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菊功能成分的提取及产品开发
发布时间:2022-12-10 08:57
菊花是历代本草明诵记载的一种药食两用菊科菊属双子叶被子草本植物,具有散风清热,明目清肝,止疼消炎等功效。化学成分分析表明,菊花富含糖、黄酮、叶黄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能降血脂,抑制癌细胞增殖,预防炎症和抑菌。本文采用半仿生和双水相萃取分离纯化皇菊中多糖、总黄酮和三萜类化合物,优化了技术中关键工艺参数,并对其进行了应用,开发出系列功能食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半仿生技术提取关键技术研究确定了分步提取皇菊中三种功能因子的方法:酶解后的皇菊料液先加入80%乙醇醇提,过滤,滤液冷却结晶得到三萜类化合物,滤饼加入50%乙醇醇提,过滤,滤液冷却结晶得到黄酮类化合物,滤饼加水溶解,再加无水乙醇醇沉得到皇菊多糖。研究了半仿生技术关键提取因素,料液比,p H值,酶浓度对皇菊中多糖,总黄酮和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皇菊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最适条件,料液比1:20,p H5.0,酶浓度2%;提取皇菊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适条件为,料液比1:20,p H5.0,酶浓度2%;提取皇菊多糖的最适条件为,料液比1:30,p H5.0,酶浓度1.5%;皇菊中三萜类,总黄酮和多糖化合物的提取率分别达到3....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皇菊的简介
1.2 植物多糖的研究概括
1.2.1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
1.2.2 菊花多糖的生理活性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3.1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1.3.2 菊花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1.4 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4.1 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方法
1.4.2 菊花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1.5 半仿生-酶法技术简介
1.6 双水相萃取技术简介
1.7 本课题研究意义概述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皇菊多糖含量的测定
2.4.2 皇菊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4.3 皇菊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2.4.4 半仿生酶提取皇菊中三种功能因子工艺优化
2.4.5 双水相萃取皇菊中三种功能因子工艺优化
2.5 皇菊多糖的纯化
2.5.1 透析
2.5.2 过柱
2.6 皇菊多糖对降血脂活性研究
2.6.1 试验动物
2.6.2 高热能饲料
2.6.3 试验方法和检测指标
2.6.4 给药方法
2.6.5 检测指标与方法
2.6.6 统计分析
2.7 富含皇菊多糖的功能性软糖研制
2.7.1 皇菊软糖制备工艺
2.7.2 单因素试验
2.7.3 软糖感官评价标准
2.7.4 响应面试验分析
2.7.5 皇菊软糖对降血脂活性研究
2.8 葛根皇菊复合饮料的研制
2.8.1 .葛根皇菊复合饮料的工艺
2.8.2 单因素试验
2.8.3 感官评定标准
2.8.4 响应面试验设计
2.8.5 葛根皇菊复合饮料对降血脂活性研究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测定
3.1.2 芦丁标准曲线的测定
3.1.3 齐墩果酸标准曲线的测定
3.2 半仿生酶提取皇菊中三种功能因子的工艺优化
3.2.1 半仿生酶提取皇菊多糖的工艺优化
3.2.2 半仿生酶法提取皇菊黄酮的工艺优化
3.2.3 半仿生酶法提取皇菊三萜类化合物的工艺优化
3.3 双水相萃取皇菊中三种功能因子工艺优化
3.3.1 双水相相图的绘制
3.3.2 双水相萃取皇菊多糖的工艺优化
3.3.3 双水相萃取皇菊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3.3.4 双水相萃取皇菊三萜类化合物的工艺优化
3.4 皇菊多糖的降血脂活性研究
3.5 功能性皇菊多糖软糖的研制
3.5.1 .皇菊多糖软糖的工艺
3.5.2 富含皇菊多糖软糖的降血脂试验
3.6 葛根皇菊复合饮料的工艺研制
3.6.1 葛根和皇菊体积比对感官评价的影响
3.6.2 麦芽糖醇的质量分数对感官评价的影响
3.6.3 柠檬酸的质量分数对感官评价的影响
3.6.4 响应面试验设计
3.6.5 响应面分析
3.6.6 最佳工艺的确定及验证
3.6.7 葛根皇菊复合饮料的降血脂试验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1.1 半仿生技术提取关键研究
4.1.2 双水相萃取关键技术研究
4.1.3 皇菊多糖的降血脂活性研究
4.1.4 功能性软糖的研究
4.1.5 葛根皇菊复合饮料的研发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含专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夏枯草中科罗索酸和山楂酸提取工艺[J]. 黄宽,向润清,张艳娇,付鹏,李江,范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07)
