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白沙蒿病毒诱导基因沉默体系的探索与建立

发布时间:2020-04-18 20:13
【摘要】: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为菊科蒿属沙生灌木,对荒漠生态系统的维持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富含亚油酸、维生素E等,具有一定保健功效。随白沙蒿转录组测序的完成,对该物种基因功能的认知迫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不需建立遗传转化体系,可快速验证植物基因功能,在非模式植物中被广泛应用。PDS(Phytoene desaturase,PDS)基因是合成类胡萝卜素的关键基因,该基因被沉默导致叶绿素合成途径被阻断,植物呈易分辨的“光漂白”表型,是探索VIGS体系的首选基因。本研究以白沙蒿为材料,选用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tle virus,TRV)为载体,PDS为目标基因,构建正反向重组载体。以注射法(Injection method,I)、真空渗透(Vacuum infiltration,V)、真空渗透+超声波(Vacuum infiltration+ultrasonic,V+U)三种接种方法,OD_(600)=0.5、0.8、1.0、1.5四种菌液浓度,将含有重组载体的农杆菌菌液对子叶期和真叶期幼苗分别各处理24组,探索VIGS体系在白沙蒿中的可行性。主要结果如下:(1)克隆得到441 bp白沙蒿PDS基因片段AsPDS-F和AsPDS-R,构建出TRV病毒的正反向重组载体pTRV_2-AsPDS-F、pTRV_2-AsPDS-R。(2)子叶期VIGS体系建立受接种方法、菌液浓度和靶基因插入方向的极显著影响。子叶期VIGS体系最佳处理组为V+U-1.5-R,白化程度达0.72,白化部位在第一、二对真叶处。(3)真叶期白沙蒿VIGS体系的建立,分别受接种方法和菌液浓度极显著和显著影响,靶基因插入方向对体系的建立无影响。真叶期白沙蒿VIGS最佳处理组为I-1.5-R,其白化程度为0.34,白化部位在第三、四对真叶处。(4)子叶期白沙蒿VIGS体系中14组处理产生阳性植株,白化程度总均值为0.15;真叶期5组处理产生阳性植株,白化程度总均值为0.05。子叶期产生的阳性植株和白化程度均优于真叶期。本研究在白沙蒿中建立了快速、高效的功能基因沉默体系,为后续该物种的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图文】:

丹青,原理,示意图,基因沉默


2008; Voinnet, 2001)。其中,已在高等植物中广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 gene silencing,PTGS),而录后的基因沉默(Holzberget al., 2010; Ruiz and Baulc入,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用于表征基因功能的一种基导基因沉默体系的作用机制一种 RNAi(RNA interference,RNA 干扰)下调基因的病毒侵染宿主,,向下调控内源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引究靶基因功能(Fuet al., 2002; Kammen, 1997)。最早,式植物本氏烟草的研究(Burch-Smith et al., 2006),这理论基础。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包含 3 个关键步骤:段与合适的病毒载体进行重组;第二,将含有病毒载主植物;第三,利用植物抵抗病毒感染的防卫机制沉VIGS 机理属于 RNA 沉默范畴,包含两条途径。

序列,单克隆,大肠杆菌,白沙蒿


图 3-1 AsPDS-F、AsPDS-R 基因片段的获得在大肠杆菌中的检测化的 AsPDS-F、AsPDS-R 基因与线性载体连接后,转阳性单克隆。体 pTRV2-AsPDS-F 在大肠杆菌中的检测的 7 个阳性单克隆,进行菌液检测。均获得单一清晰条带(图 3-2),分别将其回收测序,得到序列信息结果,发现第 6 泳道目的片段与白沙蒿 PDS 序列一,无碱基突变(图 3-3),重组载体 pTRV2-AsPDS-F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4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璧瑜;韦统师;吕晖;朱大元;蒋技祥;李育辉;;固沙植物白沙蒿化学成份的研究[Ⅰ][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4期

2 时永杰,高万林;白沙蒿[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3年S1期

3 赵青,王嵩森,候振富,王兴国;白沙蒿挥发油成分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马世瑞;白沙蒿浑身是宝[J];内蒙古林业;1994年07期

5 杜永婷;王铁娟;杜俊瑞;陈静;;干旱胁迫下白沙蒿LEA基因的表达及序列分析[J];生物技术;2018年04期

6 张继,马君义,姚健,白贞芳,杨永利,黄爱仑,杜军华;野生植物白沙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J];草业科学;2002年07期

7 阿娜尔;王铁娟;员艳丽;;基于转录组的白沙蒿SSR分子标记的开发[J];生物技术;2018年04期

8 张延旭;郝玉光;汪季;迟悦春;李谦;党晓宏;张晓燕;王淮亮;;带状白沙蒿防风效果模拟试验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乌云格日勒;;白沙蒿和油蒿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J];内蒙古草业;2010年02期

10 那日,杨生,黄洪云;电场对白沙蒿和沙蒿瘦果粘液粘附功能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曾彦军;王彦荣;卫东;陈善科;;干旱胁迫对柠条、白沙蒿和花棒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黄振英;胡正海;张新时;;白沙蒿种子传播和萌发特性的生理生态学研究[A];西部地区第二届植物科学与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红娟;白沙蒿病毒诱导基因沉默体系的探索与建立[D];兰州大学;2019年

2 冯潇;过氧化氢对白沙蒿种子萌发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9年

3 韩文娟;科尔沁沙地飞播白沙蒿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4 杜俊瑞;白沙蒿抗旱生理及相关基因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年

5 赵媛媛;UV-B辐射和干旱胁迫对白沙蒿形态及生理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7年

6 魏小萌;黑沙蒿、白沙蒿的物候特征及形态差异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7 陈丽萍;白沙蒿铁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RNAi载体的构建[D];兰州大学;2011年

8 员艳丽;白沙蒿对干旱响应的转录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9 胡晓炜;白沙蒿转录组测序、分析及内参基因的鉴定和筛选[D];兰州大学;2016年

10 阿荣;白沙蒿种子多糖的结构及活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32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32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9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