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抗食源性肥胖作用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0 19:34
  肥胖是机体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造成能量代谢失衡,过多的能量在体内转化成甘油三酯积聚在腹腔脂肪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的一种代谢紊乱的疾病。肥胖对人体几乎所有的生理功能都有不利的影响,并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肥胖已成为当今人们共同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目前已研发出多种化学合成减肥药用于治疗肥胖,但这些化学合成药都有难以控制的副作用(失眠、震颤、血压上升和心跳加快、头痛、心悸、胃肠不适、脂肪便)而不被患者接受。因此研发天然、安全和有效的减肥产品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是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已被批准为药食同源食品。金花茶花含有多种潜在抗肥胖作用的天然黄酮活性成分,但目前尚未见关于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CNFC)抗肥胖作用和机制的系统和全面研究。本课题以防城港普通金花茶花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提取纯化得到CNFC,并对其主要组分进行表征,采用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CNFC抗食源性肥胖的作用和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CNFC主要成分结构表征以金花茶花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和大孔树脂纯化制得CN...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金花茶的研究现状
        1.1.1 金花茶的命名、植物学特征和分布
        1.1.2 金花茶的功能性成分
        1.1.3 金花茶的生物活性
    1.2 肥胖的研究现状
        1.2.1 肥胖的定义
        1.2.2 肥胖形成的原因
        1.2.3 肥胖的危害
        1.2.4 减肥的方法和原理
    1.3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抗肥胖作用的研究进展
        1.3.1 黄酮类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
        1.3.2 黄酮类化合物抗肥胖作用的研究进展
    1.4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2.1 材料和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提取
        2.2.2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粗提物纯化
        2.2.3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中多酚、多糖和黄酮含量检测
        2.2.4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中主要黄酮成分分析和表征
        2.2.5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金花茶花质量组成分析
        2.3.2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纯化效果分析
        2.3.3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成分表征
    2.4 讨论
    2.5 小结
3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抑制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3.1 材料和仪器
        3.1.1 原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3.2.2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与淀粉相互作用
        3.2.3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底物为淀粉)的抑制作用
        3.2.4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3.2.5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胆固醇胶束化的抑制作用
        3.2.6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消化酶活性的动力学研究
        3.2.7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α-淀粉酶或α-葡萄糖苷酶的荧光淬灭作用
        3.2.8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胰脂肪酶或胆固醇酯酶的荧光淬灭作用
        3.2.9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消化酶结构的圆二色光谱研究
        3.2.10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加样方法对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3.3.2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与淀粉结合强度分析
        3.3.3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分析
        3.3.4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活性分析
        3.3.5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影响
        3.3.6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荧光光谱分析
        3.3.7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圆二色光谱分析
        3.3.8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的荧光光谱分析
        3.3.9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的圆二色光谱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4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抑制大鼠食源性肥胖的作用研究
    4.1 材料和仪器
        4.1.1 实验原料
        4.1.2 实验动物与饲料
        4.1.3 实验试剂
        4.1.4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动物与分组
        4.2.2 收集血清和组织样本
        4.2.3 Lee’s指数和脏器指数测定
        4.2.4 脂质代谢指标的测定
        4.2.5 肝脏组织形态学观察
        4.2.6 血清中转氨酶和脂多糖的测定
        4.2.7 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4.2.8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4.2.9 肠道菌群分析
        4.2.10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肥胖大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4.3.2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肥胖大鼠血脂、肝脂和粪脂的影响
        4.3.3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肥胖大鼠血清指标的影响
        4.3.4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抗性和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4.3.5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肥胖大鼠血清和肝脏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4.3.6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肥胖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4.3.7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5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抑制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和体内抑制组织脂肪积累的机制研究
    5.1 材料和仪器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细胞培养
        5.2.2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
        5.2.3 3T3-L1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
        5.2.4 油红O染色
        5.2.5 细胞内总甘油三酯(TG)的测定
        5.2.6 细胞内总RNA的提取
        5.2.7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5.2.8 蛋白印记技术(Western blot)检测
        5.2.9 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
        5.3.2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对3T3-L1细胞脂肪积累的影响
        5.3.3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调节3T3-L1细胞分化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5.3.4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调节3T3-L1细胞分化中脂质代谢相关蛋白表达
        5.3.5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调节白色脂肪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5.3.6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调节白色脂肪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蛋白表达
        5.3.7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调节肝脏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5.3.8 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调节肝脏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蛋白表达
    5.4 讨论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本文编号:3813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813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6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