[2]广东石豆兰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及与总黄酮、总酚含量的关系[J]. 苗永美,简兴,汪雁,徐荣华,钱立生,于庆才. 核农学报. 2020(05)
[3]响应面法优化结香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J]. 张意笠,程汝滨,黄真,余水生,周樟平,钟晓明. 食品工业科技. 2020(19)
[4]黑果枸杞功能性饮料制作工艺及稳定性研究[J]. 马秀花,曹丽萍,肖明,孙小凤,崔明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07)
[5]菊花绿茶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J]. 付兴周,张燕梅,付一凡.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0(01)
[6]内生链格孢菌纤维素酶辅助提取丹参茎叶中总丹酚酸条件优化[J]. 张芮,刘水永恒,孙士妍,张可轩,汪玉,田园,史仁玖,常正尧,李艳玲.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20(03)
[7]百香果果皮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性质研究[J]. 秦生华,李珊,凌旭彬,龚尚昌,周贝红,冼丽清. 食品工业科技. 2020(17)
[8]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黄秋葵叶中的叶黄素[J]. 李诺,钟秋平,陈文学,陈卫军,陈海明,云永欢. 食品工业科技. 2020(17)
[9]金盏菊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赵婷,国大亮,刘洋,赵宇,刘玉璇. 中医药导报. 2020(05)
[10]特色菊花茶新产品的加工试验[J]. 杨勇,赵悦,张柯鑫,马媛春,王玉花,房婉萍,朱旭君. 中国茶叶加工. 2020(01)
博士论文
[1]应用纤毛虫细胞衰老模型进行3种农副产品抗衰老效应及机制的研究[D]. 关萍.沈阳农业大学 2015
[2]双水相萃取体系在分离纯化芦荟活性成分中的应用研究[D]. 谭志坚.中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金丝皇菊多糖提取、分离、结构及益菌活性研究[D]. 孟洁.天津科技大学 2018
[2]杭白菊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肥厚大鼠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D]. 高莉萍.浙江工业大学 2016
[3]菊花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D]. 程喜乐.河南大学 2015
[4]菊花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生物活性研究[D]. 范灵婧.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
[5]膜分离提取纯化中药多糖的工艺研究[D]. 董艳.天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16461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皇菊的简介
1.2 植物多糖的研究概括
1.2.1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
1.2.2 菊花多糖的生理活性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3.1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1.3.2 菊花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1.4 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4.1 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方法
1.4.2 菊花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1.5 半仿生-酶法技术简介
1.6 双水相萃取技术简介
1.7 本课题研究意义概述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皇菊多糖含量的测定
2.4.2 皇菊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4.3 皇菊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2.4.4 半仿生酶提取皇菊中三种功能因子工艺优化
2.4.5 双水相萃取皇菊中三种功能因子工艺优化
2.5 皇菊多糖的纯化
2.5.1 透析
2.5.2 过柱
2.6 皇菊多糖对降血脂活性研究
2.6.1 试验动物
2.6.2 高热能饲料
2.6.3 试验方法和检测指标
2.6.4 给药方法
2.6.5 检测指标与方法
2.6.6 统计分析
2.7 富含皇菊多糖的功能性软糖研制
2.7.1 皇菊软糖制备工艺
2.7.2 单因素试验
2.7.3 软糖感官评价标准
2.7.4 响应面试验分析
2.7.5 皇菊软糖对降血脂活性研究
2.8 葛根皇菊复合饮料的研制
