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富硒大豆肽的制备与抗氧化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13 23:48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当的硒补充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亚硒酸钠等无机态硒补充剂是目前常见的硒补充剂,但它们的生物利用率较低,毒副作用较大,应用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通过生物转化的方式,将无机态硒转变成有机态硒,是硒补充剂研制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亚硒酸钠为硒源,利用大豆对硒进行富集和转化,制得富硒大豆蛋白,然后再采用蛋白酶对富硒大豆蛋白进行酶解,制备富硒大豆肽(Selenium-enriched Soybean Peptide,SSP)并对SSP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对SSP的急性毒性及体内外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富硒大豆蛋白酶解液的最佳脱盐条件:样品pH=3、温度为25℃、树脂与样品体积比等于0.2、吸附时间为2h、洗脱溶剂为50%乙醇,此条件下SSP得率为73.78%,脱盐率为94.51%,可制得总硒含量为40.75mg/kg的SSP。2.各种表征手段显示,SSP以酸性氨基酸为主,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在612Da-1422Da之间;SSP经过酶解失去了大分子蛋白质的立体结构,而二级结构相对较完整,以α-螺旋为...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氧化对机体的意义与危害
    1.2 抗氧化剂
    1.3 硒抗氧化作用的研究现状
        1.3.1 硒的概述
        1.3.2 硒补充剂抗氧化研究现状
    1.4 硒对机体的其他作用
    1.5 硒的毒性
    1.6 研究意义
    1.7 研究内容
        1.7.1 SSP的制备
        1.7.2 SSP的理化性质与结构
        1.7.3 SSP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评价与硒的代谢分布
        1.7.4 SSP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及对HepG2细胞的作用
        1.7.5 SSP对 HFD致大鼠肝损伤的氧化保护作用
第二章 SSP的制备与结构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试剂的配制
    2.4 实验方法
        2.4.1 富硒大豆蛋白的制备
            2.4.1.1 大豆富硒
            2.4.1.2 富硒大豆蛋白的提取
        2.4.2 富硒大豆蛋白粉脱脂
        2.4.3 SSP的制备
        2.4.4 SSP脱盐
            2.4.4.1 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
            2.4.4.2 DA201-C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动力试验
            2.4.4.3 解吸剂浓度的选择
            2.4.4.4 树脂用量对吸附效果和脱盐率的影响
            2.4.4.5 pH对吸附效果和脱盐率的影响
            2.4.4.6 温度对吸附效果和脱盐率的影响
            2.4.4.7 肽得率的测定方法
        2.4.5 基本成分测定
        2.4.6 G-25凝胶层析分离SSP
        2.4.7 性质与结构分析
            2.4.7.1 扫描电镜分析
            2.4.7.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2.4.7.3 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2.4.8 数据处理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富硒大豆蛋白与非富硒大豆蛋白的组分含量比较
        2.5.2 富硒大豆蛋白脱脂效果
        2.5.3 水解度
        2.5.4 SSP静态脱盐
            2.5.4.1 静态吸附时间趋势
            2.5.4.2 解吸剂溶度的确定
            2.5.4.3 不同树脂与样品体积比对吸附效果和脱盐率的影响
            2.5.4.4 样品pH对吸附效果和脱盐率的影响
            2.5.4.5 样品温度对吸附效果和脱盐率的影响
        2.5.5 氨基酸分析
        2.5.6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情况
        2.5.7 扫描电镜分析
        2.5.8 FT-IR分析
        2.5.9 TG-DSC同步热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SP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评价与硒的代谢分布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SSP水溶液
        3.2.2 实验动物
    3.3 实验方法
        3.3.1 给药与观察
        3.3.2 指标样品的收集
        3.3.3 数据处理
    3.4 实验结果
        3.4.1 一般情况观察
        3.4.2 小鼠的摄食量变化和体重变化
        3.4.3 SSP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3.4.4 小鼠粪便硒含量变化情况
        3.4.5 小鼠脏器的硒含量分布情况
    3.5 实验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SP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仪器
    4.3 试剂的配制
    4.4 实验方法
        4.4.1 DPPH清除率的测定
        4.4.2 水杨酸法测定羟自由基清除率
        4.4.3 FRAP法测定样品总抗氧化能力
        4.4.4 HepG2细胞培养、传代
        4.4.5 SSP对HepG2细胞的毒性实验
        4.4.6 SSP影响正常HepG2细胞生长的活力测定
        4.4.7 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4.4.8 细胞形态观察
        4.4.9 SSP影响氧化损伤HepG2细胞活力的测定
            4.4.9.1 SSP修复HepG2细胞氧化损伤
            4.4.9.2 SSP预防HepG2细胞氧化损伤
        4.4.10 CAT活力测定
        4.4.11 数据处理
    4.5 结果与讨论
        4.5.1 SSP对 DPPH的清除率
        4.5.2 SSP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
        4.5.3 SSP的亚铁还原能力
        4.5.4 SSP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4.5.5 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
        4.5.6 SSP对氧化损伤HepG2细胞的形态的影响
        4.5.7 SSP对氧化损伤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4.5.8 SSP对氧化损伤HepG2细胞的CAT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SP对高脂饮食致大鼠肝损伤的氧化保护作用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样品
        5.2.2 实验动物
        5.2.3 主要试剂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实验动物分组与给药
        5.3.2 观察指标与测定方法
        5.3.3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体重变化
        5.4.2 肝脏抗氧化指标
        5.4.3 肝脏炎症因子、血脂四项
        5.4.4 肝脏组织病理改变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846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846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d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