酱的研制[J]. 王蕊. 现代食品. 2019(01)
[4]不同温度对树上干杏贮藏特性的影响[J]. 张继明,潘艳芳,王威,李喜宏,张瑞. 保鲜与加工. 2018(06)
[5]干燥工艺对杏干燥特性及色泽变化影响[J]. 王庆惠,李忠新,闫圣坤,阿布里孜.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01)
[6]超微绿茶粉木糖醇酸奶的加工工艺研究[J]. 单静,张颂,姜竹茂,杨宝雨,刘婕,王俊宇. 中国酿造. 2017(12)
[7]珍珠油杏低糖杏酱加工工艺研究[J]. 李桂云,史修柱,徐守国,杨晓华,黄永红. 落叶果树. 2017(06)
[8]杏热风烘干工艺研究[J]. 张斌,杜娟,热比古丽·哈力克,沙吾提·阿布拉江,廖新福. 农产品加工. 2017(13)
[9]不同采收成熟度树上干杏的品质分析[J]. 冷传祝,王鹏翔,王威,李慧,李喜宏,张文涛,贾晓昱.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11)
[10]保健杏仁茶的研制[J]. 高涵,徐铭,蔡智军,李文一,张广燕.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硕士论文
[1]焙烤型复合荔枝果酱加工工艺研究[D]. 刘希涛.华南农业大学 2016
[2]新疆若干杏品种果实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评价[D]. 张君萍.新疆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72010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促干剂浓度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
树上干杏系列产品的开发13干过程中表皮温度较高,产生内部水分不易散发的反效果,最终产品外观、状态较差,感官评分较低。因此促干剂浸渍时间以40s为宜。图2-3促干剂浸渍时间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Figure2-3Effectofsoakingtimeofdesiccantonsensoryscoreofdriedapricot2.3.1.3热风干燥温度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制干过程中干燥温度具有重要作用,是制干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干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产品产生不利影响,干燥温度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见图2-4。由图2-4可知,失重率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温度较高时,水分蒸发速度较快;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树上干杏杏干的感官评分先升高,随后降低,在干燥温度为55℃时达到峰值。通过实验可知,热风干燥温度较低为45℃时,鲜杏中水分蒸发速度较慢,烘干时间长,且在干燥过程中易出现褐变,最终产品颜色偏棕色,影响产品感官品质,导致感官评分较低;当热风干燥温度为70℃时,温度偏高,会让杏干表皮发黑,水分流失较快,出现核肉分离困难,杏肉发硬的现象,通过品尝,杏干口感偏酸,感官评分较低。由图可知,当热风干燥温度为55℃时得到的产品形状均匀、果面整洁,颜色明亮,口感较好,感官评分最高。图2-4干燥温度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Figure2-4Effectofdryingtemperatureonsensoryscoreofdriedapricotintrees
树上干杏系列产品的开发13干过程中表皮温度较高,产生内部水分不易散发的反效果,最终产品外观、状态较差,感官评分较低。因此促干剂浸渍时间以40s为宜。图2-3促干剂浸渍时间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Figure2-3Effectofsoakingtimeofdesiccantonsensoryscoreofdriedapricot2.3.1.3热风干燥温度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制干过程中干燥温度具有重要作用,是制干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干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产品产生不利影响,干燥温度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见图2-4。由图2-4可知,失重率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温度较高时,水分蒸发速度较快;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树上干杏杏干的感官评分先升高,随后降低,在干燥温度为55℃时达到峰值。通过实验可知,热风干燥温度较低为45℃时,鲜杏中水分蒸发速度较慢,烘干时间长,且在干燥过程中易出现褐变,最终产品颜色偏棕色,影响产品感官品质,导致感官评分较低;当热风干燥温度为70℃时,温度偏高,会让杏干表皮发黑,水分流失较快,出现核肉分离困难,杏肉发硬的现象,通过品尝,杏干口感偏酸,感官评分较低。由图可知,当热风干燥温度为55℃时得到的产品形状均匀、果面整洁,颜色明亮,口感较好,感官评分最高。图2-4干燥温度对树上干杏杏干品质的影响Figure2-4Effectofdryingtemperatureonsensoryscoreofdriedapricotintre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抹茶杏仁酸奶的工艺研究[J]. 万腾腾,闫泽文,单静,刘婕,姜竹茂. 中国奶牛. 2019(07)
[2]树上干杏制干技术[J]. 石游,丛桂芝,陈淑英,王瑾. 农业与技术. 2019(11)
[3]低糖杏果酱的研制[J]. 王蕊. 现代食品. 2019(01)
[4]不同温度对树上干杏贮藏特性的影响[J]. 张继明,潘艳芳,王威,李喜宏,张瑞. 保鲜与加工. 2018(06)
[5]干燥工艺对杏干燥特性及色泽变化影响[J]. 王庆惠,李忠新,闫圣坤,阿布里孜.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01)
[6]超微绿茶粉木糖醇酸奶的加工工艺研究[J]. 单静,张颂,姜竹茂,杨宝雨,刘婕,王俊宇. 中国酿造. 2017(12)
[7]珍珠油杏低糖杏酱加工工艺研究[J]. 李桂云,史修柱,徐守国,杨晓华,黄永红. 落叶果树. 2017(06)
[8]杏热风烘干工艺研究[J]. 张斌,杜娟,热比古丽·哈力克,沙吾提·阿布拉江,廖新福. 农产品加工. 2017(13)
[9]不同采收成熟度树上干杏的品质分析[J]. 冷传祝,王鹏翔,王威,李慧,李喜宏,张文涛,贾晓昱.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11)
[10]保健杏仁茶的研制[J]. 高涵,徐铭,蔡智军,李文一,张广燕.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硕士论文
[1]焙烤型复合荔枝果酱加工工艺研究[D]. 刘希涛.华南农业大学 2016
[2]新疆若干杏品种果实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与分析评价[D]. 张君萍.新疆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72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57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