2.8.1 .葛根皇菊复合饮料的工艺
2.8.2 单因素试验
2.8.3 感官评定标准
2.8.4 响应面试验设计
2.8.5 葛根皇菊复合饮料对降血脂活性研究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测定
3.1.2 芦丁标准曲线的测定
3.1.3 齐墩果酸标准曲线的测定
3.2 半仿生酶提取皇菊中三种功能因子的工艺优化
3.2.1 半仿生酶提取皇菊多糖的工艺优化
3.2.2 半仿生酶法提取皇菊黄酮的工艺优化
3.2.3 半仿生酶法提取皇菊三萜类化合物的工艺优化
3.3 双水相萃取皇菊中三种功能因子工艺优化
3.3.1 双水相相图的绘制
3.3.2 双水相萃取皇菊多糖的工艺优化
3.3.3 双水相萃取皇菊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3.3.4 双水相萃取皇菊三萜类化合物的工艺优化
3.4 皇菊多糖的降血脂活性研究
3.5 功能性皇菊多糖软糖的研制
3.5.1 .皇菊多糖软糖的工艺
3.5.2 富含皇菊多糖软糖的降血脂试验
3.6 葛根皇菊复合饮料的工艺研制
3.6.1 葛根和皇菊体积比对感官评价的影响
3.6.2 麦芽糖醇的质量分数对感官评价的影响
3.6.3 柠檬酸的质量分数对感官评价的影响
3.6.4 响应面试验设计
3.6.5 响应面分析
3.6.6 最佳工艺的确定及验证
3.6.7 葛根皇菊复合饮料的降血脂试验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1.1 半仿生技术提取关键研究
4.1.2 双水相萃取关键技术研究
4.1.3 皇菊多糖的降血脂活性研究
4.1.4 功能性软糖的研究
4.1.5 葛根皇菊复合饮料的研发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含专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夏枯草中科罗索酸和山楂酸提取工艺[J]. 黄宽,向润清,张艳娇,付鹏,李江,范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07)
[2]广东石豆兰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及与总黄酮、总酚含量的关系[J]. 苗永美,简兴,汪雁,徐荣华,钱立生,于庆才. 核农学报. 2020(05)
[3]响应面法优化结香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J]. 张意笠,程汝滨,黄真,余水生,周樟平,钟晓明. 食品工业科技. 2020(19)
[4]黑果枸杞功能性饮料制作工艺及稳定性研究[J]. 马秀花,曹丽萍,肖明,孙小凤,崔明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07)
[5]菊花绿茶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J]. 付兴周,张燕梅,付一凡.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0(01)
[6]内生链格孢菌纤维素酶辅助提取丹参茎叶中总丹酚酸条件优化[J]. 张芮,刘水永恒,孙士妍,张可轩,汪玉,田园,史仁玖,常正尧,李艳玲.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20(03)
[7]百香果果皮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性质研究[J]. 秦生华,李珊,凌旭彬,龚尚昌,周贝红,冼丽清. 食品工业科技. 2020(17)
[8]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黄秋葵叶中的叶黄素[J]. 李诺,钟秋平,陈文学,陈卫军,陈海明,云永欢. 食品工业科技. 2020(17)
[9]金盏菊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赵婷,国大亮,刘洋,赵宇,刘玉璇. 中医药导报. 2020(05)
[10]特色菊花茶新产品的加工试验[J]. 杨勇,赵悦,张柯鑫,马媛春,王玉花,房婉萍,朱旭君. 中国茶叶加工. 2020(01)
博士论文
[1]应用纤毛虫细胞衰老模型进行3种农副产品抗衰老效应及机制的研究[D]. 关萍.沈阳农业大学 2015
[2]双水相萃取体系在分离纯化芦荟活性成分中的应用研究[D]. 谭志坚.中南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金丝皇菊多糖提取、分离、结构及益菌活性研究[D]. 孟洁.天津科技大学 2018
[2]杭白菊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肥厚大鼠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D]. 高莉萍.浙江工业大学 2016
[3]菊花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D]. 程喜乐.河南大学 2015
[4]菊花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生物活性研究[D]. 范灵婧.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
[5]膜分离提取纯化中药多糖的工艺研究[D]. 董艳.天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16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716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