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苦荞D-手性肌醇与多酚类化合物协同降糖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4 01:25
  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和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II型糖尿病占90%。持续高血糖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因此控制血糖是缓解II型糖尿病的关键。本研究从药食同源和普通食品中获取降糖因子,对其进行跟踪调查及分离鉴定,研究其体外协同降糖作用和体内降糖活性,揭示肝脏糖代谢机制,对辅助治疗II型糖尿病具有实际意义。首先,本文采用体外实验筛选降糖因子,苦荞D-手性肌醇(DCI)、绿茶EGCG和山楂提取物通过促进细胞消耗葡萄糖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来降糖。其次,采用单因素、爬坡及响应面实验优化苦荞DCI提取方案,柱层析技术分级纯化及高效液相分析,对山楂有效成分进行活性跟踪及LC-MSMS鉴定。再次,建立ChouTalalay模型,采用体外实验探究苦荞D-手性肌醇与多酚类化合物体外协同降糖作用。最后,STZ诱导糖尿病动物模型,探究体内糖代谢作用,并用Western blot研究肝脏PI3K/AKT/FOXO1和GSK3相关信号通路调节机制。体外实验筛选降糖因子,最终确定苦荞DCI、绿茶EGCG和山楂提取物为增加细胞葡萄糖消耗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成分。苦荞DCI最佳提取方案:...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II型糖尿病概述
        1.2.1 II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1.2.2 天然产物对II型糖尿病的治疗靶点
    1.3 天然产物协同降糖作用研究概述
        1.3.1 天然产物的协同作用
        1.3.2 天然产物降糖研究现状
        1.3.3 天然产物协同降糖发展趋势
    1.4 国内外苦荞D-手性肌醇研究概述
        1.4.1 D-手性肌醇理化性质
        1.4.2 苦荞D-手性肌醇制备
        1.4.3 D-手性肌醇与糖尿病
    1.5 国内外天然降糖因子研究概述
        1.5.1 山楂降糖成分研究
        1.5.2 绿茶降糖成分研究
        1.5.3 荷叶降糖成分研究
        1.5.4 其他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试剂和药品
        2.1.3 仪器设备
    2.2 天然降糖活性物质分析
        2.2.1 天然产物对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分析
        2.2.2 天然产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分析
    2.3 苦荞D-手性肌醇分离鉴定
        2.3.1 苦荞D-手性肌醇分离实验
        2.3.2 苦荞D-手性肌醇纯化实验
        2.3.3 苦荞D-手性肌醇高效液相分析
    2.4 山楂提取物降糖活性成分分离鉴定
        2.4.1 山楂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跟踪
        2.4.2 山楂α-葡萄糖苷酶抑制成分LC-MSMS分析
    2.5 苦荞D-手性肌醇与多酚类化合物协同作用分析
        2.5.1 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2.5.2 对调节细胞葡萄糖代谢的测定
    2.6 DEH对 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影响
        2.6.1 糖尿病小鼠的实验设计
        2.6.2 生化指标测定
    2.7 DEH对糖尿病小鼠糖代谢调节机制的研究
    2.8 数据分析
第3章 天然产物降糖活性比较及分离鉴定
    3.1 引言
    3.2 天然产物降糖活性比较
        3.2.1 天然产物对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分析
        3.2.2 天然产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分析
    3.3 苦荞D-手性肌醇分离鉴定
        3.3.1 苦荞D-手性肌醇分离实验
        3.3.2 苦荞D-手性肌醇纯化实验
        3.3.3 苦荞D-手性肌醇高效液相分析
    3.4 山楂提取物降糖活性成分分离鉴定
        3.4.1 山楂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跟踪
        3.4.2 山楂α-葡萄糖苷酶抑制成分LC-MSMS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苦荞D-手性肌醇与多酚类化合物协同降糖作用分析
    4.1 引言
    4.2 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协同作用分析
    4.3 对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协同作用分析
    4.4 对胞内葡萄糖生成的协同作用分析
    4.5 对糖异生关键酶PEPCK和 G6Pase的协同作用分析
    4.6 对糖原合成酶GYS2和糖原含量的协同作用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DEH对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影响
    5.1 引言
    5.2 DEH对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
    5.3 DEH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5.4 DEH对小鼠糖代谢的影响
        5.4.1 DEH对小鼠口服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5.4.2 DEH对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5.4.3 DEH对小鼠血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5.4.4 DEH对小鼠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影响
        5.4.5 DEH对小鼠小肠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5.5 DEH对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5.5.1 DEH对小鼠血清TC、TG、FFA、HDL-C和 LDL-C的影响
        5.5.2 DEH对小鼠血清瘦素的影响
        5.5.3 DEH对小鼠血清脂联素的影响
    5.6 DEH对小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5.7 DEH对小鼠血清ALT和 AST的影响
    5.8 DEH对小鼠组织形态学影响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DEH对 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调节机制
    6.1 引言
    6.2 DEH对 PI3K、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6.3 DEH对 FOXO1、p-FOXO1、PEPCK、G6Pase蛋白表达的影响
    6.4 DEH对 GSK3、p-GSK3、GS、p-GS蛋白表达及肝糖原的影响
    6.5 DEH对小鼠糖代谢的作用机制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81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781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b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