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表面结构色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11-24 23:00
为减轻印染行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将生色效果良好的光子晶体结构色运用于针织物表面。首先制备大小均匀、粒径可控的二氧化硅(SiO2)纳米颗粒,然后通过重力沉降法将颗粒自组装到不同的针织物表面获得结构色。探讨了SiO2颗粒粒径、自组装温度、织物组织结构对针织物表面结构色显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SiO2纳米颗粒在针织物上产生了不同的结构色,结构色的反射波峰的波长由SiO2的粒径决定,且符合布拉格衍射定律;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较低温度的自组装所得到的结构色显色效果较好,较光滑的纬平针织物的显色效果要更优。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2 SiO2纳米颗粒的合成
1.3 针织物上结构色的构建
1.4 测试与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粒径对结构色的影响
2.2 自组装温度对结构色的影响
2.3 针织物组织结构对结构色的影响
3 结论
本文编号:3866767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2 SiO2纳米颗粒的合成
1.3 针织物上结构色的构建
1.4 测试与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粒径对结构色的影响
2.2 自组装温度对结构色的影响
2.3 针织物组织结构对结构色的影响
3 结论
本文编号:3866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866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